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心理认同的关系,构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从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的现状出发,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寻更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自觉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在深入开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高校应遵循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心理规律,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继而促使大学生完成历史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社会系统得以良性运转、社会秩序得以长效维持的基本精神寄托,其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对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不同思想领域核心价值组成的体系,为社会及其成员在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和行为取舍等方面提供了基本准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高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助力。高校要高度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要从全体大学生心理认同入手,遵循大学生心理认同特点,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内心信仰,继而转化为对中国梦的认可和支持,强化大学生的职责意识,使其认识到个人的修养与担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内涵解析
“认同”(identity)的原意为“相同”或“同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丰富的“认同”内涵: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价值认同,即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认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即对国家、民族所追求的未来美好愿景的认同;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价值认同,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与实践力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即对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发展的认同。心理学视角的“心理认同”指主体的反思、觉知与建构,是主体通过社会实践对自身的价值观念重新理解和定位的过程。心理认同,是个体对自我意识、生活目标、价值观的独特的心理状态的认同,是认识、情感、行为的一致,是“知行合一”,是自我认同、角色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也就是把外在的理论体系深入内心并努力外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论述同样蕴含了科学的“认同观”,认同即不同的现实主体,通过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特征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回答。简言之,心理认同就是“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学科对认同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心理学中的“认同”包含三种研究取向: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强调的是自我内部的构建和整合;角色认同(role-identity)强调的是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界定;而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是在群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同。(1)自我认同:作为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自我认同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连续感(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序列)。个体往往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在一些重要的领域(身体、性别、价值观、职业等)中获得自我理解和自我决策能力。相反,自我认同危机意味着一个人不能建立和维持自我认同感,即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因此,自我认同意味着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如何进行价值的自我整合。(2)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结构性的角色,都为其提供了某种知觉和界定自我的成分,这些角色帮助个体形成自我的观念,同时也在特定的情境中表现出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言行。(3)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和角色认同都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而社会认同则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是个人通过所属群体而获得的集体性的观念。社会认同强调的是个人将自己归属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在群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同。通过以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阐释,以及对认同、心理认同三种研究取向(自我认同、角色认同、社会认同)的内涵解析,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心理认同建立一种关联——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特指大学生在政治心理、学习心理、道德心理和社会心理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等认识过程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我的价值体悟、情感层面的认同、角色的意义寻求以及社会的共同实践。在深入开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中,高校要充分把握心理认同在个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足以帮助个体达到一种对自我的多维的和多层次的建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我”和“我们”,使其思想、行动与国家、民族保持一致,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其自我认可、自我接纳的程度,还可以使其更好地与所在群体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达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感越强,社会的凝聚力就会越大,社会的整合作用就越强。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认同,持有肯定的态度并能体现在行动上,但仍存在如下不足。在自我认同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深刻性。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大学课堂、网络平台(如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校园广播、学校的宣传栏、各种党政期刊等,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精准内涵的认识仍限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扩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把握尚未达到精准与深刻的程度。在角色认同中,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意义认识不够。在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这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模糊、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理想信念被淡化,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自私虚荣等心理现象,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当前的时政热点、国家方针政策不关注,用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对待,践行“雷锋精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吃穿住行上盲目攀比和炫耀,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小圈子、小享乐中,失去了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社会认同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尚显不足,表现为理论认识与具体实践之间缺乏统一性。心理认同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也就是把外在的思想深入内心并努力外化进行实践的过程。在校园中仍存在知行偏离的现象。例如,有少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是有利于考公务员,或者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却不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理论课成绩优秀,但选择工作地点则追求条件好、机会多的北上广,而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区扶贫支教。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已有研究中,概括起来主要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主流文化及社会媒体的积极导向等建设思路,但其中很少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然能积极能动作用于物质实践,如何实现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到物质实践的回归和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规避的话题。意识形态对物质实践的能动作用必须通过“人”来完成,必须经过社会的人来实现,因此也就必须经由人的心理过程。无论是个体心理还是群体心理,都有规律可循,且具有实践性特征,高校只有通过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这一中间环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才能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才能真正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因此,经过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认知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激发个体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于个体的自我价值的体悟中,体现在角色意义的寻求中,完成于志愿活动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的理论构建模式的探索,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采取多种措施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就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成心理认同。首先,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中,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认同给予充分重视,遵循大学生心理认同的特征和规律,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得到实现。大学生心理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知行上表现出过渡的状态,在心理认同上体现出体验性、自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体验性是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注重情感和实践上的体验,从而实现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实践要求,不拘泥于单向的理论传授。自我性是指大学生容易吸收与选择与自己相关程度强的信息。与自身兴趣、经历、利益等越相关的信息,个体越容易接受。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体的各种诉求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创新性是指大学生是思维多变、富有活力的群体,活跃性和创新性是他们当前思维的特点,愿意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反对因循守旧。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要进行创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达,提高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其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高校还应特别重视自我认同的整合作用。随着现代化的社会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大学生原有的判断尺度和价值内涵被打乱,产生了不确定性的焦虑,自我身份的怀疑、自我价值的衰落、自我归属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使其动摇了理想信念,陷入了一种失衡状态,自我价值和意义难以体现,从而产生了自我认同的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认同是对价值体系内涵的稳定而全面的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知能够避免社会价值标准多元化和碎片化带来自我认同危机,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健康的自我认同会使学生具有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和从过去到未来的连续感。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个体会保持其完好的连续性。因此,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建构自我认同,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其未来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的实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阐释的多层次的内涵可以为自我认同的完成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价值体系所具有的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思潮、提供道德规范、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样性的功能可以不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认同。
最后,高校尤其要重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即在大学生的群体互动中不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寻找角色职能的社会意义。目前高校正经历着教育深化改革的阶段,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的战略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要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输出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内涵去帮助大学生实现角色认同,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应着重强调角色认同的沟通作用,让大学生认识到这一重要性。这不仅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还是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更是明确角色职能的过程,且各种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也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价值,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际上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社会,由书本上的“知”向实践中的“行”转化,通过志愿者活动,使自尊、自豪感、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得到提升,有利于自我体悟与反思,强化了助人行为,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十八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到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足以见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蕴意。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的培育串联到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把构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作为切入点,重视自我认同(内在体悟)、角色认同(意义寻找)和社会认同(共同实践)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充分领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的理论模式及路径将会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忠军,钟启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方略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
[2]赵静,王莉萍.认同的三种理论取向概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2).
[3]黄蓉生,石海君.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认同转化[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06).
[4]陆树程,李瑾.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1).
[5]操菊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02).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作者:张文静 王晖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