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竞技体育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发展

1研究目的

随着首都体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调整,尤其面对成功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艰巨任务,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发展水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与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本研究根据竞技体育自身内、外部运行规律,借鉴和吸收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益的成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来指导北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利于北京市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鉴别、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

2.2访谈

采用无结构式访问,针对研究内容拟定调查提纲,通过专家咨询及访谈,对本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2.3逻辑分析

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逻辑方法。逻辑方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题本身的选题及结构设计上,还体现在对课题中出现的概念界定、上下文衔接、论点证明及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与否的基本判定等方面。

3研究结果

3.1制定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

3.1.1北京市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势

回顾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在许多项目上具有优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与一些竞技体育强省相比较,其形势不容乐观。就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而言,在第9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代表队以23枚金牌、27枚银牌和22.5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6,金牌比第1位的广东代表队少46.5枚,比第2位的辽宁代表队少18枚,这不难看出北京市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要紧紧抓住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机遇,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北京市体育事业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竞技体育以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为契机,以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为出发点,以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为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实现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有新突破,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重大贡献的“三级跳”工作要求,确立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北京竞技体育发展地位。

在《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体育专项规划》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造就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势运动项目群体和竞技运动拔尖人才,力争北京市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北京市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总数有新的较大的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展示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风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方面,北京市将从制定与实施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夺金计划和搞好、搞活各类竞赛两个方面做出部署。强调要从北京市竞技体育实际出发,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特点和内在规律,探索集约化、精英化发展模式,调整运动项目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建立高效的备战奥运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发挥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重点解决奥运夺金计划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保备战奥运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北京市还将利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独特优势,结合北京重点奥运项目的需求,争取承办一系列世界级高水平体育赛事。计划在未来的6年中,精心组织和承办好30项以上国际重要赛事,培育6~8项国际精品赛事,增加城市体育文化新亮点,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新形象。

由此不难看出,面对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就是借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之势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挑战就是在实践中如何逐步细致地落实和完成各项计划和艰巨的任务,全面提升北京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

3.1.2北京市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基础

从广义上来说,参与竞技体育事业的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医疗和体育科技服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属于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然而,运动员与教练员系统是竞技体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运动员是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及水平的唯一承担和实现者,注重发挥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绩效也是各国竞技体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他们被逐渐地转化为“人力资产”,教练员的训练经验和能力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形成为“人力资本”。我们可以把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看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的生产和投资,他们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运动训练、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运动训练活动来实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系统中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也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生产和投资的主体。因此,本课题主要就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在训人数达1万人以上,二线和三线在训人数占在训总人数的81.57%,这为日后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打下了基础。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有12人达到国际健将、25人达到运动健将,达到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的分别为214人、339人(图1)。从运动水平来看,后备人才总体竞技水平不高。

表1北京市竞技体育各级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一线在训人数二线在训人数三线在训人数

田径100552059

体操5724135

网球321072

摔跤8342306

女子足球3722

乒乓球4513457

举重3426313

射箭182385

棒球3225188

自行车494777

曲棍球22250

柔道6047373

羽毛球3226103

花样游泳1850

游泳60251037

跳水28142

垒球4114133

手球5542208

排球5842417

篮球8424734

武术套路3428259

武术散打2216

跆拳道2913312

拳击2490

赛艇、皮划艇7442143

击剑222922

射击5050279

小计200011387714

从北京市竞技体育二线在训运动员人数来看,二线在训运动员人数相对较少,而三线运动员人数较多。从运动项目来看,田径、摔跤、柔道、游泳、排球、篮球、武术(套路、散打)和射击等运动项目的二线在训人数明显低于一线在训人数,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虽然北京市竞技体育有4级训练体系作为保障,但是,二级训练规模过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制约一线队伍的选拔和建设的瓶颈。本研究认为,要保证北京市竞技体育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从管理体系上理顺目前北京市多级训练体系,保证运动员输送渠道的畅通。

竞技体育运动的主体是运动员,如果运动员的来源源头枯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从何谈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呢?因此,探索新的思路,积极拓宽和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培养途径是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二线在训人数少,二线教练员的人数也明显少于一线教练员,二线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人数之比为1:5.3。三线教练员的人数相对较多,教练员和运动员人数之比为1:20.5。在二线124名教练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30%,大专学历的教练员占51%,高中和中专学历的教练员近20%。从学历水平来看,二线教练员的学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1.3北京市体育产业资源

北京市竞技体育产业现有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汽车、游泳、保龄球等项目的体育俱乐部近50家,以现代甲A足球俱乐部及首钢、奥神篮球俱乐部为代表,每逢主场比赛,都有众多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上座率达到70%以上,加上各类赞助、广告等经营收入,为体育场(馆)及俱乐部赢得可观的收入。精彩、激烈主客场比赛吸引大批球迷到现场观看,直接推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参与体育产业的越来越多,如现代汽车、三元乳业不断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体育产业成为非主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运会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2008年在京奥运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为32个,总投资为280亿元,其中,新建场(馆)19个(含6个临时赛场),总投资95.2亿元;改扩建场(馆)13个,总投资24亿元;新建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设施项目,总投资153亿元;训练场(馆)装修改造项目59项,总投资4亿元;残奥会专用设施改造,总投资3.8亿元。这样大规模、集中的建设,势必将对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据澳大利亚体育联合会的调查表明,1995—1996年,澳大利亚全国体育产业产值为79亿澳元,占GDP的0.6%;1998年,澳大利亚全国体育产业的生产总值达到8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GDP的1%,在113个产业行业中居第25位。1999年,美国学者提出,目前在世界各国中,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产值在其GDP中所占比例最大,接近3%。可见,奥运会为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带来了持续迅速的发展契机。借鉴澳大利亚体育产业占GDP比率,参考目前北京市体育产业占GDP比值为1.6%,可以预测,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产值将占北京GDP比率的3%~3.5%。至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生产总值约为205.1~239.3亿元。

目前,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严重不均衡,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所占比重较小,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业所占比重过大。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体育的支柱产业应该定位于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举办奥运会,将对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以平均门票收入占奥运会总收入的10%计算,体育竞赛表演业在奥运会期间将快速发展。由于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6年,北京市体育彩票的销售将进一步走旺。体育彩票业要逐步增加种类、加大市场占有份额,并与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共同构成体育产业核心市场。北京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场(馆)建设、健身娱乐业条件的改善,将促进健身娱乐市场发展。体育用品生产及销售业、体育会展业也将显著发展。可以预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将快于体育用品生产、销售市场,并逐步成为体育产业的主流市场。

3.1.4北京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从整体、多指标来反映竞技体育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尤其是在综合评价和比较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犹如经济学中的综合国力的评价、区域经济实力的评价以及科技实力的评价等。

李卫(2001)认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指影响竞技体育活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力三者的有机综合,因此,实际上是一种开放系统的整和力量形态。实际上,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综合反映区域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协同发展的竞争力。

李卫通过建立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对我国各省域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行研究,把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由表现得分、内部发展潜力得分和外部环境潜力得分3个亚系统组成。实际上,是从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层面对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种定量化描述。根据系统论理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系统的层次性首先表现在各个发展层或要素小整体结构中的层次位置和等级秩序。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系统同样具备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特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各个具有一定差异的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系统整体。李卫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竞技体育实力表现得分列全国第2位,内部发展潜力得分为第9位,外部环境激励得分为第2位,综合评价位居第3位(表2)。

表2我国各省(市)域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一览表位序

省(市)域实力表省(市)域内部发展省(市)域外部环境省(市)域综合评价值

现得分潜力得分激励得分

1辽宁100.00江西100.00上海100.00上海94.77

2北京99.64广东98.58北京83.20广东92.51

3上海96.31山东92.41广东81.18北京87.93

4广东95.60上海88.26辽宁66.55辽宁81.82

5湖北70.07福建86.81山东58.53山东72.37

6江苏67.60陕西85.97天津58.22江苏64.33

7吉林66.20山西85.57江苏48.59吉林54.06

8山东66.04吉林77.92吉林45.17河北51.06

9河北57.39北京77.43浙江42.23湖北50.55

注:此表依李卫的博士论文“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1。

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市竞技体育实力表现和外部环境激励分别列全国第2位,而内部发展潜力只列全国第9位,由此不难看出,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实力表现、内部潜力和外部环境激励3个方面的发展还是极不协调的。北京在实力表现功能团中,在全国排在第2位,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奥运军团和在奥运会上的得分。在环境激励指标中,北京紧随上海居第2位,这是由北京的优越的经济、社会环境和高比例的城镇人口决定的。今后,北京市应借助于环境激励的优势,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内部发展潜力方面,主要存在运动项目结构不合理和优秀后备人才缺乏等因素。北京市竞技运动项目总体结构不够合理,包括竞技体育队伍的总体结构不合理,项目布局“重点不重”,以及项目结构不合理等。北京市竞技体育

二、三线运动员人数较少,缺乏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本研究对北京市区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8.5%的家长不支持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其原因主要是考虑到退役运动员的出路不好。一些参加业余训练的体育特长生也主要是为了升学加分或者考入名牌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

北京市政协委员调研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竞技体育培育的是高水平、低文化素质的人,失去同龄人可以享受系统文化教育的机会,造成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二次择业很难与同龄人竞争。而在训学生一旦进不了优秀运动队,除了体育和极少数行业外,选择职业的本领也很低。

从现阶段北京市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来看,要实现构建一流竞技体育水平的目标,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北京市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项目上还需要扩大、参赛人数需要增多、金牌项目需要拓展,尤其是在田径、游泳这两个影响大,又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的基础性项目上还必须增强集团竞争优势;在群众喜爱、观赏性强,又广受重视的篮、排、足三大球上还需要有新的突破。

3.2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2.1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根据当前中国竞技体育整体运行和发展的状况,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可选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区域竞技体育非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竞技体育是以奥运争光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如果延续以金牌为主的发展战略,而忽视竞技体育资源的正常发展规律,这就有可能丧失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在世界体育文化迅速交融与同化的今天,过分追求竞技体育的金牌政治功能,必将使竞技体育陷入僵化和被动落后的局面,也难以介入国际竞技体育的国际化、市场化与职业化发展潮流。只要我们实行竞技体育开放政策,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的思想、观念、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就会一拥而入,竞技体育就必须适应竞技体育的发展潮流,否则就谈不上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区域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竞技体育现有运行体制下,北京市竞技体育在继续开展奥运争光计划的同时,逐步向满足社会需求转变,即变竞技体育以“金牌”单极政治目标向满足社会等多极目标的发展战略,这是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3.2.2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目标体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北京市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序包括近期、中期、远期的行动计划和目标体系。本研究以新时期中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为基本参照,提出了北京市竞技体育近期、中期和远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北京市竞技体育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新的突破,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有重大贡献。

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期目标是:建立起较完善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学化程度等有较大程度提高。确立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地位。基本实现竞技体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远期目标是:竞技体育能充分满足社会的体育需求。建成一套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运行机制。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形成国家调控、依托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3.3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阶段目标逐渐提高并逐渐逼近最终目标的过程。它包括各种具体类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等等。由于国家和区域资源和社会能力有限,我们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齐头并进,为此,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若干战略重点。而判定战略重点的依据首先在于这些要素是影响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体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因素,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国际化、产业化要素等方面。

从竞技体育系统内部来看,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作为整个战略阶段的重点;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是中期战略阶段的重点;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则是远期战略阶段的重点。

3.3.1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

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体育系统内的运动员、教练员、各级体育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裁判员、医务人员、教学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外事工作人员乃至体育产业经营人员、体育经纪人等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同时也就意味着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也是人。竞技体育为满足社会需求,有赖于竞技体育系统内多方人力资源的协调合作并最终将智慧的结晶凝集于运动员身上。就竞技体育的参赛系统而言,运动员的选材、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发展规划及目标的设计、比赛过程的控制等等都需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发挥重要作用;竞技体育系统保持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发展也需要人为进行规划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