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地区经贸现状及前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且还将不断加大。因此,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态势,这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并且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关系中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西藏、内蒙古、广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经济增长方式也在进一步调整优化。今年上半年,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上,内蒙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4.35%,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了4.98%。与此同时,西藏国民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创造了10年来经济增长的新高,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牧区上半年也完成国家投资13.2亿元,增长了1.2倍,而且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带动西藏旅游业和消费的快速增长,上半年西藏消费增速名列全国第一,高达27.1%。而广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创了13年来的最高。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深化,新疆、云南、广西等边疆省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继续扩大。一季度,新疆口岸中哈原油管道输油量稳步增长,一般贸易出口124.4万吨,增长65.8%;云南省与东盟国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6亿美元,增长46.5%。上半年,广西与东盟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2.9亿美元,东盟继续稳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式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第三,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以及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线路少,质量低,通讯基础设施急需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
1.各级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引导方向不够准确。一些本来具备强势竞争力的企业因原材料不能及时足量地供给而被迫停产甚至撤销。像某些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占优势的仅仅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
2.西部少数民族企业管理上多采用传统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新形势下的现代企业,导致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下降,最终走上了破产的道路。一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直接从对行政的管理转向对企业的管理,或是将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运用到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企业对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和表现形式不了解,对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反应不够灵敏,对企业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工人掌握的技术更新周期太长。由于管理、经营、生产等诸多环节上的原因,企业最终被淘汰出国际这个大市场。
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市场、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国家在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一般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计划招生方式,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是根据国家的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所设专业等信息而不是自主地根据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选择学校和专业,并且很少有高校愿意接受少数民族委托培养的干部人才。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引导人才流向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对脱贫尤为重要。另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交通运输状况,导致了每年上千吨的本地物质、原材料运不出去,贻误了许多发展地区经济的商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发展前景
1.党和国家应像重视西部大开发一样,把迅速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摆到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在某些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召开如何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研讨会,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场指导。
2.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要大力发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要做好以下几点:①严格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普及率,为此,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要加强对教育投资发放的管理,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挪用或推迟发放教育投资,保证教育投资的及时到位;同时,要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使西部地区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②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增加教学设施的投资,定期派教师到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广泛招揽有志于西部开发的毕业生到西部从事教育;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与东部地区联合办学;提高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接收率;同东部地区学校联合,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办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尽可能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林、果木管理、家庭畜养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那些条件艰苦且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贫困地区扶贫。在贫困地区增加科普知识的宣传,使贫困农户基本能够掌握一至二门技术,结合地区优势,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3.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区域特色优势发挥更加明显。西部应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主要是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重要农业、能源、原材料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规划建设一批新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重点治理资源开发区、工业、城市聚集区的环境污染。调整改造、大力振兴原有“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远西部地区在加强部分有优势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交通、通讯、供水、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水平。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农牧业的规模经营及产业化,通过富民以稳定边疆。着手进行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在制定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方案时,要重新审视远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问题。远西部地区不宜再搞那些代价大、收益低的资源开发及其加工的大项目。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以机械电子和化学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为主导,完善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枢纽职能,形成具有较高水平服务业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形成西部经济核心区,并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积极培育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二级产业带和西部边境开放经济带,增强整体经济实力,以优势资源的加工利用为重点,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长远区域开发格局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