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思考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思考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明确主体责任,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由政府承头确立社会主导价值观,国家、政府、社会群团组织、人民群众形成上下联动的合力,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为共同理想目标奋斗的思想基础。它在所有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和核心地位,对其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起引领作用。当下中国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缺失,确需构建“共识度高、认同度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民。

一、政府承头,确立社会主导价值观

当前中国表现出“社会信仰共识、理想共识、情感共识和道德共识”的缺乏,缺乏共识实际上就等于缺乏了主流价值观。在这个多元化特征异常明显的时代,要解决主流价值观缺乏的问题,形成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主流价值观,靠自发形成是有难度的,可行的办法是由党和政府作为最高责任主体来承头构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通过一定手段使主导价值观和其核心价值观被社会成员广泛接受、认可,从而达成最大限度的社会思想共识。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和社会的做法。

二、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要合理,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运行的机制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行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根植的文化和制度环境适合自身培育和生长,其良好运行就能得到保障。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递和塑造“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发展”这样一些价值理念,那么我们的文化和制度建设首先从设计上就要体现“人本、公平、正义、和谐”这样一些价值要素。人本、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价值示范,社会制度的美好能让制度内生存的每个社会成员都珍惜这种给自己带来美好生活体验的社会,并尊重和崇拜这种制度秩序和规范,这样,人本、公平、正义、和谐的价值观念就能深入到人心,并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但如果国家一方面倡导社会成员塑造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另一面方面却在制度设计上却违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现行制度中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原则的一些个例,比如,保护特定集团或阶层的利益,牺牲其他成员的利益;分配不公;分等级、搞特权等等,就会扭曲人们的认识,致使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价值冲突,对国家倡导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和抵触。可以这样讲,道德的人存在于道德的社会制度之下,而不道德的社会制度会让每个社会成员染上不道德的“病毒”,迫使人们选择非道德化的、或非法化的生存方式。正如邓小平曾指出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三、政府执政要体现以人为本,兼顾政治意图和公民个人需求

在人类社会的任何实践活动中,“人的因素”应该是始终放在第一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并成为一种价值观念渗入到社会文化、制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西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起到积极作用,为西方国家政府所推崇。当代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认为“对人的关切”应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将“以人为本”写入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四句话是科学发展理论“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最好阐释,“以人为本”理念受到我国执政党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政府在现阶段提出来的重要战略任务,理所当然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精神诉求,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思想光辉和向上力量,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认同。政府在执政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兼顾公民个人需求与国家政治意图。价值观反映主体的需求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和政府是最高责任主体,他们依据自身的理想信仰和执政理念,从高层次进行设计,从宏观上提出任务。因此,“体系”紧扣主流意识形态,突出体现党和政府的执政需求,为维持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和巩固执政党的地位服务。然而,“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建设得好与不好,还要看它是否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是否充分反映了和最大限度的包容了个体的多样化价值诉求,获得广泛的公民政治认同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如果个体的利益受到照顾、个体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就能够从内心接纳和维护这些给自己带来满足的规则和秩序。根据西方政治学家S.P.亨廷顿关于“政治共同体”的定义,在具备了“共同利益、政治和道德规范上的共识和体现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体系”这三个要素的基础上,一个社会成员间紧密相连、相互依赖、互动良好的政治共同体就形成了。作为“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其追求的社会理想应该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政治意图和人民的自身需求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有了巨大的合力。

四、社会各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组织(socialorganization)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本文这里主要讨论狭义的社会群团组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国家、政府主导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社会各群团组织和所有社会成员的功效,尤其要发挥社会组织“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的功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社会利益进一步分化,个体需求更加多元化,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受到了更多的挑战,管不好、管不了或缺位的现象日益突出,因而一些政府理不顺的职能就转交给了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架起了有效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化解政府和公民的一些矛盾。同时,对于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一些弊端,比如,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公共利益;弱肉强势造成大量社会弱势群体等等,社会组织的介入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纠正作用。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培育、教化的主阵地功能。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确保了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性,人的一生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它在各种教育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宣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应该成为主阵地,大力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为国家社会培养大量优秀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充分发挥媒体组织宣传引导的主渠道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最大限度的超越了时空局限,以更加多样化、更加快捷且无孔不入的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带来丰富的信息、文化和娱乐。媒体是传播大众文化、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应该作为营造主流文化、推广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渠道,应该正确引导大众视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第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约束自律功能。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它是民间性的,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属于我国《民法》规定的社团法人。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不是通过行业协会自律来管理本行业并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转型条件下,发挥行业协会的约束自律,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诚信的重建具有重大意义。第四,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服务奉献的感召功能。公益组织是非官方性、非盈利的,它着眼于社会公益事业,在服务民生、改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公益组织在进行人道主义救助、弱势群体保护、动物和环境保护等活动领域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强化,一种良好道德风尚和文明进步价值观念的引领。

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多样化的,有以独立个人为单位的个人主体,有党政群团、企事业组织为单位的群体主体,还有宏观意义上的国家、社会主体。其中,广大的个人主体在“体系”构建中的起基础作用和决定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到底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自身、改造世界的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内化也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体悟,价值观的践行也需要现实的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人来实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激发人民群众的自觉自愿,不断发掘和吸收来自人民群众实践的合理的新观念、新思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吴汉城.试论马克思的人与社会关系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内蒙古大学.2009.

[3]王葎.构建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J].探索.2006(1).

[4]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王利.中国转型社会主导价值观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2):11.

作者:刘小玉 康宇 单位:川北医学院人事处 川北医学院纪委监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