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工业时代,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将资源投入到有形资产中,追求规模经济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转变,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函数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了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无形资产的价值较难评估,现行的会计准则以及无形资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会计账面上所反映的无形资产是相对的,一些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表现在账面上的价值。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很好地反映其实际价值,进而导致企业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的有用性被减弱。然而,无形资产具有异质性,且往往是稀缺的,因而能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而若企业高估了无形资产价值,则会使无形资产中包含过多的本该费用化的、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若低估了无形资产价值,则会使得很多能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无形资产游离其外,减弱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企业需要依靠无形资产来维持其竞争优势。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1.关于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影响的研究Lev和Sougiannis(1993)研究了R&D费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将已经费用化的研究开发支出重新资本化,并在估算的受益期限内合理摊销,认为当样本公司在R&D支出方面投入很高时,股票定价的系统与市场之间的的差异是明显的。R&D支出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苑泽明等(2010)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创造会更多地依赖于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资本密集型企业与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这两种企业通过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使得有形资产价值与企业整体价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关于无形资产评估与超额收益测算的研究在无形资产的价值衡量方面,Kaplan和Norton(1992)提出了平衡记分卡法将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管理阶层绩效的衡量联系起来。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SchoolofManagement)的NCI研究中心提出了一种无形价值计算法(CalculatedIntangibleValue,简称CIV),用来衡量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他们提出,在计算无形资产价值时,先计算企业前三年的税前收益,然后计算有形资产的收益,再将有形资产的收益与所得税从税前总收益中减去,进而得到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葛道洲(2005)认为,出于对无形资产不确定性的考虑,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是会计的一般原则作为一个整体,各项原则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谨慎性原则也是相对的,若过分强调谨慎则可能会偏离会计准则的要求。
3.关于会计信息对无形资产的影响研究在会计信息是否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无形资源方面,Lev(1989)认为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的低相关性,会计信息无法如实地反映企业的无形资源。为了验证这种观点,Lev(1999)研究了美国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会计盈余信息对股票回报的解释能力在不断地变弱,原因在于会计准则体系决定了会计信息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立即作出有效调整,而技术创新与激烈的竞争使得经济环境变化剧烈,最终将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价值之间的不匹配。Aboody和Lev(1998)分别从研发费用和开发费用资本化的角度,分析了费用资本化程度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薛云奎和王志台(2001)分析了沪市A股的研究开发费用的信息披露现状,参照Aboody与Lev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认为投资者能够识别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并对其作出有区别的反应。王化成等(2005)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并对Aboody(1999)的研究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得出的结论显示,无形资产与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相关性显著,且为正相关。在国内外众多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无形资产对于企业非常重要,应正确计量、评估和披露。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超额收益,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做出了显著贡献。此外对于应如何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是采用历史成本还是使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尚存在争论。由于过于谨慎的计量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往往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如何在适量规避风险的同时,使企业有充足的利润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从企业对无形资产确认程度的不同出发,分析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二、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
1.无形资产驱动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是企业经营活动不变的主题。过去,企业的价值创造以实物方式为主,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获取超额利润的价值创造方式很容易被模仿,而无形资产以其非竞争性、边际效益递增性、高收益性、网络效应以及不易复制性,使企业能掌握独特的、具有异质性的、不易被模仿的价值创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容易就能够获得比同行业中其他企业更高的收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企业整体角度看,无形资产的这种超额收益就是企业全部经济收益中,超过有形资产所提供的合理收益后的收益额,可以通过从企业税前盈利中扣除有形资产的收益来衡量。
2.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由于受到现行的会计报表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影响,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不一定如报表所反映的那样。现在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合理准确,会直接影响到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从稳健性角度来看,无形资产在形成过程中虽耗费了大量资金,实际上,这些支出常常是混在企业运行的其他日常支出中的,由于界限的模糊性,最稳健的处理方法就是费用化。但是,这样的处理会直接降低企业的盈利性,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但却作为费用减少了企业的盈利,这显然是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相悖离的。但如果企业过度确认了无形资产,此时无形资产中包含了很多应当被费用化的部分,以及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而这些部分与企业价值是不相关的,也会降低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三、实证检验
1.研究假设与模型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已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无形资产确认不足时,无形资产相对于其能带来的超额收益来说很小,有很多能对企业价值做出贡献的无形资产游离在外,企业确认的无形资产不能体现出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这种象征性的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是很弱的。而当无形资产过度确认时,企业的无形资产就存在被高估了的可能,很多应当被费用化的部分、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都被确认为了无形资产,进而减弱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所以当无形资产的确认程度很高或很低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较弱,而当无形资产得到真实反映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则较强。因而对无形资产来说,应在保持稳健性的基础上充分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增加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而由于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源于它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通过引入超额收益这一概念,比较无形资产的确认程度,来分析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变化。据此,本文提出两个假设。假设1:当无形资产得到恰当反映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强于当无形资产确认不足时。假设2:当无形资产得到恰当反映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强于当无形资产确认过度时。参考Barth和Landsman(1995)的研究,将每股净资产分为每股有形资产与每股无形资产两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拟采用以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基于超额收益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实证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尤其是引入超额收益概念后两者的相关关系。从企业确认的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实际价值的差异出发,以超额收益来衡量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分析当企业的无形资产确认程度不同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变化。选择无形资产价值计算法(CIV)①来衡量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②,通过比较无形资产与其实际价值的差异,分析在不同的确认程度下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的不同。在计算CIV时,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首先计算公司前三年的税前盈利;(2)找出资产负债表中前三年的年终平均有形资产的数值;(3)用资产除以获利,计算出每家公司的资产收益率;(4)计算前三年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5)计算企业税前的超额回报。税前超额回报=前三年的平均税前收益-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公司平均有形资产。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公司平均有形资产,即为公司在有形资产上的平均获利。公司的全部收益减去有形资产的收益,即为无形资产的带来的收益。如果计算得到的这个差额为正,则说明公司的无形资产带来了超额收益。(6)计算无形资产产生的超额收益。税后超额收益=(1/三年平均所得税率)×税前超额回报。这个税后超额收益是由于无形资产的存在而产生的,该收益就是无形资产的报酬额,代表了公司运用无形资产赢过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能力。(7)计算税后超额收益的现值。假定每年都取得同样的税后超额收益,并构成一个永续年金。因此,税后超额收益的现值=税后超额收益/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所得的现值即为公司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的现值。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为基准,计算2009-2011年的平均税前盈利,分别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年报中获取相关数值,分行业计算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删去超额收益为负的部分,共得到77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依据无形资产确认程度的不同,进行一维分组实证检验。将所有的样本公司依据无形资产与超额收益的差异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三组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称为确认程度高组、确认程度中组和确认程度低组。利用模型(1)对一维分组后得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VIF值小于5,可以认为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变量显著性上看,每股无形资产仅在第二组中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他情况下结果并不显著。说明当无形资产确认程度过高或过低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很弱。而当无形资产的确认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最高,说明此时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价值影响较强,由于系数为正,说明此时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当无形资产确认不足时,有很多能对企业价值做出贡献的无形资产游离在外,企业确认的无形资产不能体现出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作用得不到体现,所以此时的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是很弱的。而当无形资产过度确认时,企业的无形资产就存在被高估的可能,很多应当被费用化的部分、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却被确认为了无形资产,进而也减弱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所以,当确认程度在中等水平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最强。实证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3.稳健性检验为使研究更具有稳健性,本文参考Aboody的模型,从增量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量代替股价,对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变量定义如表3所示。以模型(1)中的样本为基础,利用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对一维分组数据进行再检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VIF值均在5以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从回归结果来看,仅第二组中ΔIntant,i的t值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当无形资产确认不足或过度确认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很弱。而当无形资产确认程度处于恰当的程度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最强。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我国企业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企业正在增加,尽管无形资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仍不是很高,但是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所带来的企业价值的增加,表明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作用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在企业确认的无形资产与其实际价值差异程度不同时,将会导致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当企业的无形资产确认过度时,无形资产的价值被高估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应当被费用化的支出被确认为了无形资产,这些应被费用化的支出并不能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进而减弱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而当无形资产的确认程度较低时,有很多无形资产游离在确认范围外,这些无形资产也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但却没有得到体现,也会导致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减弱。所以,只有在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使无形资产得到真实恰当的反映时,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才会最强,且对企业价值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
2.对策建议针对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的不同,从超额收益的视角出发,首先,企业应当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从战略的角度思考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怎样的价值增值,将无形资产投资决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与国外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很少,无论是无形资产的总量还是无形资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例,都比较低,因而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不够强烈。我国企业需要在提高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外部购买或者内部自行开发等方法,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其次,因充分发挥无形资产价值的创造能力。一方面,对于那些受时间限制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等,应尽量充分加以利用,使其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发挥优势,挖掘出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潜力,提升企业的现实生产力。通过技术的创新,使企业能够利用无形资产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进而使企业获得“经济租”,为企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受时间限制的无形资产,企业可以以其为核心,开展各项业务,通过无形资产建立虚拟的连接体,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到网络中来,不断扩大网络市场。而作为网络市场的核心,无形资产更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创造的能力。第三,加强对无形资产的风险管理。无形资产具有高收益性,但是无形资产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的是高风险,为了取得高收益必然需要面对高风险,无形资产也不能例外。无形资产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价值的不确定性。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以及对于有形载体的依赖性都是无形资产潜在的风险。企业应当重视经营环境中的重大变化,全面地分析可能会对企业无形资产造成影响的因素。合理评价无形资产的价值,控制无形资产的风险性,对于维持企业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当在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作用的基础上,强化对无形资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管理层以及员工对无形资产风险的认识。最后,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从思想上强化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同时,从制度上不断完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加强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指导,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实时地监管,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性和有效性,并对必要的信息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加强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指导与监管,指导企业与投资者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作用。
作者:刘海生 李琳骅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