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发展农业经济要用工业化理念去规划,依托以本地资源优势,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态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伸产业链、培育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新业态,探索强农富农、宜农宜商的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对农业经济创新发展,打开思维的阀门,变换思维的通道,就能够抢得先机,拔得头筹,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新经济;强农富农;宜农宜商
在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要随着工业经济的转型进行开拓性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创新发展才会突破原有农业经济的格局,打破原有的农业经济模式,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发展道路中不断摸索,使基层政府服务于农户,对具有开拓性创新发展的宜农宜商的新农业进行扶助。以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经济连续几年持续增长的实践经验为例,可以看到中国农业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古称夷陵。全市辖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5个县;3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5个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全市共有25个乡、62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2015年上半年,湖北省宜昌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6亿元,同比增长4.8%;农业增加值84.5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2元,同比增长11.25%,增幅居湖北省第一。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水利水生态、绿化美化林业生态、扶贫开发攻坚、农村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等工作在创新突破中扎实推进。
在宜昌市各级政府的强农富农政策推动下“,三农”工作目标思路更加清晰,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总结成绩、增强信心,真抓实干,搞好农民增收、特色产业、城乡统筹、农村改革、项目建设、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等重点工作,加强农村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支持乡镇“一府三中心”的改革,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对农民的服务与引导,培育一批“有专业、有产业、有物业、敬农业、有事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农村基层自治,推广秭归幸福村落创建经验,激发农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保持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全面推进“三农”工作实现新跨越。经过近几年来的宜昌市农业经济持续增长调查发现,其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1提升主导产业
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化转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远安县洋坪镇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镇形成了以优质稻、柑橘、食用菌、生猪为主,景观植物、禽畜养殖、果蔬种植为辅的产业格局。实施产业扶贫到村,由丰瑞祥牧业与农户合作发展肉牛养殖,镇财政贴息3年,企业担风险,农民见效益。再如,白鸡坳家庭农场主要从事雷竹(食用笋)种植和水蜜桃、葡萄栽培,苦荞茶生产,蔬菜种植,香菇、木耳培育和其他小水果种苗繁育。它位于夷陵区小溪塔以东宜昌城郊生态第一村——官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农场现拥有经营规模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400亩,拥有固定资产600万元,农场办公设施齐全,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管理规范,效益可观。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宜昌市农办、农业局认定为“示范家庭农场”,是湖北省首批“示范家庭农场”之一。白鸡坳家庭农场四面环山,2012年业主将已流转荒山开垦从事种植业。三年来先后投资550万元,动用机械和大量人工开垦成熟种植面积200余亩,种植雷竹(食用笋)10000余株,间作莱山蜜桃8000余株,种植各类无公害蔬菜50余亩。兴建培育香菌、木耳、菌种车间800m²,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苦荞茶加工生产车间、场员生活住宿区及养殖区域厂房,水电设施配套齐全。近年来,已常有客人到此游玩,采摘新鲜果蔬、品尝私房农家菜,家庭农场氛围已经形成,使天然的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创新经营机制
公司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在向当地提供品牌、农资、技术、购销等综合服务的同时,会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辟新渠道、转变新方式,通过带动周边广大农户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使当地精细蔬菜年产量达万吨以上,促进生态养殖业、休闲观光业、农家乐等农村副业的发展,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点军蔬菜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目标,促使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譬如,洋坪镇依托马渡河柑橘合作社,2013年成立了全县首家柑橘外贸出口公司——德坤公司,积极拓展柑橘外销的海外市场,全镇80%以上的柑橘全部远销到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大力推广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先进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农民以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共发展专业合作社47家,家庭农场22个,农民组织化程度达80%以上。先后引进七彩园林、丰瑞祥牧业有限公司和湖北绿大融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农业龙头企业落户洋坪,对全镇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先后引进米道仙、鑫鑫油脂、清香园等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1:1.2。另外,三峡地区温暖湿润的独特的峡江气候和丰富的芭芒草秆资源,适合食用菌的生产,时逢三峡工程建设临近尾期,坝区移民存在大量的就业需求。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黄贵民,通过对广东沿海的食用菌市场调研,发现市场销售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他看准当地资源好、移民多、市场大、效益高的优势,于2006年投资400万元成立了宜昌青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事食用菌开发、技术服务及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和出口贸易。公司食用菌产业以乐天溪镇为中心,辐射太平溪、三斗坪、邓村、下堡坪等周边乡镇。发展基地18个,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年产袋装香菇200万袋、黑木耳50万袋、反季节地栽香菇20万袋。与500多户农户签订了食用菌购销合同,带动周边农户1500余户,安排移民就业120人,累计培训移民8000余人次。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食用菌产业模式。
3实施农工旅融合
宜昌青腾家庭农场是夷陵区首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农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立了集灵芝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的“农旅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规划了生产加工观光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科研培训中心、餐饮住宿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方案;现已建成6000余平方米的“工厂化、标准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三峡灵芝栽培、加工、观光中心;集三峡灵芝博物馆、土特产品购物、菇菌生态餐厅于一体的2000余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三峡移民共同致富的企业发展理念。依托“公司+农场+基地+农户”,建设灵芝采摘体验场、休闲垂钓区、旅游购物区、生态停车场、综合旅游接待中心、灵芝科研中心、移民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围绕灵芝全产业链,精心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各档次灵芝养生产品;全面建成以“吃灵芝鸡、喝灵芝酒、品灵芝茶、观灵芝博物馆、购灵芝养生产品”为特色的宜昌青腾家庭农场;将三峡灵芝文化产业园建成“三神汇聚、三点示范”,即神农美景、神女仙峰、神草灵芝,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点、三峡坝区环境美化的示范点、三峡移民致富的示范点,逐步把三峡灵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集四季花海环山观光旅游圈、三产融合、户外拓展、房车营地、旅游度假、休闲养老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和特色旅游景点。青龙村是国家农业部办公厅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宜昌唯一上榜乡村。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让青龙村尝到了甜头,也引起了其他村争相效仿。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精心策划的小鸦路官庄村“自行车户外游”、分乡万亩油菜、百里荒山楂树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集中推介,枝江市“桃花节”,当阳“蓝莓节”、远安“黄茶节”、秭归“脐橙节”、长阳和点军的“年猪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贯穿全年,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据统计,2015年底,宜昌市已经拥有休闲农业示范点50家,其中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10家。2015年宜昌市夷陵区游客接待量10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破100亿元,达到105亿元,旅游业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列。夷陵区通过景区游、乡村游双轮驱动,旅游产业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区行列,获2015“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为全省唯一上榜县区。目前,旅游综合收入占该区GDP的17%,占第三产业的75%。
4加强绿色环保管理
当地在远安县洋坪镇平头山万亩柑橘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频振灯杀虫、实蝇诱捕粘贴板等生物防虫技术;在左家坪柑橘基地推广自动灌溉系统和套种豆科植物增肥;在水稻主产区推广配方施肥;在18个村种植5000亩绿肥以提升土壤肥力;对现有规模养猪场进行全面整治和规范;绿大融天蔬菜基地利用营养液和有机生态的新模式种植蔬菜,彻底杜绝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化学催生物质的影响,达到了绿色标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不仅如此,洋坪镇始终以建设“生态洋坪”为己任,积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和镇村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在环保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创建等方面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首届荆楚最美乡镇、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洋坪人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生态倒逼转型的科学发展之路,开展环境整治倡导持续发展绿色理念。
5结语
新经济下宜农宜商的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农商结合,创造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思路。将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相融合,推进旅游业发展。当然,任何发展离不开创意理念为指导,结合时展潮流与时尚元素,赋予农业与乡村时代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同时,要把握市场动向,发展特定的受市场热捧的乡村农产品或相关乡村休闲活动。以农业经济为根本,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产业基础进行延伸发展,选择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适宜实体,提升原有农产业的层次,延长原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进化与创意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阳.宜昌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全省第一[N].三峡日报,2015-07-21.
[2]雷莹.宜昌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现代新农村[EB/OL].2015-05-08.
[3]李雁飞.五年蝶变宜昌农业踏入“三产融合”新时代[EB/OL].荆楚网2016-01-24.
[4]陈熹,张茜,何英.夷陵旅游业吸金首破百亿元居全省前列[N].湖北日报,2016-01-25.
[5]魏君,高轶凡,杨曲军.奏响环保进行曲打造生态宜居镇[N].三峡晚报,2015-07-15.
作者: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