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关于循环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指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发展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目标问题———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试点,面临着许多困难,涉及到对经济增长、就业与环境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需要对若干理论进行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有效推进。
1.关于污染治理的经济学问题
经济学对污染的定义可表述为外部不经济,也就是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而形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源于生态环境没有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在自然特征上,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对生态环境的产权,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当政府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时,生态环境保护就变成了次要问题。因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国家行为或政府引导和规制的技术经济模式。外部不经济的污染在给污染制造者带来效用的同时,给他人带来了成本。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污染制造者应该对受害者给予补偿。这里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受害者对生态环境没有清晰可见的产权界限,他们如果要求得到相应补偿会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二是污染补偿价格计量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三是社会成员生活中共同造成的污染如何处理。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首先需要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众的共同产权,以便降低每个公众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的交易费用。其次,由国家统一制定污染的价格标准。第三,对于没有明确的污染主体,或主体是社会大众的情况下,由政府作为公共事业来治理。这三个问题都需要立法机构、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协同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法机构、政府和执法机构将成为治理污染的“主体”,它们不必要成为行为主体,但应该是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监督者。市场机制仍然是污染治理基本体制,企业仍是行动的主体。只不过国家必须对市场进行新的调控和规制。例如,政府应该通过公共财政和其他优惠政策的支持,使外部效益内部化;通过征收排污费、行政处罚等逆向激励措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更多地使用再生资源,治理污染,激励社会公众更多地使用循环经济产品等等。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污染问题,必须用经济手段来实现。
2.经济发展阶段与循环经济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环境问题是工业化时期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攻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对能源消耗高和污染排放强度大的产业的需求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按照阶段论的观点,我们可以不必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担忧,先污染后治理是可行的道路。但是,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会超过14亿,比美、日、德、法、英、加六国的人口总和多一倍,而我们的国土面积只有六国总和的1/2,按照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我们的单位国土面积受到的污染强度将比发达国家高四倍。这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绝对无法承受的。而且,发达国家的环境好转并非完全是由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他们将高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比发达国家脆弱。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很可能导致我们生态系统崩溃。事实上,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我们必须彻底放弃阶段论,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道路,走循环经济之路来建设小康社会。
3.循环经济与效率
效率一般包括三个层次概念。一是技术效率,二是选择效率,三是配置效率。无论哪个层面上的效率概念,最终表示效率的指标都是投入产出关系,都是指用更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更多的有用产出。提出效率问题的潜在假设是,某些要素是有限的,需要提高对其使用的效用。然而,在传统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中,投入要素中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也就是说,过去的主流经济学暗含了生态环境是一种非短缺要素的假设,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系统的外部条件,是没有限制和约束的。这是导致人们在追求其他要素使用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效率的投入要素之一给予考虑,才能激励社会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循环利用资源,这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效率观进行革新。
4.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者们主张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希望人类的活动能够按照生态学的要求进行,在完全不改变自然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就像循环经济追求污染“零排放”一样,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因为人类经济活动遵从的是经济规律,而不是生态规律。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每个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生态环境可以作为免费的生产条件使用时,生产者总是倾向于违背生态学规律使用它们创造更多的利润,生态伦理和道德显得十分无力。但是,当我们把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共有的生产要素进行定价以后,生产者自然就会按照费用最小化原则节约使用它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不必要求经济活动按照生态规律进行,而是应该运用经济规律来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和生态保护目标。这需要政府充当适当角色,运用经济规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5.循环经济与社会公平
生产者免费使用生态环境实际上是对公众利益的侵占,如果不给予补偿,就产生了不公平。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投资能力的人缺乏与有投资能力的人在平等条件下运用生态环境获得利益的机会。前者实际上处于无奈的、没有与后者进行谈判的能力的地位。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造成的生活质量损失正在日益成为新的不公平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是解决生态环境公平的重要出路。
6.循环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这是循环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没有恰当的伦理观,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计量,尤其是交易和管理制度建设将失去道德基础。尽管我们主张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保护环境和资源,但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着很强的市场失败,因此循环经济的伦理观,既不完全等同于市场经济伦理,也不完全等同于现时的环境伦理。市场伦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观缺乏认知,生态伦理则与市场伦理相冲突难于在现实中通过制度和政策手段得以实现。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公益性伦理观与市场伦理观的结合。因此,在新时期我们需要探索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观。
二、中国企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的十种动因分析
1.企业微观上具有经济效益———企业循环经济的生命之本
我们的调查发现,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例如,山东海洋化工集团原来是以纯碱和原盐为主导产品的生产企业,1995年以来,利用循环经济原理,通过对主原料———海水的产前产后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形成了六大系列、80多种产品,基本做到地下卤水资源全部循环利用,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的先例。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基本原因是,利用制碱和制盐产生的废弃物开发出的各种化工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获取利润。
2.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倒逼机制———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
近几年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排污费收取日益规范,对高污染排放型企业形成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大,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例如,重庆啤酒安徽九华山有限公司,为了达到废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投资255万元建立了污水处理工程,年运转费用超过15万元,加上折旧费每年需要40多万元的支出。另外,锅炉粉尘的排放治理等每年也需要支出5万元以上。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环境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每年近50万元的污染治理费用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为了降低治理污染的成本,该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减少各种物料、水和能源消耗,首先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其次又投资近400万元,建立资源回收系统回收干酵母和麦糟,一年减少COD排放170吨,回收纯碱40吨,回收二氧化碳用于生产过程,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5%。采取这些措施以后,每年增加的收入超过了100万元,超过了为治理污染和缴纳排污费而增加的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市场相对价格变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风险规避动力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资源开采的条件日益变差,资源价格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比价不断趋于上升,对加工型企业的利润形成挤压。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例如,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引起水价大幅度上升,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得到的中水成本已经低于自来水价格。因此,在我们调查的很多企业中,包括宾馆饭店,都开始回收利用废水资源,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降低水成本。
4.规模经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1)企业规模化才能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第一目的是追求微观效益最大化。即单位产出成本消耗最小化。实现规模经济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出路。没有规模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小化。安徽的铜陵铜业集团公司、山东的海洋化工集团公司、泉林纸业集团公司等,都是在企业接近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的。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后才具有进入推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能力。
(2)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循环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只有规模足够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如果循环利用资源的规模达不到成本最小化,比利用新的资源没有经济优势,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原则,循环经济就不具有生命力。例如,如果炼铁厂的高炉很小,制铁高炉煤气的量很少,对其进行利用的气体收集、管道铺设等成本分摊就会很高,从而失去了经济意义。
(3)循环经济要求实现地域化规模经济网络
中小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各种废弃物,由于废弃物的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它们在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没有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要求有专业化的、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再利用的专门企业。这种规模经济要求企业集中,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区域性规模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在地域上的规模经济。例如,山东省日照市有大量小石材加工企业。每个小企业都产生数量不大的固体废弃物,但大量小企业集聚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却很严重。如果强制性地要求每个小企业都必须处理自己产生的废弃物,企业都没有能力做到。若关闭这些企业将引起大量失业和财政损失。因此,日照市环保局出面,支持成立了一家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建材的企业,规定每家小企业将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运送到规定地点,由这家新企业进行加工再利用,达到了规模经济水平。在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的同时,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企业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地方财政也获得了收入。形成了环境保护、就业、循环利用资源、经济发展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5.增加就业,促进经济规模扩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闪光点
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优先考虑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实践证明,在很多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例如,山东和安徽的一些规模造纸厂通过回收黑液制造有机肥料,延长了造纸厂的生产链条,增加了就业机会。啤酒厂增加干酵母回收工艺流程,增加废水处理工序等,都增加了对就业的需求。对于微观企业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意味着增加附属工厂或车间,扩展经营范围,只要在经济效益上有利可图,都会增加就业需求。
6.政府推动和积极倡导———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
目前,一些人,对发展循环经济仍然持怀疑态度,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经济增长和就业对立起来。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并不必然减少就业和制约经济增长。如果处理得当,真正做到统筹发展,循环经济实际上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环境、资源和经济、就业多方共赢。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往往比内部效益更高,需要政府支持。从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各级政府、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对发展循环经济有足够的认识,并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实践,是搞好循环经济的关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推动。
7.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柱
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果循环利用资源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企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就具有可能性,但企业是否有积极性循环利用资源,则取决于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经济效益好坏。例如,广西的贵港制糖厂,回收利用制糖的甘蔗渣造纸等一系列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后,成本下降,才取得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再如,安徽铜陵铜业公司计划开发无废矿山模式,试图将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尾矿沙代替水泥浆注回废矿井,以防止排尾矿用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废矿井塌陷,但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尾矿脱水技术。目前该公司正在研究这一国际难题技术。
8.政府补贴与政策优惠———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的直接经济效益很低,甚至是负效益,但外部效益大于内部效益。外部效益由企业内部支付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政府代表社会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山东海化集团的几个循环经济项目都是在得到政府增值税优惠后由亏损变为盈利才得以发展的。
9.农村综合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
由于收入水平很低,长期以来农民的家庭能源一直主要靠燃烧秸秆、树木、薪炭林、杂草等来解决,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有的地区山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殆尽。农村传统的不重视厕所和环境卫生的陋习,使得近些年传染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中国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并不明显。2000年以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沼气,推进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试点,使得试点地区的农村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观。中央政府在2004年安排了11亿元的国债投资,用来支持在农村地区发展沼气(每个农户沼气补贴在1000元左右,约占农户沼气总投资的50%~80%左右),在试点地区形成了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模式:家庭厕所—家庭养殖—庄稼秸秆—沼气(做饭、照明、取暖等综合利用)—农用有机肥—农作物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使得农村厕所卫生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农民不再靠直接燃烧秸秆、砍伐树木和薪炭林解决能源问题,使得山林植被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10.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发展循环经济持有不同的态度。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普遍高于西部。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居民生活进入小康以后,对生活的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治理环境问题的手段。第二,东部地区的资源主要靠从西部地区输入和进口,原材料涨价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日益明显,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减少对初始资源的消耗,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必然选择。第三,东部沿海地区的科学技术实力普遍比中西部地区高,投入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研究开发的经济实力远远强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好的技术支撑体系。第四,东部地区由于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投入能力,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相对比中西部地区高,企业的集聚程度比西部地区高,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好的产业组织条件。第五,东部沿海地区的公共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较高,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条件比中西部地区好。
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不自觉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世界上还没有系统地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但实际生产中已经具有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当时的“三废”利用。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在环境压力下对循环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阶段———生态经济阶段。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和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治理环境污染开始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清洁生产和减少消耗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阶段,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发展经济生态系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第三阶段:2001年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次高增长状态,内需不足,物价下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增长成为各级政府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出路。这一阶段,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增加就业。在这期间,无论是国债的持续发行,还是政府主动提高基础性产品价格,目标都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更快增长,消除“通货紧缩”,扩大就业。经过几年发动,到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了在7%~8%之间的徘徊状态,达到了9.3%。这标志着经过五年的持续准备和发动,中国经济重新进入了加速增长轨道,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周期。
但是,由于中国经济未来一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加快城市化与消费升级相结合。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将以污染和资源消耗强度大的重化工产业为基础,这使得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的弱势得到快速而充分暴露。显然,仅仅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推进循环和节约利用资源已经显得不够,还必须从更深刻、更广泛的层面上审视循环和节约利用资源问题。结论是:资源的短缺与环境制约一样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瓶颈。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而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以节约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成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重要出路。
因此,进入2003年,中国在不断深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始加快循环经济实践的步伐。2003年以来,在过去已有七个省被批准为生态省试点的基础上,辽宁省被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也开始进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准备工作。一些市、县已经完成了循环经济规划工作。已经批准为生态经济试点省的七个省也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核心内容大力推进。但是,从对国内一些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调查结果来看,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全面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支撑
中国五小企业在中国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在落后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践表明,只有实现规模经济,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例如,山东省在几年前强行关闭了一批年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几个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大造纸厂,实现了造纸生产能力的规模化集聚,不仅造纸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经济规模扩大,而且造纸业产生的污染却下降了。因为大造纸厂具有综合治理污染和收集造纸厂的主要污染物———黑液,并进行循环利用的能力。
2.尚没有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网络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
目前国内的循环经济主要在企业层次以示范企业的清洁生产为核心、以污染治理和典型企业内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式展开。已经形成的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网络,主要由有直接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有直接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回收、再生化处理加工体系组成。这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以分散的农民垃圾收集者和集散者组成的不完善的网络。基本是可以直接卖钱的“拿走”,不能直接卖钱的“抛弃”,存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隐患。没有直接利用价值,需要进行深加工处理并且直接经济效益不高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还没有形成循环利用网络,主要由“国家队”———国有清洁企业收集清运,以直接集中填埋处理或直接向大自然排放的方式处理。一些城市建立了垃圾再生处理设施,但由于缺乏运转费用而不能运转。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弥补市场失败的外部性政策体系支持和投融资机制。
3.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缺乏一致性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中央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在各级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仍然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整体政策中的一个环节进行具体化落实。发展循环经济仍然边缘于主体经济政策之外。例如,当前宏观调控中,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窗口指导,限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国家发改委关于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三行业投资的意见;在对钢铁的限制中,并没区分单纯性地扩张生产规模的项目和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而是一律给予限制。其结果是,一些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也被卡住了。
4.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等等。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包括企业资源再生利用的激励机制,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等等。制度和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证。也是使得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进入主流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根本保证。不解决制度和激励机制问题,仍然按照传统的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排除在宏观经济要素之外去管理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仅仅是理念。
5.在循环经济管理方面,中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
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企业开始,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在此基础上建立地区和国家物质流量表,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全社会的物质流动网络极其复杂,这需要政府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以便能够对物质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
6.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颁布比较详细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清单,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还没有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
中国推进循环经济主要还是以环境保护为目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因此,目前涉及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和法规主要体现在环保法律和法规之中,在国家主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还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内容。这也是各项政策缺乏协调的原因之一。
(三)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与政策
1.关于在中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1)进行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就是要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优先进行制度设计。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明确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省、生态市、循环经济省市的试点建设中,普遍存在对技术的重视远高于对制度的重视的现象。基本操作模式是以政府作为推进主体。靠这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
(2)仔细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四统一原则”,即,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实践表明,一些产业领域和某些产业组织方式可以实现“四统一”,对于这样的领域和产业组织方式,政府要制定明确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例如,废旧轮胎处理和资源再生,用于制造高级防噪音地板和其他建材,即可解决废旧轮胎带来的污染,又可以增加就业,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类似这样的领域应该优先扶持发展。
第二,“遏制双高原则”,即,治理“双高行业”原则。双高行业指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例如,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是包括能源在内的原始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的行业,应该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这些行业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污染下降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
第三,“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总体上极为短缺,又难以通过进口的方式解决,因此,水的循环利用应作为优先推进领域。
第四,“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的技术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例如,造纸黑液的回收利用,钢铁企业循环用水,居民小区中水循环利用都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应优先推进。
第五,“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循环经济的资源消耗减量化本身必须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应该在产业政策上促进企业规模化生产,没有规模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小化。同时,必须优先推进循环经济地域化规模经济网络。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一定空间内集聚,以便形成产业循环链条,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区域性规模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在地域上的规模经济。
(3)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生态环境伦理体系和市场经济伦理之间建立一套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并使之深入人心,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循环经济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与全社会的所有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发动社会大众,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必要在中国开展一场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动员,鼓励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4)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使之与其他政策相配套
过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利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总量,很少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品进行精细的分类调控。对于循环经济发展,其政策应该充分细化,与财政金融政策相协调配套,防止政府不同部门按照部门利益和业绩需要“有选择地”执行。规模经济必须强化,没有规模经济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分散工业化的模式必须结束。经济总量增长和污染总量下降是可以做到的。
(5)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并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6)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目的,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推进循环经济需要有效率的政策和科学的管理,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是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目前中国的环境和资源信息缺乏透明度和适时性,不利于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加强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2.中国政府制定循环经济政策的建议框架与政策推荐目录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的立法机构已经颁布了19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30多项行政性条例等。这些法律和法规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其中的一些内容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为了在中国加速发展循环经济,中国政府应该尽快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其基本框架应该包括: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体系。
关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和法律,在近期内,政府和立法机构应该尽快着手制定如下法律法规和政策:尽快研究和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动态的短缺资源的价格政策———水价格、能源价格、土地价格等;清洁生产的支持政策;废弃物再生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支持政策;关于强制性的节约资源的技术政策;关于消费者义务的政策;关于生产者义务的政策;关于环境与资源信息透明与公众监督政策;关于政府责任与业绩考核政策;关于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政策;关于循环经济基金的建立与使用政策;关于排污权交易政策;关于区域环境保护补偿政策;关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非政府组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