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经济下的传统景观改造范文

新经济下的传统景观改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经济下的传统景观改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经济下的传统景观改造

一、宽窄巷子的改造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按其规划控制面积为479亩,共45个院落,核心保护区108亩,“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在保护原始建筑及风貌的基础上,形成以休闲、旅游、娱乐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巴蜀文化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新天府少城”。总体改造着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开发、二是经营、三是融资。在开发方面,着重“整旧如旧,整新如旧”。街区形态的保留为整体风貌奠定了基调,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主要特点是“鱼脊骨”式的道路格局,从而奠定了安静、休闲的生活基调。民居内部具有川西风格的庭院形态也基本保留,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在开发过程中,从巷子里迁出了大量的居民,再往里重新置入了与现代城市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消费理念。功能重组后的空间大量用于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这些功能形态与原来的居住空间相结合,使商业活动也因为空间的气质感而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经营方面,则侧重于文化+商业+旅游的模式,并借鉴了上海“新天地”的模式——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转换,统一协调保护区范围内的经营行为、广告、店招以及经营过程中的装修风格和材料等,塑造整体品牌形象,最终实现无形资产和总资产的升值。

在融资方面,则采取了“一方控股多方入股”的方式。籍此,在策划、规划设计、建造、经营运营、投融资等方面,为项目的保护、改造、运营和生存提供了成功的基础。2008年6月14日,汶川512地震后一个月,宣告改造完成的宽窄巷子正式对市民开放。因其“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一时成为成都的新地标,开放仅一个月的人流量即超过100万人次,成为众多以成都为目的地或中转地游客的必去之地;同时也成功的拉动了四川在地震后旅游业的复兴。改造后的宽窄巷子立足于成都传统市井生活,依托北方胡同建筑,植入高端餐饮娱乐,集中了中、西式特色餐饮、茶艺,西式咖啡、文化创意产品展示、零售、酒吧。宽窄巷子自开巷以来,月均人流量稳定在80万人次以上,成功地给传统园林的保护和改建树了一个典范。成都宽窄巷子与上海新天地比较研究针对此类型的景观,即在历史保护区域,进行保护性和创造性修复,并融入新的功能,在全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同时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在这里,本人选择以“成都宽窄巷子”和“上海新天地”来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待了解成功背后的因素。在地产行业超过10年的黄金时期中,尽管很多城市中的保护地块,因为商业逐利、短视、保护不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消失在城市肌理中,仅留存于有过切身体会的几辈的记忆中,或者是专业书籍中。这一类项目的成功开发,无疑也给了很多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师、开发商、设计师以及更广大的民众信心——不是没有更好的模式。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此类项目在酝酿和计划中,其中就包括杭州的西湖天地、北京的前门广场、丽江古城东区等。

二、宽窄巷子的景观

网络上关于宽窄巷子的景观设计方面的资料相对极少,但介于现在所看到的成功案例来说,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一项目的成功是源自更加广泛的大众,而非最终归功于某个单位或者是设计师个人。当然,这其中政府及发轫者的方向把握和主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前述一大堆涉及到宽窄项目的历史、改造、同上海新天地的比较研究,或者以为本篇调查报告更多的是去阐述其它设计到历史保护区规划、改造,甚至是建筑、经营方面去了。但本人认为:景观,或者说环境,本身既包含建成的物质环境,也包含生长的有机环境;这些跟建筑或者说建成环境是无法分离的。本人没有去完所有的院落,就所考察到的来讲,宽窄巷子的景观是成功的。以下分别从几方面来阐述。

1.硬质景观方面:主要涉及到广场、铺设、树池、水池、景观墙等。主要的三条街道在铺装设计的材料使用上采用了同建筑匹配的本地材料,同时采用传统的铺设方式和图式。另在重点的转折或者是“鱼骨形”的次道上,进行必要的强调和变化,如加入小青砖的传统铺设纹样等,这些都能够跟建筑环境很好的配合起来,唤起人们对传统街道的记忆。在道路上也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如点式LED灯的应用,使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种植池、水池构造、景观墙等的设置、建造材料方面也恰当的使用拆除的小青砖、小青瓦、石灰等,以传统的图式和砌筑方式进行建造。

2.水景方面:因为项目本身的特性,使用水景是非常的克制的。也作到了因地制宜、因需而设,让传统要素、功能、美学有了良好的平衡和结合。水景包括有西广场的跌水水景,转折节点的水景,内院里的结合“阳沟”做的小型水景,以及各个院落根据需要而设置的水缸、小型静水面等。总的来说,水景的设置没有突兀之感,因地因需而设,虽小而各有情趣。

3.种植景观方面:宽窄巷子的种植按照空间的构成来分可简略的分为三类,广场人流集散区域,线性的街道区域、院落内的小块及点式种植区域。在功能上和美学上皆能兼顾。原有的一些大树在改造过程中也有不少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品种上也延续了传统的品种。历史上宽窄巷子内外遍植树木,叶圣陶先生在1945年3月写的《谈成都的树木》中曾描述“少城一带的树木真繁茂,几乎是房子藏在树丛里,不是树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山茶、玉兰、碧桃、棠,各种的花显出各种的光彩,成片成片深绿和浅绿的树叶组成锦绣”,顿觉杜甫笔下“东望少城花满烟”的情景就是如此。实际上,若就种植面积论还是很小的,几乎都是见缝插针的种植,只是因为时间的积淀,大多几乎能一木成景,冠盖数米甚至数十米,才成此景象。改造后的种植,为力求还原宽窄巷子的植被景观,因建筑物较多,花木不可能密集种植,因此有同种植物少数植株进行丛植,如丛桂之内,不以其它花木杂之。或采用几种花木少数植株进行群植,如在粉墙前面竖以湖石,再配置芭蕉、翠竹和其它花木,使富于诗情画意,或在大树周围用砖石砌成花坛,杂以各种花卉,或在漏窗、景窗前配置园林植物,使之构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尤其在庭园中还运用盆花以弥补永久性灌木景观缺乏变化的不足,开花季节,选择佳种,置于台阶回廊两侧,或置于客厅、书斋内,使园景更加美丽而又不失季相变化。

4.景观照明方面:功能性的照明多以各院落挂上各种传统灯笼的方式,因街道的尺度不大,依然能满足照明的需要,且自成氛围。同时在地面上也辅助LED点式照明,不知清爽月夜下行走,能否感受到与天上漫天繁星交相辉映的感觉。种植池里也增加了现代的射灯,LED轮廓灯等,在夜晚,有别有一番逸趣。

三、结语

通过本次较认真的实地考察,并花大量的时间搜集整理网络资料,收获着实不小。结合当下的现实,也感触不少。一则是保护区域的景观设计实际上也是大有可为的,当然不仅仅是景观设计,也包括规划、建筑设计乃至室内设计、图案设计,同时对保护区域的保护、利用、传承也是大有好处的。不是像很多区域那样,推掉一切、推倒一切,用挖土机铲平了重来,而是可以容旧立新,甚至寓新于旧,既保护了文化,传承了文明,又能于当下的商业生活紧密结合,获取商业上的成功。上海的新天地,也是改造其旧有的居住功能,赋予其新的商业价值,在这一点上,两个项目采取了同样的立场。再则是保护物质文化建成环境,也就是在真正意思上保护文明和传承文明。这也是需要一种对文化的坚持,也需要艰苦卓绝的付出。惟愿有更多的有良知的建设行为和设计行为,商业的成功不只是建立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上的。

作者:尤志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