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依赖网络技术、移动数字技术的纵深发展而兴起的新媒体,嵌入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它解构了传统社会交往关系,重塑了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场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契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新途径和载体,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和价值整合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育人功能
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崛起的新媒体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结构性调整。新媒体承载媒体的一般特征,继承了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特性,传播的高效化、去中心化、低门槛化等优势。它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双方信息无扭曲化表达,减少了信息传播的失真性,有效推动了信息的传播、共享、互动,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以及价值整合功能。
一、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契合
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传播和社会化才能发挥其巨大价值,才能成为真正风向标,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或途径来完成。新媒体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克服了视听和文字无法整合的劣势,可以全方位、无时间分割地进行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全新生态。
(一)新媒体重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格局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一个动态而复杂的生态环境。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政治现象,无论是各种具体政治行为还是意识形态的的生产,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人类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局部改变的结果,也是物质支配力弱化现象在政治“场域”中的表现。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物质奴役之下信息交往的地域性与封闭性,促进了信息传递的世界性与开放性,使得大众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公平分享信息、参与、维护个人利益的机会和平台。新媒体解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原有意蕴和实践的边界。
(二)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互动。”新媒体环境重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新的生态,它完全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网络等新媒体有效结合。通过整合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可以全方位向受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最终达成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另一方面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开放的平台,去中心化、便捷化、低门槛化为教育主体和客体自由互动和交流提供了便捷。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媒体注入活的灵魂
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进行重塑和整合后进行传播、扩散,在有效时间和空间内迅速传递各种信息动态,让公众知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内容,保障了信息的时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反过来也会促进新媒体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对传播对象、时空等的把握,了解新媒体的被使用情况、受众获得的体验感、存在的不足之处等,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优越、人性化的传播方式。此外,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践行,针对虚拟空间中的反主流文化思想将会在技术上进行设计和监管,规范新媒体的使用,保证新媒体环境的健康有序。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传播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线上线下传播和培育的不二阀门。
二、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
(一)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物理格局
传统媒体对时空格局的分割,不能将其有效整合,造成信息社会不对等占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传播和人类的交往。而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全天候、全覆盖,面对浩瀚的信息,网民可以自由利用零碎的时间获取信息。新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便捷的信息接入模式、一个终端,可以接入的网络,就可以打破传统“参与到场”的现实,逐步过渡到“参与不到场”进行信息的制造与分享。新媒体推进了交往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
(二)实现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同一化
传统媒体构建的传播架构体系,在受众与信息源或传播者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固定、单向度的传播关系。传播者是信息的富有者,掌握着主动权,他们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和筛选。信息源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到达受众,信息的受众只能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原路传递回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向度格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经过筛选的信息,他们也在制造信息,分享他们的看法,表达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态度。新媒体交互性促使受众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并被尊重,他们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接受者也是者,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被打破,他们身份开始变得模糊,而对其身份划分的意义在减弱。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互动性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功能的不断开发,可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增强互动性、降低学习成本等。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及时沟通交流、跟帖、转帖、转载、点赞或“@”,形成巨大扩散效应。新媒体实现了信息沟通时效性,无处不在的信息制造者源源不断通过各种软件将信息推送到受众眼前,任何一个话题在网络上都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无数网民的关注。信息获取的便利化,互动成本的低廉化等促进了网民互动热情,保障了互动内容丰富性、互动群体多样性、互动范围广泛性。
(四)新媒体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从本质上讲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媒体系统扬弃的结果。是继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媒体被誉为第四权力部门的新闻媒介,发挥着政治宣传、舆论监督、公民参与等政治作用”,作为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新媒体第一职能便是传播职能。而且,新媒体的新特性,例如去中心化、低门槛化、便捷化等特性,能高效利用零碎时间,亲民化、草根化的表达,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产生深远影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持久动力和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开放性、对称性的传播,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争鸣和讨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
三、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功能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价值契合,是对新媒体工具性价值的肯定。新媒体跨越了信息制造者与消费者相分离的现实情境,实现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二者同一化,为受众打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选择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互动,冲击了传统平面媒体信息的霸权,而且对传统社会的固有结构的挑战也是明显的。根本上讲,新媒体也是一种生产力,它重塑了传统社会交往关系,一定程度上解构和平衡了传统话语权力架构,实现了对话语权的束缚和监督。提升了受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建设权,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与传播拓展了新的实践空间。
(一)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奉行的原则。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也发挥了较强的实践育人功能。一方面,作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传参与到信息生产和消费中,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有助于传播者反思自己的言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参与者要求具备一定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的养成则需要不断地进行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实践。良好的媒介素养,会随着其参与网络活动、使用新媒体的实践次数而逐渐养成这个过程,也是受众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传播功能
通过新媒体在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获得较大覆盖范围,渗透到不同的深度和层次。新媒体以自身的优势,海量的信息、及时性、对等性,受到了社会关注,作为媒体,传播是第一性的,新媒体也不例外,它可以提供大家生活各类信息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结合则发挥了较好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化价值。在虚拟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异常激烈,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使其更为迅速、有效到达受众形成初步的覆盖,激起参与者的热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三)舆论引导功能
通过“意见领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正确方向。借助新媒体,网上形成了各种论坛、各种虚拟组织等公共空间,俨然成为意识形态交锋新领地。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生态体系。在这个开放的生态中,多元价值观并存,一方面面临国内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得应对国外意识形态的冲击。在激烈地碰撞与交融过程中,不论糟粕还是精华、丑的还是恶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外来的还是本土的都在这里展现和集聚。在这圈子中往往有些意见领袖,网络大“V”他们的舆论不同程度上影响周围人的意识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们的声音也需要引导他们发声。通过一些意见领袖引导公共情绪向正向发展,形成积极的公共舆论。同时还要抵制论坛、贴吧、网站等反主导价值观的言行,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错误思想、价值,着力发挥好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价值整合功能
文化体系一般有三层构成,外层的器物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三者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统一体。一个良性的文化运行系统是三者的互相统一,它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的稳定,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社会发展中,过度强调核心层或者器物层都将产生文化堕距现象。在奥格本看来,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进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文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后现象。因此要充分挖掘新媒体生产力的价值,提升大众媒介素养,提升大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有强大驱使功能,可以推进器物层面的载体的更新和发展,有效整合新媒体生产力的巨大价值,重塑既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转机制。葺
[参考文献]
[1]张苗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2).
[2]郑永廷,朱白薇.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8.(10).
[3]姜丽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郑洁,汪玲丽,白崭.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及功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04)
[5]崔妮.网络政治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D].济南:济南大学,2012.
[6]代玉梅.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J].云南社会科学,2011,(12).
[7]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1]匡小阳,邹艳斌.网络媒体助推新型公民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04):127-131.
作者:刘宁;王红 单位:西安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