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问题范文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问题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总结了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的5年的经验,而且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14年的经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又进行了一场新的革命,即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场革命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场革命,当然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也不是原有体制的细微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经过14年的实践,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趣论。十四大把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地概括为九个方面,使它具有了更加完备和稳定的形式。在这个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明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又实现了一次飞跃。所有这些,使十四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继党的七大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们把人类社会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划分为5个阶段。同时,按另一种划分方法,又可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种经济形式,或三个阶段。传统的认识是:商品经济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在它比较发达的形态下,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则是市场经济;产品经济是同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则是计划经济。一旦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建立了公有制,商品经济将被产品经济代替。从而市场经济也被计划经济所代替。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而计划经济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样就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了。

既然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所以,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建立起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并形成了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这种体制具体表现为管理上的高度集中统一,财政方面统收统支,物质方面统分统配,商业方面统购统销,外贸方面统进统出·“…把整个国民经济统得死死的,没有活力。尽管也有过“大计划,小自由”之类的说法,但总体上是强调“统”。结果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似乎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尽管我们期望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但始终未成现实。多次强调要尊重价值规律,也无济于事。尽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总体看,也未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找到正确的途径。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用管理产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来管理客观存在的商品经济。旧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其中本应包括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认识的束缚,人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它放在僵化的计划经济的框子里,使我国国民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缺乏生气,发展很不顺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们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理论界对有关向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普遍有了提高。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如实地确认为商品经济,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一新理论指导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后来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当时人们的认识程度,远不可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注意力然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之间寻找结合点,试图找到一种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的第三物。这种思想认识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使人们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同时,改革开放10多年来,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强。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市场,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终于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之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第一,企业是市场主体,不论是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都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各种经济信号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使供给和需求及时协调。第三,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对企业形成经常的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第四,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和后发性,难以实现长期经济稳定,难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现代市场经济必须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计划调控来干预市场的运行。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以上这些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同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类企业都进人市场,平等竟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通过竞争来实现。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调控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在处理微观搞活与宏观协调的关系,刺激效率与实现社会公正的关系方面,能够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成效。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四大的重要贡献。这一体制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大大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市场经济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国原来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更没有发育成熟的健全的市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互相联系的配套改革,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程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曲折,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盲目乐观是没有根据的。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也存在一些疑虑。不少人担心两个问题,一个是两极分化;另一个是通货膨胀。存在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我国经济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转起来,在上述两个问题上也确实会出现某些变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已经进行了刊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这种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如果说有两极分化和通货膨胀,那么已经发生10年以上了,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和对付办法。另外,对这两个间题要具体分析。这十几年出现的“分化”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都在提高,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只是大家富裕的程度不同,速度不等。所以说,这仍属于先富后富的问题,而不是两极分化。对于通货膨胀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我国的物价有20年几乎是冻结状态,但并没有使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原因是物价虽稳定,但经济不发展,许多商品有价无货,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出现过通货膨胀,但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却普遍有所提高,许多过去不大敢想的高档消费品大量进人普通家庭。可见物价不涨并不一定绝对是好事,应当把物价间题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察。当然,政府应当从宏观上采取措施,防止恶性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对“两极分化”和通货膨胀问题过分忧虑,产生消极悲观情绪,

也是没有根据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我国国民经济会有更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会更加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