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商银行服务县域实体经济思考探析范文

农商银行服务县域实体经济思考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商银行服务县域实体经济思考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商银行服务县域实体经济思考探析

关键词:新形势;县域实体经济;支持路径

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提升社会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上,并将金融业定性为融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领域。实体经济地位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各国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入反思,尤其是对于2008金融危机的研究,实际上,新时期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源就在于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中“脱实向虚”,银行业之间套利愈演愈烈,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严重不足。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业尤其是生长于县域的农商银行,无论采取何种措施规避风险,都将无所适从,最终只会“淹没在风险之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工作,也是银行业持续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银行业重要组成的农商银行,因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的本源驱动下,则必然成为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提升服务县域实体经济效率的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研究农商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有效措施,助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工作的推进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支持和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现状与挑战

支持和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效率,履行社会责任的突破口,在于农商银行能否运用新的思维、创造新的支援模式、实现新的社会价值共享。只有正确的企业定位、科技创新、决策举止才能将情怀、道义的支持理念转换为行之有效的助力模式,这才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稳健之路。然而,上述的几点,对于现在的农商银行而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是无法估量的。

1.1金融科技创新的滞后

金融科技是银行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的有力工具。当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阻碍在于创新能力不足、科技革新滞后,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这一点在农商银行发展阶段上显现的尤为明显。根据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对于服务三农经济的农商银行的数据表明,虽然多家农商行、城商行已经开始了金融科技的转型,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实践,但受制于技术储备、人才、体系、资产质量等限制,多数探索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报告指出,有超过40%的农商行、城商行没有将金融科技纳入到战略规划,而是采取被动跟随的模式,这都严重制约着农商银行的技术革新,阻碍着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

1.2金融服务方向的迷失

频频曝光的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绿色环保行业的资金紧张的问题真实地反映出银行业“资金空转”的怪象,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性错配,导致大量信贷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需要的领域,也并未发挥应有的支援作用。一方面,受制于传统信贷模式的制约,不少农商行乐于为大型企业发放贷款,即便这些企业身处过剩产能行业,即便这些企业已处于僵尸状态,这直接导致大量信贷资金的再次进入,同样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甚至出现上述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导致不良贷款增加的反向作用;另一方面,真正需求资金的小微企业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即使“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要求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不仅要“服务到”,还要“服务好”。银保监会《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着重要求农商行回归本源主业,专注服务本地、服务县域、服务社区,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切实做好融资成本管理,巩固好支农支小主力军的优势地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数据显示,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来源占比中,金融机构仅为40%,而民间融资机构的比例高达60%,而该数据在外国均值为90%,其中,贷款利率方面,银行业均值为6%,互联网平台的均值约为13%,而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和其他小贷公司的均值高达15%以上。由此可见,与外国相比,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农商行对于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3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平均服务水平的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问题:电信诈骗案件的屡禁不止、诈骗案件受害者群体的扩大性、金额的增加及相关案件性质的恶劣程度,可谓触目惊心;因虚假宣传、违规宣传的发生,金融消费者投诉率居高不下,最常见的就是理财产品的宣传上,容易因为收益率与宣传不符而导致金融投诉等案件的高发。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发展,还是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投入产出比例,最为关键的是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就是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和薄弱环节(小微企业、“三农”支持、精准扶贫)。然而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银行业尤其是立足县域经济的农商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改革上存在力度不够的缺陷,在支持实体经济最活跃的小微企业、服务“三农”上存在畏难的情绪,在科技创新上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据新形势下客户的需求主动研发新的服务与产品。想要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对症下药,针对存在的不足,予以改善。

2提升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改善措施

2.1科技创新方面

要提升农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面对科技方面存在的不足,改善方法就是两个字:创新。具体来说,一是理念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科技,主动积极的拥抱金融科技,引入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并重点运用到服务小微企业和大众客户等领域。二是渠道下沉。一方面推动传统营业网点的转型,通过设立社区银行、自动化银行、无人银行等新式网点,从等客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另一方面,全面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让手机、电脑等移动办公设备,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移动终端均成为农商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入口,形成广阔的渠道网络,打破金融服务的时间、空间限制。三是打造数字化银行。通过数字化的平台,快速获得客户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科技服务,这项工作的转变动力来源于农商银行自身科技的革新,借助客户的需求提升服务与产品的质量。这一过程的实现不能使被动的接受亦或别的机构的支持,而是主动而为的革新运动,必须是农商银行自身针对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所作出的主动变革。

2.2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的提升

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尤其是金融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农商银行能做的更多,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农商银行可以从创新服务手段入手,一方面,加大现有网点的服务效能提升,在技术革新的同时,充分考量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设置专用的设备,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使用,简化服务的流程,满足相关群体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基层服务网点无障碍设备建设不到位、管理不健全导致的客户投诉问题,农商银行应更加重视客户投诉,设置相应的建议收集策略,收集并妥善处理相关群体对于基层服务的意见和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2)打造金融良性宣传。提高消费者金融文化素养与风险意识是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着力点,也是维护其金融安全的关键所在。首先,在服务提升改良方面,银行业应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具体金融需求,用最合适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金融需要,同时借助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渠道、新媒介的运用,探索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方式。对于偏远及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农商银行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广播传媒等媒体进行金融知识的推送,甚至可以采取送戏下乡、贴大字标语等土方法进行宣传,将金融知识以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方式推送给金融消费群体。其次,对于宣传内容,除了传统的金融知识普及外,农商银行更加应该注重宣传内容的针对性、丰富性,为弱势金融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专业知识。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设计符合其口味的宣传重点,逐渐改变金融弱势群体“自上而下的被动接收”为“自下而上的主动需求”,形成金融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再者,金融知识的宣传形式上,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性过强的宣传形式,而应根据实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宣传和营销策略。对于年龄过大的消费者,面对面的详细讲解效果远远好于宣传折页的传递;对于乡村地区的消费者,刷墙体广告、村委广播宣传业务、送戏下乡等等土方法,相比专业性的宣传更接地气,符合乡村特点,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宣传教育内容往往应该集中于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的推广,为其讲解转账汇款方面的风险点,从而维护其资金安全,提升其金融知识水平和保护自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刚.金融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8(07).

[2]周慕冰.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金融监管研究,2016(02).

[3]王峰,涂钟鸣.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倾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N].金融时报,2012(08).

[4]王林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应对建议[J].河北金融,2015(12).

作者:丛培刚 单位:文登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