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及对策范文

浅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及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调研走访企业,梳理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关系模型,得出主要结论: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的平稳有效开展需要政策引导、人才和金融的大力支撑。最后,结合调研过程中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新时期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四十年。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全球第二位。然而,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

一、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党的以来,多次在讲话中表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市场稳定运行最广泛的基础,“实体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动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指标,是观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当下,实体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发展面临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风险和压力,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外部环境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下行压力,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带来的结构转型阵痛,这些问题都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拦路虎”。2016年,在视察安徽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要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创新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通过参加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经过广泛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发现企业关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大多集中在创新和研发,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政策、人才和金融需求。这些要素也是当前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聚焦的重点问题。科技创新、政策、人才和金融四个要素,各部分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图1所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将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集约的、高收益的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的增长模式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轨,从而实现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和企业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实现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来驱动。因此,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企业进行持续有效的科技创新中,政策扮演了顶层设计和优化环境的重要角色。一方面,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不能直接干预、越俎代庖,用政策的手段直接插手和改变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又不能尸位素餐、袖手旁观,需要政策发声的地方要及时发挥作用。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正确的方向;二是为科技创新、人才、金融各要素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三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透明、公正、高效、稳定的营商环境。只有政策保障持续有效,企业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的进程中。科技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投入,与企业的常规生产经营活动相比,科技创新要求的门槛更高、投入更大、周期更长,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热情。除了上述政策环境的营造,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支撑和金融支持。这两个要素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所以,不管是国家与国家间的人才战略竞争,城市和城市间的抢人大战,还是各行业和产业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都凸显出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的驱动实质上是人才的驱动。一直以来科技创新都不是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发展实体经济、加大科技创新归根到底离不开金融支持。大多数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都属于科技含量高、设备少、人员少、抵押物少的轻资产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之处在于:轻资产,没有大量固定资产抵押物;研发风险大,技术含量高;产品未上市或未能实现量产。这些企业处于发展壮大、创新加速的关键时期,对经费的需求十分紧迫,但又很难获得传统金融产品的支持,所以金融创新的推进迫在眉睫。近年来,“降成本”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出台多项减费降税的政策,为企业累计减负达1万亿元。2019年初,党中央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在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然而,对于实体经济而言,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降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分析及意见建议

1.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本身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科技创新的模式从产学研合作向协同创新转变;科技创新的主体从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转变;科技创新的客体从传统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向“产品+商业模式”创新转变。这些新的转变给科技创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在走访调研中,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和意愿非常强烈。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新平台搭建的需求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家居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对高新技术,特别是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的技术升级需求也持续高涨。同时,这些需求背后也凸显出企业研发能力有限、核心竞争力不足、外部技术引进缺少途径、成果转化不够充分、人才和研发经费的制约等问题。结合上述问题分析,可以从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平台的搭建、创新主体的引导、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成果的转化这几个方面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包括: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引导和培育力度;打造创新平台、优化产业集群;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合作,推进创新平台的市场化运作等等。同时,加大科技创新进程中政策、人才和金融要素的支持,保障科技创新平稳有效开展。

2.政策引领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创新环境在针对实体经济的走访调研中,大多数企业都提到了政策方面的需求。如:对政策的不了解和延时滞后知晓造成企业在准备申报材料时存在短板;没有理解奖补政策出台的真正用意,对一些企业规模、所处行业等前置条件设置理解不充分;政策支持的项目完成周期大多是一年时间,而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周期较长,易产生时间错位等等。上述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策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可以进行优化调整之处。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创新政策,围绕重点行业和产业,加大创新政策的引领和扶持力度;二是政策的制定需要“接地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制定与产业和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三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引导产业发展有的放矢;四是要加强政策的推广与宣贯,让企业加大对政策的学习和了解,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3.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从安徽省目前发展阶段来看,与发达省市和地区相比,在产业集聚、研发硬件、薪酬待遇,以及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方面还存在差距。需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在引进人才方面,更多地发挥安徽省产业配套齐全、科教资源雄厚的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吸引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政府搭建平台、企业选人用人、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才体制机制。在留住人才方面,发挥高校导师在人才集聚方面的优势,倡导事业留人、团队留人,让高端人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找到事业归属。同时,加强教育、卫生、环境资源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在高科技园区和重点产业聚集区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解决人才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化专业和学科设置,将人才培养与学位学历教育相结合,健全人才培育机制、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和一些新兴行业,更要及时推出与产业和市场发展相适宜的技能评定制度,增强人才的获得感。

4.金融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推行减税降费政策,但企业获得感不强,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一是水、电、燃油动力、上游原材料等必须的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人口红利不断减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三是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成本较高。上述因素都造成了当前实体经济的整体运行成本提高,负担加重。目前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因为金融产品监管难度加大,造成金融机构不敢对新兴产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以扶持科技创新为主要目标的特色金融产品,已有的传统金融服务也不能满足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个性化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结构的不均衡,造成一部分行业和企业发展过热,产能过剩。而金融服务的本质使其过多的投入到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上述问题,金融的创新应在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研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按需供给。一是搭建高效可行的融资平台,不断加大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力度;二是通过不断深入调研分析,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特色鲜明的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以“普惠+个性”的模式加强金融产品支持。通过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动产生更多优质的投资需求,在金融创新的支持下,供给更多以实体经济增长为基础和保障的优质资产,发挥金融配置社会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需要科技创新贯穿始终,而科技创新的持续需要通过政策引领来强化创新导向、培育创新土壤、营造创新环境。同时作为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动力,人才和金融的支撑也缺一不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人才和金融四种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实体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徐阳洋,王婷婷.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科技创新运用研究[J/OL].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04):1-8

[2]刘颖,李妍.以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第三届京津冀经济与金融创新发展论坛综述[J].经济与管理,2019,33(03):9-11.

[3]付保宗,盛朝迅,徐建伟,等.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9(04):41-52+97.

[4]庄雷,王烨.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9,33(02):43-46.

[5]龙小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2018(06):21-30.

[6]韩飞.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11):14-17.

[7]朱菊妹,何聪,李清锋.创新打造实体经济新优势———苏州市吴中区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江南论坛,2018(11):27-29.

[8]邵丽.潍坊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9):18-20.

[9]邓晶琎.激活实体经济新动能[J].新湘评论,2018(16):13-14.

[10]李伟.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J].金融电子化,2018(08):12-13.

[11]李文胜,陈春生.以创新为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03):85-91.

[12]贾康.金融科技的归宿是服务实体经济[J].中国经济信息,2017(20):80.

[13]李东荣.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J].市场观察,2017(07):20-25.

作者:张犁朦 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