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相关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专业化的物流承担者,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与专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基于对目标行业的丰富经验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协调化、专业化物流体系,包括设计、组织、控制、优化和管理等物流活动的过程。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单纯的货代公司或是速递公司,它处于流通的中间环节,其提供的服务是介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是联系供求双方的纽带。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特点
(1)物流成本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
物流费用的组成多样且复杂,由于现代物流管理离不开信息处理,决定了物流活动它不单单仅涉及物流企业运营多个环节的人工费、管理费,还有设施、设备、器具的折旧费、维护费和资本利息等,物流信息处理费用也就成为成本组成的重要部分。
(2)物流成本的可量化性和分散性特征
尽管物流活动组成复杂多样,然而,每一项活动的成本都是具体的,可计算出的,这就非常有利于物流核算及控制的准确度,从而能有效为缩减成本、公司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物流成本的分散性是指企业物流总成本分布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之中。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跨边界性和开放性,物流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间。
(3)物流成本规律的背反或称为交替损益性
各种物流活动费用的变化模式常常表现出相互冲突的特征,即“背反”状态。[1]如库存费用和运输费用的相背性,如果企业的库存点越多,整个系统的库存水平上升,引起库存费用上升;但整体商品分拨运输路线变短,运输费用下降。再如库存费用与采购费用的相背性,在预定的计划期内订购总量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平均每次采购量越多,则采购次数越少。采购业务活动次数越少,与之相关的采购业务活动费用也就越少;同时由于平均库存量的上升,引起了库存费用增加。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1、成本管理范围片面方法老化
在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忽略了管理成本核算;只注重生产成本的核算,而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因此,造成整个物流过程中成本管理的盲目性。现代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所以,要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是很困难的。
2、会计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
各物流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是根据本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这样就带来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
3、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的制约
物流系统效率决定企业物流成本的水平,而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管理方式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重要手段。从这方面来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客观上制约了物流成本的水平。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1、缺乏系统管理和系统控制的观念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割开来,没有纳入一个体系对物流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管理。企业较多的关注局部功能的改善,对整体系统功能改进关注比较少。
2、成本控制缺乏以客户为主体的综合控制观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也越来越显著。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但是,成本控制上没有以顾客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导致客户满意度不高,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2]
3、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低我国现在很少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给客户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法案,更没有一套完善的降低成本的策略,管理粗放,运作不规范。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流程和持续改进创新机制。导致企业经常遇到发展战略和资源不匹配,不能准确预测、评估市场变化及企业内部资源;运作成本与工作质量要求不匹配,缺少相应的文件进行指导。
成本是管理和决策的关键要素与先决条件,所以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已成为一种客观和必然。
1、扩大物流企业规模经济
物流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同样存在规模经济问题。因为物流业务规模扩大,能够使企业内部的技术和设备更先进,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更专业,从而有效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一定规模的业务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约成本。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拥有的车辆较少,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各方面条件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因此,扩大规模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改变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采用以下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通过制定现代物流行业规范和制定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二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及整合等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
2、提升物流技术应用水平
物流技术指的是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具体包括: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物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等。此外,还应该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策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物流技术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综合现代网络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一方面使各种物流业务处理更加准确、迅速;[3]另一方面建立物流经营战略系统,通过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分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这就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实现了物流成本的降低。
3、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
所谓的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期间内对现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分摊的有关固定成本就越低。在物流企业中,与物流设施设备相关的固定成本比重很大,因此提高它们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4、改善物流企业内外部联系
物流企业的内部联系是指物流企业内部价值链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对于相互联系着的活动,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能降低两者的总成本。物流企业的纵向联系包括与供货商需求方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三方物流是连接供货方和需求方的桥梁。通过加强与供货方、需求方的联系,可能发现降低各方物流成本的机会。另外,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来加强相互间的联系。通过战略联盟,物流企业可以在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联盟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强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范围,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从而增强物流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对物流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大力培养物流人才
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要求企业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期,真正实现准确、高效、快速地进行商品管理。仅仅是本企业的物流体制效率化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协调其他相关企业、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为了保证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同时避免出现过剩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应当在考虑用户产业特性与商品特性的基础上,与顾客充分协调,探讨有关配送降低成本等问题,从而相互促进,在提高物流服务的前提下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此外,物流企业的人员配备十分重要,由于物流人才相对缺乏,物流企业自身要注重对员工的技能培养,既要重视物流方面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与企业业务相关的经验的学习,从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综上所述,降低物流成本对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行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物流成本管理应建立在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运行之上,考虑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整个物流系统成本最优。同时,物流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总体情况,根据其特点来采取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从而使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利于物流企业成本战略的形成,促进物流企业稳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