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可持续经营论文: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及含义范文

可持续经营论文: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及含义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可持续经营论文: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及含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可持续经营论文: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及含义

作者:倪年芳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林业局

1金川区概况

金川区位于东经101°23′至102°34′、北纬38°20′至39°之间。东西长99km,南北宽74km,总土地面积3060.30km2。金川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风大沙多。平均降水量139.80mm。由于气候和降水的限制,土壤普遍发育不良,土层薄而质地粗糙,土壤含水量极低,有机质贫乏。

区内植被主要是旱生灌木和半灌木,主要有盐爪爪、珍珠、红砂、白刺、骆驼蓬等;农区的植被全部为人工植被,大部分是以杨类为主的骨干防护林、农田林网和四旁树,还有以沙枣和沙生灌木梭梭、红柳、沙柳组成的防风固沙林;苹果、梨、葡萄、枣等组成的经济林及城市绿化的特用林。

2防护林建设历史与现状

2.1建设历史

建区前,农民只能零星地在渠边栽植单一树种的树木,品种退化。建区后,群众为了抗御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建立良好的绿洲生态环境,拉开了防护林建设的序幕,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金川区的防护林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仍不断恶化。

2.2建设现状

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特别是经过三、四期工程的实施,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三北防护林建设总体规划设计要求,掀起了防护林网建设的新高潮。特别是近年来,金川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绿化,唱响“共建绿色家园”主旋律。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与绿色通道建设,努力开创绿化工作的新局面。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封滩育林、保护植被”的原则。在城市绿化上以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以打造现代工业化戈壁园林城市为目标,遵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以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以更新改造为突破口,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街头绿地为点缀,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品位。据统计,截止2008年,金川区有林地2494hm2,灌木林地63991.50hm2,未成林地242.60hm2,苗圃地40.20hm2,无立木林地11.90hm2,宜林地26776.10hm2,森林覆盖率21.73%[2]。

由于各级领导重视防护林的营建与发展,广大群众从切身利益中尝到了发展防护林的甜头,因而从上到下对于防护林的大力发展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加上主管部门措施得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可持续经营技术与途径

3.1防护林与可持续经营

主要是形成以杨树、柳类、沙枣等乔木树种为主的大网格,杏、枣等经济林为主的小网格的防护林体系。大网格解决农田防风的问题,小网格根据占地少、胁地小的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经济效益高的果品,使防护林发挥其潜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有利于保持土地的持久生产力,在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实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

3.2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3.2.1林种与树种配置

合理进行各林种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树种的配置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由于金川区风沙大,降水稀少,宜选用杨、柳类等抗性强、在干旱区容易成活的树种作为主体树种,再配以其他树种混交,例如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干旱沙地上选择沙枣、白榆为主栽树种,辅以毛条等灌木树种;风沙较轻且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选用杨树为主栽树种,旱柳等为伴生树种。

3.2.2林网林带设置

以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及主干道路、支干道路和田间作业道三级道路两旁的防护林带为主体,构成农田防护林的基本骨架。在设计的主副林带有效保护范围内发展立体复合型农业。以村组为单位连片发展经济林,并在居民区和庭院内外发展庭院经济。

3.2.3风向与林带方向

主风向为西北风是对农业生产危害性较大的风向。因而,主林带应设置在趋于南北走向的道路及干渠和斗渠两旁,林带与主风向交角一般在60°~80°之间,副林带垂直于主林带。

3.2.4林带间的距离

现行农田防护林栽植树种普遍以速生杨树为主,成林高度15m左右。以防风为主导因素,笔者确定风沙前沿绿洲区主林带间距控制在成熟林分树高的20~25H(300~500m)之间,副林带间距500m左右,网格面积10~16.70hm2。在风沙危害严重区,主副林带间距可适当缩小,但最小网格面积也不得小于2hm2,否则非但不能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还会影响农防林的经济效益。

3.2.5林带结构

目前,农田防护林的结构多以通风结构林带为主,透风系数0.3左右,因为这种结构既经济又能发挥防护功能。绿洲内部主副林带也是通风结构林带,树种多为杨树,植树2、4、6、8行不等,株行距1.5m×1.5m或1m×2m。

3.2.6苗木培育

依据规划设计及时做好苗木培育是确保造林成功的又一关键。进行苗木培育时,尽量保证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适生树种的多样化。这样既有利于营造抗逆性较强的混交林,又可避免从外地调苗时易受病虫害侵扰,所以,造林前首先要大力搞好种苗基地的建设。

3.2.7营造技术

农田防护林营造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提倡植苗造林,林带配置以抗逆性强的混交型复合林带为佳,经济林树种则要求向阳栽植。毛条等树种采用1年生苗造林,其他树种以2~3年生壮苗造林。造林整地在前1年秋冬或早春进行,采用块状整地,挖穴植苗造林。苗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根系水分散失,到达造林地后及时栽植,栽植时注意使苗木根系在穴内展开,埋深不小于60cm,造林完成后及时灌溉以确保造林成活率。

3.2.8抚育更新

渠边配置的林带配合农作物进行灌水,每年灌水4次左右,需专门灌概的林带每年灌水3次即可。松土除草分春秋两次进行。对造林后死亡、生长不良及染病的苗木应及时清除和补植。当因林木生长过旺或定植过密而导致林分防护功能下降和病虫害易于蔓延时可在生长季节适当进行修枝。对经济林和土壤贫瘠地段的防护林应及时施肥,以保证林木正常生长。

3.2.9林木保护

新建林带在冬季应使用石硫合剂等药品进行刷白涂干保护。对于已发生病虫害的林带,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进行适时、适药防治,力争林木病虫害的防治率达到85%以上,确保林木健康生长和防护效益持久稳定的发挥。此外,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群众对防护林体系的管护意识,严禁盗伐、乱砍滥伐林木,坚决同毁林犯罪分子做斗争。

3.3实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3.3.1合理规划,分阶段综合治理

合理规划是进行任何一项工程建设的关键,它同样直接关系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成败,因而合理进行防护林体系的规划设计当属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金川区人民在长期同频繁的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丰富的防护林营造经验,并且伴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步步深入,第三、四期工程的相继完成,在对每一阶段建设情况的评估验收中,都进行了详尽而认真的总结,同时为下一阶段的规划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2以重点工程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力度,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此外,尝试建立防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所有受益的部门和个人中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用于防护林体系建设。还有,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也可采用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

3.3.3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营建防护林防护林既是生态林业,也是公益性林业,因而防护林体系建设应该摆在各级党政部门的议事日程上,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另外,林业部门应该大力宣传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林业的认识,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到防护林建设的大潮中去。

3.3.4实行扶持政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的造林积极性本着“放宽政策、搞活经营”的原则,继续推行“谁造林、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路边渠边植树造林。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减免税收和防护林建设水电费用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承包宜林荒滩荒地进行绿化造林。

3.3.5大力推广林业科学技术,提高林带建设质量防护林营造是一门实用性科学技术,林业部门除选派技术骨干实地指导防护林营建工作外,还应不定期地举办林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营林人员的业务素质。此外,大力推广使用ABT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搞好科技兴林工程,确保防护林建设的质量。

3.3.6贯彻可持续经营思想,发挥防护林的长久效益防护林建设只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达到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克服以往建设中流于形式、一哄而上的弊病,始终坚持“永续利用”的原则,贯彻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战略,把防护林的经营落实到每一个网格、每一条林带上。

3.3.7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定植林木成活成林,巩固绿化成果林业部门应会同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林业法律法规,完善各项护林制度,坚持依法治林,逐步改善目前造林保存率普遍偏低的问题,积极预防森林火灾和病虫害,按要求严格执行防护林限额采伐制度,使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充分发挥防护林体系持久而稳定的防护功能。

3.3.8建立多种形式的营林机制,培育林业新的增长点由于防护林体系建设需要注入大量资金,现实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防护林体系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积极建立以土地、资金、技术及劳动等折股联营的合作造林机制,鼓励企业或个人对防护林进行承包经营,使社会投资向林业合理流动。此外,探索社会主义市经济条件下的新型运行机制,在推广普及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培育林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吸引更多的建设者参与防护林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