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浅论范文

民族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浅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浅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族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浅论

1赤峰市红山物流园区现状

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是经自治区发改委批准建设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于2006年6月启动建设,并得到自治区、赤峰市两级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经过几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物流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物流项目为基础、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效率提升为支持、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开发模式,部分结构合理、配套较为完善的物流供应链已开始运作.历经建设和发展,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8亿元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亿元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资55亿元.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面积达到5500亩,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一监控”,利用开行贷款2亿元共建设道路34条,总长度25公里.铁路专用线、高速路互通、信息中心综合办公楼、青年创业大厦、公交枢纽站等一批功能性工程项目已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基础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车管所、车辆检测站以及由公安、城管、工商、税务、保险等部门组建的综合服务大厅已投入使用,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健全.水、暖、电、照、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并积极探索专业化、长效化、高效化管理机制.园区共进驻各类企业159家,物流配送、物资仓储、汽车贸易、专业市场、新兴业态五大业态功能区同步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物流配送区开辟了通往全国的货运专线200多条,年货物吞吐量100多万吨.物资仓储区已建成各类仓储基地35处,年仓储量达200万吨.汽车贸易区已入驻汽贸企业44家,4S店29家,年交易额已达30多亿元,日平均销售汽车60多辆,旺季可达到100辆.专业市场区内建成运营的钢材市场已形成规模,年钢材交易量达50万吨,占全市销量的80%.汽修汽配城、旧机动车市场、粮油市场、生资市场、万商家电批发城已建成运营或即将运营.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中国?赤峰商贸城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园区全新的现代物流交易平台.新兴业态区是在园区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上引入各类新兴产业而形成的业态功能区,呼叫产业、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新兴服务业项目已经启动,其中北京恩源公司的“草原绿色产品调度中心”项目已经入驻运营,2010年8月至12月已完成销售额1100万元,自治区第一家物流云计算中心也将落户园区,物流信息基地功能逐步凸显.截止2010年12月31日,园区当年实现交易额52亿元,税收1.2亿元,就业总人数已达1.2万人,红山物流园区的物流集聚拉动效应正迅速扩大.

2赤峰市红山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

2.1行政区经济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体,行政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内蒙古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行政区经济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第一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方面,规划用地收到限制,再建设已经越过行政管辖范围,从而使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难以跨越行政区划的范围,现代物流滞留在行政区域内发展.行政区域与行政区域彼此“孤立”.缺乏合作意识.也就是缺乏“大物流”概念.这种行政区经济限制了赤峰市现代物流的发展;第二由于行政区域的隶属关系,现代物流流通体系不顺畅,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设施“泛化建设”.行政区域与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物流封锁”的现象,使现代物流顺畅的流通系统难以为续,这是行政区域狭义经济利益在资本的逐利性所造成;第三优势资源难以共享,协作关系难以建构,“泛物流”现象明显,最终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大物流,小企业”普遍在行政区域内存在.

2.2物流企业规模小,规模不经济

目前,赤峰市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仓储和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实力都较小,网络化的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与区外较大规模的物流企业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物流企业还有较大差距,还须加快发展步伐.现有物流企业中,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只有很少的企业能提供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行业中的竞争方式以竞价为主,产业发展处在恶性竞争的状态,缺乏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良性竞争.同时,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等方面还较为落后.企业间不能进行各尽所能的分工协作,从而不能实现双赢或者多赢.因此,现代物流的规模经济体现不明显.

2.3现代物流业缺乏融资平台

赤峰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制约瓶颈之一是因为资金短缺.赤峰市金融市场与发达地区相比比较落后,尽管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予以优惠,但是资金短缺也是赤峰市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赤峰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基本是刚刚凸显规模经济雏形,因此物流企业筹资与融资有诸多困难.同时,物流企业本身距离成为上市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资本市场中融资也比较困难.赤峰市民间资本主要投资在高利润行业,物流行业利润预期小,最终导致民间资本很少介入.

2.4重规划轻建设,集约型管理粗放型经营

赤峰市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比较晚,落后于发达地区,也就是近年来才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业.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是注重规划建设新的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中理念比较先进,但是物流园区建设完毕后,后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缺位,造成物流园区功能不全,或者物流园区缺少必要的应急设施.这是物流园区重规划轻建设的体现.赤峰市物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集约型管理粗放型经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物流园区方面,为了吸引本地企业进入园区,从而对本园区产生集聚效应.因此在吸引入园的企业缺少必要的归类.因此引入园区的企业所经营的范畴过于繁杂.所以,表面上物流园区实行的是集约化管理,但是其实质是粗放型经营.

2.5城市配送功能缺位和物流规划存在缺陷

物流、配送是城市功能必须的功能之一,但物流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物流配送站点和园区被安排在离城区较远的地方.城区物流配送站点较少,配送距离远.繁琐的物流程序增加了配送成本,其成本被间接地转嫁给消费者;二是,物流业发展受到限制.由于物流园区占地较大,库房、场站、车辆等较多,城区物流园区也被迁移出城市外围的区域,造成城市内部的节点物流体系缺失,也就是城市配送功能缺失;三是,物流堵在“最后一公里”成为物流顽症之一.由于物流园区远离城区,需要向城里运送,而城区道路由于交通拥堵、货车限行、交通或路政罚款等因素,造成城区配送困难,成本急剧增加.城区是最需要物流的地方,却是物流通行最困难的地方.

2.6缺乏绿色物流意识

赤峰市地域广阔,物流企业良莠不齐.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尚未考虑环境因素,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相对比较普遍.尤其是内蒙古城乡物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内蒙古广大农牧区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道路建设基本处于“盲区”.这就导致城乡物流在流通运输中,破坏农田和草原生态的现象存在.同时,物流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运输采取开放式的运输车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牧区生态的污染与破坏.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中得矿产资源运输上.对于城市里的运输也存在开放式的运输现象,这就为城市的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绿色物流意识所造成的.

2.7物流人才匮乏

物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外向型和增值型服务行业,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泛.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操作型和技能型物流人才.赤峰市现代物流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为适应现代物流业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的趋势,开展国内外综合物流业务,须拥有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团队和管理人才.包括宏观管理层次、中观管理层次和微观管理层次的人才.赤峰市现代物流企业缺乏与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导致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对现代物流业概念模糊.同时,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尤其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具体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和仓库主管人员在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知识缺乏.在物流运行中应该熟悉车辆保养维修、调度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具备物流基础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了解运作流程,可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实现为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客户服务代表,熟悉客户的各项要求和服务承诺,具备货物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了解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网络维护员;熟悉IT技术,了解物流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及时准确诊断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但是,目前赤峰市现代物流缺乏这样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物流从业人员.

3对红山物流园区发展的思考

3.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物流

行政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行政区经济实质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变种,是封锁经济,阻碍了商品的流通.要保证商品的顺利流通,就需要打破行政区经济,树立大物流的理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部门,在发展现代物流上的“角色”定位应是: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和打破垄断、建好物流园区、搞好协调服务.制定发展规划主要是根据综合运输发展需要和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加强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在规划上,要兼顾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结合,并充分考虑物资集散通道、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及物流功能设施的综合配套.

3.2规模经营,发展现代物流

赤峰市现代物流业应改变“小而全,大而泛”的规模不经济的现状,以规模经济为主题,以发展现代物流为经营理念.这就要求,第一,加快内蒙古自治区诸多的物资、仓储、商业批发等企业转型改制,实施经营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换,组建物流联盟,优化物联网;第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重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同时支持大型工商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经营模式与技术,构建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第三,按照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3.3建立物流业融资平台

赤峰市现代物流业以政府主导型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构建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的融资平台.一方面,需要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赤峰市物流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国家一方面要根据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建立现代物流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以支持赤峰市现代物流产业在重大物流项目、重大物流设施、重要物流枢纽城市中心、重要物流园区、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以及龙头物流企业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用体系,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用以加大对具备较高信用等级资质的物流企业、交通运输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政府主导型融资在解决部分投资的同时,也需要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的介入.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运用财政优惠和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增加现代物流发展投入,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另一方面:在市场主导型的作用下,鼓励现代物流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同时,支持内蒙古自治区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鼓励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的方式进入现代物流业;最后,吸纳民间资本参与赤峰市现代物流经济建设.

3.4规划与建设并重,转变经营模式

赤峰市现代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规划与建设并重的举措,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建设是对规划不足的必要补充.只有二者并重,才能够为现代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赤峰市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规划中的不足是在实际运营中逐步体现出来,体现出来的不足之处是需要进一步建设的,这样才可以改善现代物流发展的环境,因此,在规划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毋庸置疑,在建设中需要考虑必备的应急设施和健全园区功能.赤峰市现代物流业的表面的集约化管理,实质隐含着粗放型经营.也就是集约化管理粗放型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现代物流发展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但是随着物流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将逐步显现.因此转变经营模式是提高内蒙古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在物流管理中实施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模式.主要表现在赤峰市现代物流园区,园区经营与园区定位相匹配,园区经营中实施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模式,进入园区的企业实施统一经营管理,也就是这种“双集约”模式.进入园区的企业有一定的定位与管理,这是集约化管理的第一个层次,进入园区的企业经营也需要实施集约化经营,这就是集约化经营的层次.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园区的集聚效应和增加园区的辐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发挥内蒙古现代物流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

3.5优化城市配送

优化城市配送功能,是提升内蒙古现代物流业水平的表现.首先,规划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园区建设要考虑城市最优的配送功能.减少城市市区大货车的进出,这种大货车的进出将影响城市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交通体系的瘫痪.这就要求在城市市区建立科学的配送体系,这一体系采取点轴模式,因为点轴模式具有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功能,且效应的强度越大,对周围的影响也越大.点轴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后,对周围的扩散效应也就越大,最终形成一条发展带.若干点轴的联合,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配送格局.最终形成城市的配送网络体系;其次,加快城市配送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报关报检管理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的物流作业平台.以及数据处理平台,主要包括决策支持信息系统、EDI数据交换系统的数据处理平台.信息化的建构是优化城市配送的保证;最后,先进的配送工具与高素质的配送人员.现代化的配送工具提高配送效率,高素质的配送人员可以保证配送的高效运行.

3.6增强绿色物流意识

增强绿色物流意识,需要有绿色物流经营的理念.首先,在广大农牧区运输中,将原来的开放式运输形式改为封闭式运输.也就是将原来简单粗放的运输模式改为科学规范的运输模式,希望国家、国家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对发展绿色物流的企业给以税收优惠政策和政策性倾斜政策;其次,对不良的物流经营企业,尤其造成社会影响比较大的物流企业,进行限期改造或者禁止经营;第三,对于物流企业的经营者或者从事物流营运人员要树立绿色物流意识;最后,物流监管部门和社会群众树立绿色物流监督意识,使赤峰市现代物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3.7建设和培养物流人才

现代物流业涉及到管理、贸易、运输、包装、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多门类学科.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要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除利用高校资源外,还要加强全市现有物流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应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内部相关人员的培训,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可以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通过高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等多种渠道,邀请国内外著名物流专家举办现代物流培训,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综合理论与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学习与境内外考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懂现代物流技术和熟悉物流管理业务的各层次的人才.这就要求实现“三个转”.

第一,政府部门转型,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为物流主体服务,为高校科研服务,是政府部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服务是民生服务的内涵的外延,是经济增长的表象,是生产力提高的本质体现;

第二,高校转念,高校转变观念,从完全的“书斋思想”向“科学服务”转变,这种理念的转变,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获取双赢.

第三,物流转变,转变是转变思维,为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奠定基础,转变是为了提高效率和提升附加值.最后,鼓励物流企业或者物流园区,构建一个多方组建的一个服务平台,也就是政府部门、物流主体和高校,实施“服务型”的合作.政府部门沟通与协调,物流企业创建实验平台,高校教师与学生,到物流企业或者物流园区参与实际工作.这样科研成果顺利而又直接的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赤峰市现代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就具有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也为赤峰市精益物流做好准备,为赤峰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