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本质属性与必然要求。要深入精准解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应从其理论渊源、现实困境与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理论渊源;现实困境;培育路径
民主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民主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的决心和理念,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理论渊源
(一)民主的历史起源与两方民主观发展历程中的有益成分
古希腊是民主的起源之地,古希腊政治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思想:多数人掌握政权;大家地位平行;选任公职人员依据真才实能;公民权利至关重要;保障“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国家政治权力相互分工,彼此制约。罗马征服希腊后,建立人民大会,行政长官实行限任制,实行国家共和,支持地方自治,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有任期,无报酬,对其行为负责,这些做法都闪耀着民主的光芒。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近代民主之门,人文主义提倡的肯定人、尊重人、解放人、保障人的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就是民主思想。以启蒙运动为标志,形成了西方近代民主观,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民主理论。比如卢梭倡导“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宣扬“所有人生来平等”、“主权属于人民”;由洛克倡导孟德斯鸠完成的“权利制约”,主张权力制衡,服务民主等。
(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民”观点与近代对民主思想的艰辛探索
民本思想形式上与民主思想相近,虽服务于专制统治,但也有不少“重民”观点,起到了约束帝王并促使他们体恤民情的作用。比如周公倡导“敬德保民”;孔子主张“仁者爱仁”;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贾谊认为:“闻之于改也,民无不为本也”;唐太宗视君为舟,民为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同时引进了民主政治思想。林则徐和魏源最先介绍西方民主制度,郑观应在其《易言》一书中最先使用了“民主”二字;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了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司法独立的民主思想;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思想,并亲自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尽管他们的尝试失败了,但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民主政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立足无产阶级立场,从经济结构入手,深入思考了民主理论。主要观点如下所述:第一、马克思指出民主的实质在于人民主权,人民主权要通过公民普遍立法、选举实现;第二、民主是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具有阶级性,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第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民主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第四、强调民主实现过程中人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五、未来社会的民主是原始社会的回归,那时人类将彻底解放。“这(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的复活”。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主观。主要观点如下所述:第一、赋予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工人对生产进行掌管,开展多党合作尝试,党内实行民主论证与集体领导。列宁说:“我们没有把任何人排除出苏维埃之外”;“在统一的组织里,应当对党内的问题广泛地展开自由的讨论。”第二、社会主义是更高类型的民主,是人民大众的无产阶级的民主,人民享有的权利更加真实。“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第三、列宁主张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改善治理工作,推动政权活动民主化。第四、要吸收党工群众参加经济建设,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发扬地方经济组织中的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管理民主。第五、列宁认为民主建设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大兴教育,加大投资,发展文化事业。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以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走出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新路。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府,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指出对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中共党内讲民主,与派之间要协商办事。同志说:“我们党内要有民主,就是对同志要有同志的、朋友的、兄弟的、姐妹的态度。”[7]同志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论述方面,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人的自由方面指出,自由只给人民,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在平等观方面指出农民、民族、男女之间平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民主思想。他还提出要通过制法律维护秩序,发展民主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紧扣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小平同志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8]的论断。为了发展民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时刻从人民利益出发,积极走群众路线,下决心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加强法制中国建设,广泛开展协商民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二、培养社会主义民主观存在的困境
(一)由社会利益冲突引发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随着出现,进而导致收入差距拉大,食药安全问题频发、土地房屋补偿不到位。社会利益协调整合困难,党内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经济问题都会影响民主政治建设,致使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难以充分彰显。
(二)政治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当前政治体制中,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人大代表按照选区登记,可能使外出务工人员或其他暂住人口登记困难;代表由于有本职工作,与民沟通、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时间较少;代表新兴社会阶层和年轻代表较少,领导干部和党员身份人数较多,这些都不利于广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人大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立法质量不高、能力不强、观念不足的问题较突出,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公民民主权利的保障和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培育受到影响。
(三)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西方宪法政府民主思潮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留下的一些封建专制传统,致使部分公职人员有法不依、特权现象时有发生;而百姓则受传统思维制约,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怒而不言”,没有培养起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影响了我国部分人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方式,有些西方国家借助其文化霸权优势对中国开展思想渗透、和平演变,大力宣扬西方宪政民主思潮,对社会主义主义民主观的培育构成了挑战。
(四)网络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影响
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媒体步入日常百姓生活,出现了拥有粉丝众多的舆论“大咖”,他们的一条微信、微博,一个评论有时会影响大众,甚至超越主流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挑战。再加上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制度机制建设未能及时跟上与应对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有时出现难于应对、消极应对的状况,这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培育与践行。
三、培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民主制度建设包括选举、决策、权力制约与监督、党员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前政治民主化的现实,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中的合理成份,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选举方面要扩大非党员、非干部、社会新兴阶层人士的比例;决策方面要加大民主决策力度;人民代表要加大基层调研力度,切实围绕群众切身利益工作;监督方面力争监督对象普遍化,拓宽监督渠道;完善财产申报机制。另外,必须健全民主权利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制定出周全、完备、操作性强与可实现的法律,并建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制度,切实有效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二)提升群众的民主意识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充分享受民主政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是培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前群众政治参与激情低,民主意识差,要加强民主教育,把民主理论制度转化为便于说明和操作的实践形式,融入群众日常政治生活,可以依托听证会、社会情况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开会议公示制度、在线交谈、网络论坛、议事会、恳谈会等形式强化公民的民主实践,让人民通过参与活动,增进对政策的了解,增强民主意识。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
民主不仅是政治问题、制度问题,还是文化问题,能起到维系社会秩序与规范政治行政活动的作用。通过普及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众性政治活动,比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宣讲考察活动;工会要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教育,比如网上民主论坛、网上时政栏目、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切实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公民民主素养,营造良好的民主文化氛围。
(四)公职人员要规范用权并建立符合民主原则的干部考核机制
公务人员作为代表党和国家行使公职权力的群体,必须充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群众观,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杜绝“为官不为”、“为官不勤”、“权本位”等行为,恪尽职守,依法依规用权,公正、便民、勤政、廉政,增进群众对政策的认可,对政府的信任,对民主的理解。鉴于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现象,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考核、评判,把经得起群众、历史、实践检验的干部选出来,积极服务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4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人民出版社,1995.398.
[3]列宁全集(第33卷)[M].人民出版社,1985.31.
[4]列宁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87.362.
[5]列宁全集(第35卷)[M].人民出版社,1985.249.
[6]朱洸.与黄炎培话“周期率”[J].光明日报发,1993-01-20
[7]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7.779.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有武 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