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绿色发展不仅决定着国家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更真切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在上,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在全面决胜小康的关键期,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转折期,一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只有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才能早日建成美丽中国。这为我国生态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因此应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扎实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
报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单独成篇进行阐述,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观中包含的科学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系列著作中是有迹可循的,不论是生产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思想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科学性。围绕着这一思想,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的绿色发展战略决策,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更对我国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探究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他的生态观,首先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生物的角度讲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依附于自然界中的无机环境生存,人类的繁衍与进化又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可以改变自然,但是永远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2]从文化的角度来讲,人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界中存在的其它生物与非生物都可以作为人类艺术灵感与文学灵感的来源,因此自然界也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观中就蕴含了这一科学理论,主席曾多次强调,我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在顺应、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主席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饱含着辩证法的思维,明确表示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辩证地看待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努力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这一科学理论可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在自然界中获取资源,加以改造,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如果离开了自然界,那么人类社会也将消亡,这就是马克思曾经指出的:“当人类还在为改变自然沾沾自喜时,自然已经展开了对人类疯狂的报复”。[3]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想强调要以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对待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应用到了这一思想。目前,世界各国都针对全球环境恶化制定了战略方针,国际环保组织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海洋问题、大气问题等等。中国除了勇于承担保护地球环境的重任,还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以环境问题倒逼生产方式改革,可以使我国世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对于新时代的战略意义
(一)绿色是新时展的底色
报告将“美丽”作为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与否的一个标准,表明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理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前不久的大气污染问题还让人记忆犹新,江河湖泊的污染更让人触目惊心,如果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支撑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务必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撑。过去我国为实现经济快速腾飞,不得不采取了一些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出发,只有改变生产力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主席对此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新举措,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环境保护法制法规;企业勇担环保责任,创新生产方式;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国家实力的提升不只由经济实力决定,还受到环境软实力的影响,只有做到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手抓,才能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那么环境软实力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国际地位呢?环境是国家的门面,决定着国家的“颜值”,当外国来访者到我国后,如果看到的是“黄沙遮天蔽,飞鸟无处栖”的景象,那么国家的形象必定受损。现如今国家的环境已经大大改善,“沙漠变绿洲,河水清清流”正是我国环境现状的真实写照。前不久,河北塞坎坝林场由于在环保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联合国环保大会给予了“地球卫士”的荣誉称号,这使得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上付出的努力,这无疑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具体措施
(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旗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不只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更是企业的责任,是人民群众的责任。上下同欲者胜,因此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加入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去。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奉行绿色发展理念,才能打赢环保攻坚战,才能早日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多措并举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在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之上,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多措并举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首先,政府应出台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举例来说,我国从2017年开始推行河长制,并计划在2018年全面完成和落实河长、湖长制度改革。其次,企业才是践行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主席在中国科协代表大会上指出:“要依靠科学技术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在主席的号召之下各企业应加快速度进行生产技术创新,利用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后,人民群众也应该积极地为绿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例如绿色出行、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处理等等。这些事情看似微小,但是如果全体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那必定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科学的思想,具有着前瞻、指导性和启发性,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指导着全体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期,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攻坚克难期的前进方向。[5]因此,党和国家全体人民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观。这一伟大理念是新时代意识形态的中流砥柱,不仅仅在当下造福人民,更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02).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0-04-11(001).
[5]郭秀清.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35(1):31-34.
作者:赵佳琪 单位: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