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试论港口第三方物流的状况与应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第一方即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运输中的托运人,或第二方即买卖合同中的买方,运输中的收货人而言。换句话说,它是受第一方、第二方的委托,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货物和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的企业。类似于契约物流,它往往不在供应链中占一席之地,仅是第三方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既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第三方物流服务具有广泛的舞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大约13的物流运作都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达到5成。据资料显示,欧洲目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而我国尚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沿海港口和长江极少数一类港口。
事实上,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一,港口是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处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交集点,更是海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殊不知,我国外贸进出口量的80%以上是通过远洋运输实现的,因此,港口在整个运输链中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其二,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由于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大型化、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要素在这里往往以最有利的方式结合。其三,港口“集、疏、运”畅通。在现有运输功能基础上,一般都扩大或拓展保税、通关、信息、加工、包装、拆装箱、分拨等延伸服务。其四,港口一般都依托中心城市,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于一体,辐射能力强,已逐步从纯粹的“装卸运输中心”逐步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具有市场交易功能、航运信息功能和物流功能。
发挥上述这些优势,不仅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条件和保证,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关键。发展第三方物流,不需拥有商品,而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商品运输、储存配送、基于货运服务以及其它物流附加值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愈来愈需要以长期互益的关系为特征,提供更具特色、多功能的个性化服务,而第三方物流正好能够满足这些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另一方面,第三物流的价值取向是“多、快、好、省”,发挥港口综合优势就是实现“多+快+好+省”的过程。这也是第三方物流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港口有条件也必须推出以满足基本服务水平和特定客户要求相结合的全方位战略,即以低的成本满足客户基本要求,而以个性化服务满足特定客户或特殊的需要。也只有实现“多+快+好+省”,企业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企业。
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还势必促进港口改造主业,逐步延伸传统的装卸服务。它的主要成效表现在:集中主业、减少资本占用、减少总体库存、更加方便顾客、寻觅战略伙伴、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从而促进物流合理化、高度系统化,加速集约化经营步伐,扩大品牌效应,不断提高综合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形式和途径
1、港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形式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因此,作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也刻不容缓。
根据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现状,发展第三方物流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货主企业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库存控制、物流信息管理等管理性工作,将货物运输、保养等具体物流作业委托给外部物流企业。二是物流企业将开发设计的物流系统提供给货主企业,并承担其物流活动。三是专业物流企业站在货主企业的角度,代替其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运营承担责任。
究竟采取哪种方式,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港口实际作具体分析。首先,要从港口功能定位出发,结合港口中长期规划,识别、分析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目标。在买方经济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包括采购、仓储、运输、加工、拆装箱等过程,可实行招标控制。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企业内部物料,应推行“零库存”管理。对企业内物流机构的功能作用、管理成本进行分析,并与专业物流公司比较后作出评价,确定物流发展形式。选择物流发展形式并设有固定的模式,原则是“多、快、好、省”,指导思想是要本着提高物流效率与效益,为客户提供最适运具、最便联运、最短运距、最恰包装、最少仓储、最快时间、最捷信息和最佳服务。
2、港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行业,必须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加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扩大和延伸自己的生产供应链。这就要在加强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加强集约经营上做文章。一是要大力解放思想、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根据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加快传统装卸、仓储业的改革,逐步实现装卸机械化、自动化,用物流的理念统领港口生产经营和延伸服务。制订物流发展规划,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改造传统的物流企业。二是勇于打破旧的核心竞争能力价值链模式,以新的价值链模式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港口品牌:向规模化发展,用现代化装备等整体优势来实现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向专业化发展,在风起云涌的物流行业里实现个性化服务,不求最大,但求最强;向互补性发展,以龙头港带动供应链下游的喂给港,以枢纽港连锁卫星港;向服务链延伸发展,以“一票承诺”、“一站式”为锐利武器,实现功能扩张和无限延伸服务。三是主动出击,寻求规模功能效应和品牌效应,实现不同区域港口的联合经营,并跨行业寻求合作,走“大联合、大物流、大发展”之路。要从采取扩张的发展态势主动过渡到商业化、专业化发展态势。要寻觅战略合作伙伴,在港口所在城市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结关系,在功能上达到港口组织的扩大,促使港口成为运输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四是不断强化港口功能。功能性港口可以带动新的物流增长,如保税、出口加工、转口、深加工、深水化条件等。
三、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
第三方物流作为新世纪“朝阳产业”,必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也势必给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成长空间。据资料显示,在产品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仅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其余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据测算,我国产品平均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比例不到总成本的10%,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下降,而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却占到生产成本的40%。若按此计算,中国物流业的产值有上万亿元人民币,物流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由于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只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例非常小。但国外发展物流已经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如荷兰鹿特丹港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该市工商业的繁荣。
1、从提升传统装卸运输和仓储功能入手,提高货物通过港口的效率,实现增量增效
传统的港口装卸功能无非是:要么货物通过火车、汽车从陆上运来,或通过飞机运来,卸在港口,再装船从水上运走,或装车从陆上运走。要么货物通过货船或驳船从水上运来,卸在港口,再装船从水上运走,或装车(火车、汽车)从陆上运走。为了扩大通过能力,传统的做法都重视外延扩大,即增加码头数或泊位数,而轻视在码头前沿和后方堆场配置现代化装卸、取送机械。长期以往,这将制约港口通过能力和物流速率。而装卸运输和仓储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企业收入与利润的两大重要来源。因此,必须提升装卸运输和仓储功能。一是要重视码头前沿和后方堆场建设,更新机械,提高科技含量。二是要提高装(卸)船台时效率,提高单斗车、叉车、集卡、门吊、场吊等设备的利用率或装卸率。三是提高库存周转率、集装箱调配率。四是改善报关流程,准确地进行商品税则归类,提高报关速度,减少转栈费、移箱费、检验费等。五是重视港口的软件开发,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吸引更多的货源,实现增量增效。
2、从港口实际出发建立企业自营的物流链,促进增量增效
目前物流业虽然有上万亿元产值,但就一个港口来说,要想分一杯羹,显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港情的物流发展规划,结合经济腹地现状和发展趋势,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并选择适宜于在港区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货种,开展现实的或潜在的服务,寻求其上下游运输和加工配送过程中的物流服务,以建立自营的物流链。并充分利用客户业已形成的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必要的改造,使之与自营物流链成为高效的有机整体,或以管理输出方式实现物流收入。
3、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构筑物流链,大幅度增量增效
发展第三方物流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着重规划、稳步推进,必须加强引导、第三方实施、市场化运作。一是与物流公司进行双赢合作,优点是少投入、低成本,还能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二是与航运、航空、公路、铁路、货主合作,发挥共同优势,减少中间环节,构建便捷的物流链。事实证明,这两种方式能避免盲目投资、少走或不走弯路,风险低、见效快、效益好,愈来愈受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不失为一种成熟的物流发展战略。显然,这种方式增效最快。
4、开展物流增值服务,加快增量增效步伐
要抓住加入WTO,跨国公司纷至沓来机遇,加大对流通、运输、加工等增值物流服务的力度,根据客户运行流程和产品特点,提供适宜的增值服务,实现增量增效。同时,第三方物流业是一个契约密集型的行业,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结成联盟,利用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增加“契约收入”。还可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设备设施、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品牌优势等,通过租赁、培训等方式获取其它增值收入,实现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