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税收风险及应对方法(5篇)范文

企业税收风险及应对方法(5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税收风险及应对方法(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税收风险及应对方法(5篇)

第一篇:企业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探究

摘要: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长期持续的重点战略之一,一直在不断地坚持与发展。其中,税收政策更是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终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从2001年开始,针对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已经进行了三次修改,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更好地把握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从西部大开发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入手,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在深入剖析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探析

一、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与经济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作为地大物博的我国而言,一直都在寻求着全面的发展,而相对发展较慢的西部就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地区之一。2000年伊始,我国就作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颁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优惠政策》之后,更是力助西部的快速发展。而这其中作为西部开发重要力量的相关企业就在建设西部的同时,通过更深层次的把握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不断地谋求着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掀起了又一轮的西部大开发高潮。高潮之时,作为西部开发重要力量的企业,清晰认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把握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更好发展的关键。

二、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财政税收对于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获取发展,吸引与帮扶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像既能建设西部又能为西部的税收及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的企业,新时期,我国针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作出了调整。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更是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真正的推动具体的税收政策尽早落地,为后续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具有着相较之前更为明显的特点,把握住新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认知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才能推动企业更好的获取发展。其显著的特点包括:首先,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目标相较之前更加的明确。在新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文件中,更为明确的提出要更加注重基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下更大的力度在教育、人才、社会保障等方面建设,而这对于这些企业在西部的发展而言,更为的有利。与此同时,更是对于重点的项目以及企业进行扶持,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持续十年,并且于2014年10月正式出台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进一步的加大了对企业的税收帮扶。其次,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着力点相较以往更加的突出。在新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中,明确的提出要进一步的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更大力度的支持西部的基础建设。此政策更加的提升了基建企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同时还将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到15%,并对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实施规定范围内的减免政策。新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优势明显,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帮助甚大,通过真正的清晰认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把握相关优惠政策,才能真正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深入认知,已经更为清晰的对相关的政策有所了解。而对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落地,尤其是在企业落实相关政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

1.针对企业的优惠政策相较之前变窄,对于企业的吸引力不如之前。相较于最早的西部大开发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而言,已经由之前的三项优惠政策降低为一项优惠政策,就是上文所述的企业按照15%的优惠税率进行交税,其中企业还必须达到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70%以上。对于大型的企业而言,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宽自身的经营业务,而主营业务的要求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有所难度,门槛过高,同时,由于有着国家所确立的“淡化区域优惠,突出行业优惠和产业优惠”的原则,使得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企业而言,在西部地区的经营难度更高,且盈利能力较低,不利于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提高,此种情况的出现就造成了企业对于新的政策的利用与反应不足。

2.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期限较短且享受优惠方式的较为单一。新的西部大开发实收优惠政策中对于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等间接的优惠并未运用,更多的是采用税率、税额等方式的直接优惠。相较于第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定期减免税等直接的优惠方式而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中仅剩税率优惠一种的优惠方式。此种优惠方式的单一,对于企业利用相应政策更好的立足西部地区而言是不具有优势的。企业的扎根及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时间,而新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中规定的10年期限,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尤其是想扎根西部的企业而言,其吸引力与帮扶度不是太高,也难以真正的吸引长期的资本投入到真正需要发展的企业中来。

3.企业自身财务核算的不规范。不断推动西部向前发展的众多企业中,有一些企业其规模较小,为了进一步的降低运营成本所造成的就是其自身的财务核算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只能迫使自身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管理。但是根据相应的优惠政策规定而言,除却国家规定非限制和禁止的小微型企业外,其余的企业是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而这对于西部的一些企业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四、企业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

在深入的了解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急需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对企业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完善。

1.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带动企业在西部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才能更好的带动企业真正的感受到走进西部的优势。就目前而言,首先应尽可能地先降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例如将现行所规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年度占比为70%以上可以降低为55%以上,惠及更多的企业。其次,进一步的降低对应企业的税率,真正的将企业的优惠税率降低到10%,切实的与东部或其他地区的税率相比较产生优势。最后,还应增加间接优惠的方式,尤其是对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时间较长的企业来说,从减半征收年度起准予加速折旧到真正实现企业获得利润后再次进行投资,进而再退还企业投资部分的40%。

2.增加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延长企业税收优惠期限。面对现今企业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中所享受的政策单一问题,除却上文提到的增加间接优惠的方式之外,真正的针对企业而言,大型的项目所需人力、物力都是非常巨大的,而这类项目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延长企业税收优惠期限,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作用巨大。与此同时,针对小型的企业而言,其自身所需的资本相对较大,同时盈利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可以针对像这种小微型企业增加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而切实的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西部,建设西部。

3.企业应着力打造专业团队,加强税收的信息化建设。首先,针对现今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一些自身财务问题,要想真正的获取长期发展,把握好相关的优惠税收政策,就必须通过对内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对外扩大招聘的方式来着力打造专业的团队,通过专业团队进一步的推动自身发展。其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税收相关方式也进行了信息化的升级,企业更应快速反应,真正加强自身税收的信息化建设,更为充分的将自身税收相关工作做好,做实。

五、总结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企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一直推动着西部地区不断向前发展。新时期,新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更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并获取清晰的认识,真正的通过利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扎根西部,获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涛,李润明.对广西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5.(5):75.

[2]史正宝,孙丽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之探析[J].兰州学刊,2011.(6):201.

[3]苏明,韩凤芹.“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效果评估及“十三五”时期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5.(13):3.

作者;苏小洪 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第二篇: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问题与策略

摘要: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时,财务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于税收筹划的开展,但从当前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开展现状来看,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导致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中,在介绍现代企业采取管理开展收税筹划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解决税收筹划时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问题;对策

现阶段,企业发展期间,研究对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即为税收筹划,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的更新、完善税收筹划的内容,而税收筹划完善程度越高时,越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现代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十分发关注税收筹划问题,但受到缺乏健全的税收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一)税收筹划介绍

税收筹划,也称之为“合理避税”,是指企业为将缴税金额减少,采取对内部某些经济安排做出调整的方式,这些调整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随着税收筹划研究的长期开展,其定义、相关条款变得越来越标准化,简要的说,税收筹划是指在合法范围内,对企业经营、投资及理财方式做出科学的调整,以使纳税金额最大限度的减少,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利益。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企业的会计管理与经营管理工作来说,资金、成本、利润为3大构成要素,开展税收筹划后,能够最优的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管理水平的升高;第二,促进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强制性为企业纳税的特点之一,纳税后,现金流出量会增加,税收筹划进行后,可使纳税金额尽可能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现金的流出量,防止现金不足问题的出现,保证企业能够按期偿还债务;第三,促进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的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纳税的可筹划性,此种背景下,现代企业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重点工作中应包含税收筹划。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收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逐渐的完善了企业制度,并明显的改进了税收筹划工作,但由于该项制度的实施时间并不长,导致企业开展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税收筹划效果的发挥。

(一)缺乏全面的法律意识

现代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前提条件为合法性,目的在于将企业的税负最大限度减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有部分企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对经济效益过分追求或盲目追求,导致税收筹划工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冲突于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违法行为。现阶段,企业税收筹划中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避税、逃税等为主要的表现,这与企业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单一密切相关。短期看,企业违法的偷逃税行为可能使自身的现金流出量减少,但从长远看,不仅难以享有税收收益,还会承担更多的损失,如:税收处罚、形象损失,严重情况下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或行政处罚。

(二)适应性及综合性不强

现代企业中,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后,可将其财务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因此,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纳税状况做出充分的了解,以保证相对应。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开展时,需与财务状况严格对应,但实际状况是多个事项并不能严格的对应财务状况,即无法较强的追随财务,导致税收筹划的工作不够完善。另外,企业所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仅适用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期,一旦时期、法律法规做出改变后,必须要调整税收筹划的方案,以能适应财务管理工作,但从现状来看,这种适应性并不强,甚至出现违背法律法规发展的现象。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因未能全方位关注各个影响因素,实践中可能忽略某个因素,从而制约了企业长足与稳定发展

(三)对税收成本方面过于注重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效率会受到税收成本的影响,但税收成本仅为众多影响因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还包含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在税收作用下,企业资金流动性可以增强,因此,衡量税收作用时,不能单从降低成本方面考虑。而我国目前多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时,对税收筹划开展过程中的税收成本过于注重,一味追求成本最低化,甚至出现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四)开展时过于理想化

由上述分析发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必要条件为一定的目标,该目标需要适合于企业的现状,杜绝盲目制定目标。现在,在我国众多的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忽略自身现状开展税收筹划,导致各种税种的统筹工作无法有效的实施,过高的期望税收筹划后的结果,最终,实际工作结果严重偏离预期目标,限制税收规划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改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现代企业应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税收筹划理念,从筹划准备工作开始,直至筹划决策,由最初的制定策略,到后来的具体实施,均应融合税收筹划工作,在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细查,对各个细节仔细的探究,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以往,现代企业管理层在开展财务管理时,仅对成本控制高度重视,创造出多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却对税收筹划工作予以忽略,导致整体上的财务支出减少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应在企业管理层中大力的宣传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管理层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知,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各个部门及分支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合理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二)促进机构市场化税收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企业具有比较高的管理水平,如果该项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那么不仅推动时间会比较长,而且难度也比较高,因此,为使税收筹划良好的发展,应积极的促进机构市场化。税务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对人才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机构内部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构建科学的用人制度、培训制度,以能良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保证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行业中最新的。此外,行业自律要不断的加强,强化机构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工作科学的开展,发挥税收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税务机构实现市场化后,运作将会变得更加的规范,促使税收筹划真正的服务于市场经济。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在税收筹划发展过程中,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税收法律法规趋近于完善时,能够强有力的规范及保护税收筹划工作。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税收筹划工作,主要原因为其税收制度比较完善,而且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法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还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筹划的发展。鉴于我国书法的特殊性,应将税收立法级次最大限度的提升,尽快的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将现行税法中存在的过于分散的问题消除;对于税收法规中存在的不公平之处,积极的做出修改,避免漏洞的存在,发挥其应用的保护作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同时,还应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促使其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此外,国家相关部门要关注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一旦发现其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则要及时处理,通过合理与规范的惩处,以及适合的奖励与肯定,以此防止企业漏税与逃税,调动企业税收筹划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企业开展规范的税收筹划工作,促进此项工作的良好发展。

四、结论

现代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后,有利于将企业税收支出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财务管理水平,但在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以促进税收筹划的发展。

财参考文献:

[1]段超.基于现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对策的分析[J].商,2014(25):143.

[2]高峰.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3):25-26.

[3]张程.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运用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2(06):119.

作者:彭文雷 单位: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云南亚太分所

第三篇: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企业不断增多,促使税收集中度不断增高,出现了制造企业经营面广、税种复杂、税收集中度高等特点,这些均使企业税收风险增多。为了更好的规避企业税收风险,对制造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标准,相关实践显示,制造企业通过实施专业化、科学的税收管理使税收成本得到控制,有效规避了纳税风险。

关键词:企业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纳税风险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开始注重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因为积极落实好税收管理是积极履行国家税收义务的一种体现,在开展税收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非常适合各地征管部门开展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依然停留在低层次与分散型管理层面上,且税收管理有着较低的专业性与纳税服务针对性,促使总体税收管理效率不高。为此,加强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成为其管理的重点。

一、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机构设置不够合理。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划分较为复杂,从上级部门到下级部门成金字塔结构,70%的机构与人员分散在基层部门,承担着基础的税务工作。这样的管理存在资源的不均衡情况,也使得工作效率不高,且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自然分布不均,这些均使工作效率不高,且信息传达不够通畅,容易出现信息失真,上级部门不能对下级部门有效监管,使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以统一、规范。

(二)管理方法问题

因为缺少差别管理使管理效率不断降低。当前,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不均,主要体现在:效率与质量较低,且纳税人不能使人满意。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比如,在管理体制上对事后管理较为注重,注重事后对人员的处罚与批评,事前的引导与预防缺少;在税收管理上,未能区分管理对象,从而使专业化管理与个性化纳税服务减少。

(三)制度问题

我国当前企业税收制度不完善,税收执法中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在管理上未能经过总结经验与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形成一套完整的税收征管办法,不同地区需要结合当地的政策与法规构建出一整套适合的管理办法,但是当前税收管理依然存在难度。此外,在政策上使企业税收监管与控制管理层次不深,未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考虑,制造企业人员多、设备也较多,生产环节复杂,需要不同部门相互联系,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简化工作流程,这些均需要由权威、合法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作为前提与保障。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当前,制造企业中各级人员,包括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企业内部组组机构复杂,且管理环节交易复杂,业务量大,使管理很难集中。为了将竞争力增大,更好的适应全球化趋势,制造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非常注重,不断引进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但是税务管理方面的人才却非常少,很少有既懂税收知识又懂税收法规、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由此,需要加强税收管理人才培养。

二、增强制造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分析企业特点,转变管理理念

当前,很多企业之所有未能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与企业自身认识不够有关,需要企业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比起其他类型企业,制造大企业通常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业务量大、生产工序多且复杂、经营复杂,会涉及到非常多特殊与复杂的税法与会计事项等,进而非常容易造成税收管理分散。其次是企业税法集中度不高,需要有专业人才提供合法与标准的纳税服务。制造企业有很多跨国业务,这些特殊业务的存在需要税务机关通过专业化与集中化管理对纳税进行监管。以上问题解决的出发点是对企业以上特征有全面的认识,充分理解企业的各项业务,并要使管理变得透明与具体。始终将纳税人作为中心,结合企业需求,对风险高度辨识与评价,将防范与控制作为重点,这样才能提供更加人性化、标准化与优质化的服务,进而有效对税务风险进行控制。

(二)对税法适用进行完善,进而将企业纳税服务质量提高

制造企业纳税服务的需求应该是透明的与一致性的。一是需要将税收立法透明性提高,保持执法的一致性,需要将税收立法透明度提高,维护纳税人的权益;二是对税法做出合理解释。因为我国税法制度不够完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随意性较大等,需要对税法进行全面、科学、真实的解释,这样才能使其他部门员工信服。三是税行规范。始终保持科学、严谨、公正的管理态度,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政策下发与执行统一口径,尽量保持跨行业与跨地区的高度统一,将企业的自由裁量权减少,从而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保持信息通畅,提高遵从管理的自觉性。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综合型税务人才,使企业的纳税服务开展更加高效、顺畅。

三、结束语

当前,制造企业受自身特点影响以及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税收管理上与纳税服务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使税收管理不能更好的服务员工、服务社会,对企业为了发展非常不利,由此,需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管理经验,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以更好的推进企业各项业务开展。

财参考文献:

[1]马金鑫.基于纳税服务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林桂鹏.浅析广东地税系统大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J].科技创业月刊,2010,08:95-97.

[3]徐曼曼.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6.

[4]刘群.税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武汉市地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韩百东 单位: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第四篇: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及应对方法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许多企业已经将自身业务发展到海外,实现了海外投资、并购、国际工程承包、跨国企业等多种经营形式,真正做到了“走出去”。但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由多种原因所引发的税收风险,本文就简要洞悉了这些企业税务风险,并为企业给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税收风险;企业;应对方法

在我国,选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为国有大型企业,在一份调查中显示,我国截止到2016年末央企对外直接投资就占到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5%以上。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已经在37个不同国家与地区展开了国际化经营活动,“走出去”战略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一、企业选择“走出去”的战略成因

国内企业选择“走出去”的基本战略成因还在于国家战略部署需求,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水平却明显落后于其他大部分国家。为此,国家希望更多企业能够走出去,尽可能解决这一尴尬问题,为国家及社会经济发展获取更多资源空间优势,打破传统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困境,这也是在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与经济体系良性发展奠定先期基础。再一方面,我国企业需要走国际化经营道路。就以金融机构为例,2016年,我国五大银行的海外资产总额相比于2015年平均增幅达到28.33%,其中净利润也平均增长40%以上。这说明我国金融机构已经在外海拓展业务市场,希望真正“走出去”,并走多元化道路来实现企业更高速发展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开放提供海外金融服务,而且在全球经济危机余温下,欧美银行及企业融资能力正在不断下降,而我国跨境货币业务却在此时谋求新机遇,这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国际结算以及理财产品发展规模,使我国企业拥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国际金融服务能力。

二、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税收风险

(一)宏观环境背景下的税收风险问题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其中税收风险一直是国家政府及相关企业所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它代表了企业在税务领域中所遭受损失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果从理论角度分析,税收对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其主要影响就体现在税收激励层面,它能够激励企业有效提高直接投资预期收益率,并激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需求。相比于国内投资部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则更大,收益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更要面临来自于市场中其他企业的残酷竞争。因此对国家而言,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支持,例如对他们的海外投资实施风险补偿,这样更有利于更多企业大胆“走出去”。

(二)东道国政法差异下的税收风险问题

许多“走出去”的企业要面临东道国在政治政局、法制方面与我国的实际差异,具体来讲,就是东道国对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在退出机制层面上是否有利,是否能够对企业税收形成税收障碍,限制他们的投资、利润分成和收益,从而造成税收风险等等。举例来说,我国某集团在蒙古国某地建立煤矿开发分支企业,其价值高达400亿美元,但由于蒙古国地方能源部门领导层的频繁变动,也使得该企业在获取开采权的问题上层层受阻,让企业面临着海外税收风险问题。

三、企业面临税收风险的应对方法

(一)构建完善的税收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我国政府应该起到引导带头作用,为“走出去”的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利于防范税收风险的税收管理机制,加入风险评估、审批、监督与协调内容,帮助企业梳理日常经营风险与重大交易风险,例如海外纳税申报、税务会计常规处理等等内容。另外,国家也可以通过引导企业依照东道国的税法法律来建立发现性控制机制,实现合规性管理进程,帮助企业解决非常规性或突发性风险,也同时避免企业在充足或支付对价选择上出现差异问题,尽量减少企业所必须承担的海外巨额税收成本。

(二)协调国内外税收法律体系差异

正因为企业要“走出去”,所以他们必须适应东道国的税收制度特点,包括他国与我国税法的诸多体系差异。企业要学会利用国内外税收制度中所存在的有利政策,巧妙降低自身在整体税负上的压力。举例来说,在我国的飞机融资租赁行业中,它就主要根据财政部的相关交通运输业及现代服务业税改征增值税税收政策来明确个人或企业在境外所使用的有形动产并不应该为境内提供应税服务,所以它也不需要缴纳任何增值税。因此某些飞机融资租赁企业如果在国外注册成立公司,他们的标的资产就必须在中国国内缴纳增值税,但也仅限于在海外使用。而且有些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对我国偏低,这也有助于企业降低税收成本支出。

四、总结

目前许多国家政策都支持企业真正“走出去”,企业在把握这一利好契机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正视“走出去”后的税收风险,要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敢于迎接挑战,利用区域性政策优势来灵活化税收策略,有效防范税收风险,为企业在海外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垚林.国际税收中可能遭遇的税收风险及应对策略——以“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17):84-85.

[2]蔡伟年.企业“走出去”应建立高效的税务策略[J].中国经济周刊,2014(2):84-85.

作者:张宇璨 单位:河北大学

第五篇:企业税收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工程日益受到更多百姓的关注。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帮助残疾人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将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残疾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引导鼓励社会创办企业,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税收管理;残疾人;权益保障

会企业的成立是为了帮助那些无法在常规企业里上班,但是本身又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拥有工作机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采取了积极的鼓励政策,以解决更多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为社会谋取更多的。改革开放后,对企业征税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征收税金。这是在维护残疾人利益,对促进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社会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投资主体缺乏规范性

目前的企业多数变更为个体或者经营性企业,企业也如此。但是,为了实现企业退税和少税的目的,部分企业在相关信息和材料的变更上并不是申请全新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变更,而是简单的与政府签订重组协议,顺势把退税协议一并签掉,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实际上还是政府名义在操控,但是实质上转为某些个人,使得企业的投资主体很难规范化和明确化,进而导致投资主体不明确,很容易造成骗税的局面。

2.企业工作人员情况弄虚作假

所谓工作人员情况弄虚作假,是指企业工人的身份信息难以实现,部分企业没有真正坚持独立的法人、独立的场所、独立的会计、独立运作的“四独立”原则。如税务企业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亲属关系,工厂不是独立的,很难区分员工,部分企业在正常工人的上工作。3.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转移税负现象严重部分企业投资主体不清楚,因为现有的税收激励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制度的改革,使部分集体企业书籍在保留集体资本,但从公司章程和相关信息发现被转换为个别股份。面对企业营业执照的“集体”性质,即使国税局、土税局、民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审查,也不能防止部分假民民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很难界定企业的性质,为了征收和管理隐患,残疾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使国家照顾民间企业不能真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地点。

4.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

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相当不规范,虽然看起来关于残疾人员的材料都比较齐全,但是相关的考勤表和工资明细表就很难辨别真伪了,还有部分企业则是通过现金的形式发放,对于薪资明细都很难看到。对于残疾人的工资支付标准不遵循与健康工人同工同酬的原则,企业在支付残疾工资不匹配,实际支付很少的钱给残疾人,少数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例如据相关数据显示,某县区2012年,全县企业残疾职工年人均工资和社保支出已经上涨到2.77万元,加上残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等费用,残疾职工直接安置费用已超年人均3.5万元,而实际调查过程中,残疾人的并没有得到过多的体现,可见财务核算存在很大的问题。

5.管理手段有待完善

虽然征、管、查各系列都有众多的应用系统,但对大企业税收管理而言,这些系统在信息采集、运用分析等方面都远远不足。如各应用系统都没有对接纳税人财务管理系统,无法直接获取企业的财务数据,也无法充分运用企业的海量信息;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报表达几百种,报送到税务部门的往往只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其他信息残缺不全;由于我国实行属地管理,企业的所有核算单位并非都在一个税务部门管理,即使采集信息完整,也无法掌握整个企业财务核算的全部情况。这些因素,导致税务机关难以全面真实地掌握大企业的纳税能力、获利能力和实体功能。国家税务总局虽开发建设了大企业简易信息平台,但该系统属过渡期平台,在信息的完整性、全面性、分析和增值利用方面都有欠缺,仍需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误把偷税当策划。有些企业对纳税筹划的概念理解错误,认为缴纳的税款最终会全部或者部分退回,为了减少工作量就不入账或者推迟入账。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按照规定时限抵扣进项税额。因残疾人退税有限额且企业各月生产水平不稳定,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有的企业根据本月的退税额度自行决定本月的进项税额,若本月销售收入不高未能达到最高的退税额度,则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推迟至下月进行认证。二是不按照规定确认收入。从事汽车销售的企业特别是4S店,一般都与银行、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合作,向客户提供汽车按揭、保险和其他代办服务业务,企业错误理解即征即退的程序麻烦,干脆收入不入账。

6.管理模式有待调整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大企业税收征管办法,影响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向深层次、多角度、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格局上,大企业管理自身在体制、空间上愈来愈强的整体性、集中性与税务机关仍然相对固化的属地管理所造成的局部性、分散性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造成税务机关与大企业之间在职能、信息、手段上的不对称、不平衡越来越突出。

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规范企业投资主体

规范企业投资主体,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放宽对投资主体的限制。事实上,若想要社会企业健康的发展,就需要避免政府作为其主要投资主体,应该通过市场竞争的形式,引入外在资本,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其在竞争市场里游刃有余的发展。

2.严格把控企业入职人员

在现实工作中,由医院残疾人和医生负责残疾人的伤残鉴定、工作许可证和民政、企业部门颁发的证书。因此,实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涉及民政、残疾人、卫生、税务等部门。只有负责协调、分工、共享、共享信息,加强密切合作,才能防止社会企业的税收欺诈现象。在信息甄别中,首先要加强对残疾人身份的识别,特别是医院和医生的资格,从源头上明确相应的责任要加以控制。

3.及时完善现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改变目前的单一的安置残疾人的方式方法,以便容纳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所需的税收减免比例,完善现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当地政府可以适当负担残疾人重新安置的费用,国家在相关的税务报表中对于相关政府和企业进行适当的补贴,或者根据现实的安置情况设定标准降低企业的税收部分。其次,企业按照标准按照程序和权限批准,税收减免给公众。税务机关应当停止对不符合优惠税政策要求的企业的审批,并依法追回未享受的企业。同时加强执法的内部监督,执法人员在业务管理中发现不强烈的责任感,严格的管理不到位导致税收损失,要严格追究责任。再者,严格协调各部门。为了确保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税务部门要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中国残联等部门建立长期信息交流系统,建立服务平台,根据法律支持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共同繁荣。

4.加大对企业财务监管力度

在实践中,企业、政府和税务部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企业要加强和扩大,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的发展,对其税务监督应该到位,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税务工作的难度。因此,企业的税务管理应严格控制,但也要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残疾人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对应的,社会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残疾人的就业面,保护残疾人就业的合法权益。而社会企业的税收管理问题,关乎到企业能够走的有多远。因此,完善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创收。本文深入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我国企业税收管理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企业在经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税收优惠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周家倍.通过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发展[J].企业研究,2014(7):79-88.

[2]李卫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分析[J].财经界,2012(8):50-53.

[3]姜磊.税收新政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2016(5):20-25.

[4]胡广兵,张耀军.应进一步明确或调整现行的企业相关政策[J].中国民政,2012(11):120-124.

[5]刘菁,时立荣.从税制改革看我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J].公共管理研究,2014(2):69-74

作者:陈婷婷 单位:信和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