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现代产权保护现况及策略建议范文

现代产权保护现况及策略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产权保护现况及策略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代产权保护现况及策略建议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不一样的。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逐渐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优势也已从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科技创新优势。以创新技术和产品为载体的知识产权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维持国家竞争优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随着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达国家除了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之外,还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维持其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采取适应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促进自身发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可以合理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调整在创造和运用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于知识产权包含的项目较多,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等,因此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的且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文/朱鹏羽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国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知识产权制度较完善,比如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研究就开展得比较早,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成果较少,知识产权在我国无论是从立法还是管理和保护等方面都尚不完善,这将大大阻碍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脚步从而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网络发展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挑战

虽然我国根据司法实践,制定了一批专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传统的知识产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日益普及的网络已成为当前人们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信息传递渠道。1994年4月,连接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覆盖面最广、规模与影响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集合因特网(Internet)正式登上了中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而且全世界的Internet用户还在以每年39%的速度增长着。用户可通过它收发电子邮件、购物、娱乐、访问图书馆等信息系统、下载互联网上提供的免费软件、检索学术数据库等资源;并可不受时空限制地交流信息,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的网络化传递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其为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新挑战也不容忽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趋复杂。从近年来的谷歌的“侵权门”到谷歌退出中国市场,360和腾讯QQ的“3Q”大战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巨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被保护对象,而网络信息的巨量导致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过多,保护工作难度增加、力度降低。

(2)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导致传播主体多元化且不易确定,很难确定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实施人,给侵害行为的定性和处理带来了难度。

(3)网络技术是网络信息传播的载体,但其是虚拟技术,不符合《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实物化的定义,所以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不能认定,从司法角度无法较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既包括法律制度和技术的保护,又包括管理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而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法规尚不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较薄弱,造成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匮乏。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增加与网络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国家现有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专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和增加适应新形势、与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除了传统的知识产权定义外,还要补充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新定义,为今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铺平道路。尤其是对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产权要进行尽早和重点保护,一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知识产权,以保证中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有优势地位;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和文化资源,这是中华文化五千年发展所遗留下来的人文瑰宝。

2、利用技术和司法手段保护知识产权

除了立法保护知识产权之外,还要注意加强衔接配套,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如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对于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一系列案件进行严厉惩处。修订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提高权利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代价,从司法和体制角度有效遏制侵权行为。提升执法人员和司法机关的网络侦查水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经常发生,而且侵权主体不易确定,这就需要增强执法人员和司法机关的网络侦查水平,能够利用网络技术,追本溯源,追查出侵权的源头,以确定实施侵权行为的责任人并依法追究,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此外,还要深化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3、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需要全体网民共同参与。目前,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很多人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侵犯了知识产权,因此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从加强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始。由政府主导,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多举办一些宣传活动,开展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意义,在全国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一旦增强,必然也会对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形成遏制,大多数网民会停止侵权行为,使知识产权滥用的现象减少,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

4、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培养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资源的稀缺也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不仅要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企业技术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这就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实践型、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应当调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者的积极性,建立政校合作型的非学历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或以学校为主导的学历教育模式,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