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运行安全和社会经济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青岛市疾控中心在防控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工作中以强化制度建设为保障,通过闭环管控、信息共享、海空联防以及能力提升,实现了肺炎疫情防控关口前移,既有效防控了境外疫情输入,又保障了复工复产等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对口岸地区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病毒肺炎;口岸地区;疾控机构;境外疫情输入防控
病毒(SARS-COV-2)是过去20年中出现的第3种人类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导致病毒肺炎疫情快速扩散[1]。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全球已有超20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现肺炎确诊病例,病例总数超过2300万人[2],已呈全球大流行态势[3]。青岛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双港口口岸城市、旅游城市,全市常住人口近千万[4],人口密度大。随着近期多个国际性峰会、论坛等重大活动在青岛举办,境外人员往来加剧,全市外防输入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筑牢口岸防线,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是青岛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青岛市疾控中心按照山东省、青岛市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部署,全员参战、昼夜不息,以高压态势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传染源、阻断了传播途径、防止了疫情扩散,防控效果显著。本文将主要介绍青岛市疾控中心防控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工作的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效,以期为国内外其他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提供借鉴经验。
1具体做法与经验
1.1建立制度保障,健全组织架构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5]。应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首先要发挥制度的力量。自2020年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视频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青岛市疾控中心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设立“一办八组”,包括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应急检测组、应急消杀组、生物安全与生物样品转运组、宣传与健康教育组、综合协调保障组、区市联动组、专家组,实行全员24h应急备勤,重要岗位24h全天候作战。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青岛市疾控中心按照“总体稳定、适度调整、突出重点、精简高效”的原则,适时调整疫情防控指挥部运行机制,建立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并迅速成立机场防控专班,与青岛市城阳区疾控中心、机场检疫组并肩作战,协同做好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全面加强联防联控,深化与海关、边检、机场等部门的沟通协防机制,并足额配备疫情防控力量。同时,指导各区(市)疾控中心迅速建立起机动混编、上下联运、高效运转的综合防控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1.2强化关口前移,消除防控隐患
随着全球疫情持续扩散,我国各边境口岸城市面临的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骤然加大。为织密境外入青人员管控网络,守好入境管控第一道防线,青岛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制定肺炎留验站建设标准与流程,指导交通、口岸部门在全市重要交通枢纽与节点设立115个医学留验站,并加大省市协查力度,严格把控机场、码头、高速公路等疫情输入关口,阻断传染源头。利用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入境人员数据库及口港口岸入境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获取入境人员信息,有效甄别高风险旅客,大幅提升了口岸防控精准度与人员排查效率,同时确保了疫情防控相关数据储存及共享环节信息安全。研究表明,隐性感染者(即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但因其隐匿性和传染期长短、强弱、传播方式的不确定,成为肺炎疫情防控的隐患点[6]。为有效识别和拦截入境无症状感染者,严防本土关联病例发生,青岛市疾控中心在早期就介入到口岸防控工作中,全面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力度、扩大采样种类,充分运用技术优势堵住在入境人员转运、隔离、就医等重点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加强与各部门紧密配合,一是要求所有入境来青人员需提前3d报备,入境后直接按“点对点”划分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值班区(市)集中隔离点进行诊治或隔离观察;二是在隔离期间严格落实3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对出现发烧等异常症状人员,由救急系统负责直接送至定点医院诊疗;三是要求所有入境来青人员隔离期满且检测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并由目的地区市“点对点”接回居住地,随后纳入社区疫情防控体系,继续施行14d居家健康管理。这三方面要求的落实,有效实现了远端防控、海空运输、口岸检疫、分类转运、集中隔离、社区防控全流程无缝隙闭环管理。
1.3发挥技术优势,严守“空中大门”青岛流亭国际
机场是我国十二干线机场之一,每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人次[7,8],且乘客来源复杂,人员流动面积广,疫情溯源困难。随着青岛市入列北京国际航班第一指定入境点政策的实施[9],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压力进一步加大。3月12日,全市疾控系统紧急组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选派24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驻青岛流亭机场,该队伍由6名市级疾控中心和18名区(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骨干联合组成,负责协同海关等部门严格落实对所有机场口岸入境、国内重点区域及其他口岸入境转机人员的“三查三排一转运”制度,做到“八个100%”:对所有入境航班100%登临检疫、对所有入境人员100%健康申报核验、100%两次体温检测、100%医学巡查、100%流行病学调查、100%医学排查、100%采样核酸检测、100%集中隔离。同时,全面优化通关流程,对所有入境国际航班安排专用机位、廊桥和通道;在指定安全区域完成入境人员检疫程序,并第一时间进行样本采集与核酸检测,同时做好人员信息登记、推送工作。截至8月25日,由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和各医疗机构组成的机场应急队伍共对来自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地区的173架次航班进行了全面排查,出动流行病学调查31110余人次,采集样品35610余份;累计对分布在各区市入境集中隔离的30178人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检测77174人份,发现73例阳性,并对其涉及到的25架次入境航班的2146名密切接触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检测。
1.4坚持因地制疫,守好“海上通道”青岛作为国内
为数不多的双港口城市,海域面积近1.22万km2,海岸线863km,每天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入境,港口人员密集、流动性强,对于疫情防控是极大考验。为守好“海上通道”,保障国民经济运输生命线,自2月26日我国出现首例境外输入病例以来,青岛市疾控中心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技术参谋作用,迅速组织专家针对境外输入疫情开展重点研判,第一时间建立与海关、港口、检疫部门、海事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强化入境船舶在港管理,共同构建起海上联合管控体系。船舶在港期间,只设立一个上下船通道,无特殊情况禁止船员登岸,坚决杜绝港口作业人员与靠港船舶船员密切接触。在隔离期满后,对离船入境人员开展全流程管控,严格筛查离船入境人员信息,对离船入境人员一律进行核酸初筛,以提前发现处于临床初期的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7月16日,青岛市确诊首例海上境外输入病例,全市国际货轮入境人员管理机制迅速启动响应,涵盖患者入境救治、船员锚地管理、定期核酸检测、部门协调联动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境外风险精准研判、海上口岸精准布控、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精准发现。
2防控能力提升
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青岛市疾控中心主动适应常态化防控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能力提升满足全市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需求,为保障全市复产复工等经济活动平稳开展有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2.1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提升
疫情防控之初,青岛市仅市疾控中心一家机构开展实验室核酸检测。1月17日夜间,山东省首例病人进入我市,接诊医院报告疑似病例后,市疾控中心迅速启动样本检测程序,判定核酸阳性,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关键时刻一锤定音作用。为满足常态化防控需要,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调度,市疾控中心及时指导培训,在较短时间内拓展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形成了以市疾控中心为主导、以39家检测机构为支撑的实验室检测网络。目前,全市最大日检测能力达到26000余人份,较疫情防控之初实现了百倍增长,全力保障了市民核酸检测需求。截至8月25日,全市实验室检测网络共完成各类样本检测1877519份,开展环境检测6000余份。为落实“四早”措施,及时救治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2.2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提升
全市203名流调队员昼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对发生的每一例疑似和确诊境外输入病例他们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详细了解患者接触史、旅行史和活动轨迹,防范入境人员故意隐瞒病情。市疾控中心会同市公安、国家移民局、交通部门及社区建立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机制,创新运用市区联动分级协查制度与多种流调手段,对每一例确诊病例开展大数据搜索,确保所发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全部线路清晰,有效阻止了疫情扩散,减少了疫情增量。自3月10日报告首例肺炎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以来,青岛市共报告境外输入病例73例(均为主动排查发现,无聚集性疫情发生),其中确诊病例36例,无症状感染者3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218人。共报告境外输入关联病例5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2.3疾控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疫情来势汹汹,疾控机构防控压力陡增,在短时间内不能增加疾控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提升专业人员能力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青岛市疾控中心通过提升“三个能力”,锻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专业队伍,大幅提升了防疫战斗力。一是提升砥志研思、精益求精的专业能力。利用微信群、公众号、手机APP等平台,对一线员工开展内容丰富、立竿见影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省疾控中心召开的疾控大培训,实现线上线下交叉式培训。二是提升全员参战、共克时艰的团队协作能力。机构内部建立专班工作机制,打破原有科室界限,利用多专业协作的优势弥补人员不足,市区两级疾控采取驻点协同作战方式,上下一体联动,最大限度凝聚防控合力;专门成立后勤保障组,力克交通不畅、物资短缺等诸多困难,24h做好日常饮食、值班住宿、安全保障、健康监测等后勤服务工作,彰显抗疫凝聚力。三是提升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抗压能力。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打头阵、做表率。全员24h应急备勤,重要岗位24h在岗运转。截至8月25日,已连续坚守222d,累计加班12584人次,充分发挥了专业机构的主导作用,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持久战筑起了一道专业防线。
3取得的成效
截至8月25日,青岛市已连续131d无报告本土新增病例,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累计出动各类防控力量36214人次,所有疾控及参与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人员实现“零脱岗”、“零感染”、“零事故”。有效处置1起境外输入本地关联病例,并指导多部门第一时间升级防控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严防了二代、三代病例的发生。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同时,青岛市疾控中心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为口岸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疾控保障,取得了积极成效。
3.1建立助企机制,为企业复工复产贡献专业技术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青岛市疾控中心主动上门服务,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规定,并协助企业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防控规范,指导企业通过线上方式开展防疫培训,全面加大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成立区市联动专班与复工复产指导组,对全市重点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指导,指导内容涵盖员工健康管理、重点员工管控、防控物资储备、隔离场所设置、环境消杀等多个方面。截至8月25日,青岛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累计指导全市各类企业及重点场所1188(家)次,发放《企业复工消毒指南》《员工防控指南》等各类指导手册17万余份,为稳住我市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恢复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贡献了疾控力量。
3.2消除环境风险
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随着生活、生产秩序的加快恢复,各大公共场所人流量逐步回升,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也随之加大。为保障公共卫生环境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青岛市两级疾控中心积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关键公共场所环境抽样与进口海产品采样检测,全面排查污染风险隐患,保障疫情期间市民饮食出行安全及入境邮路安全。截至8月25日,累计已对全市27类环境以及199家农贸市场和194家超市开展环境及食品样本抽样检测,共采集样本47400余份,经实验室检测核酸均为阴性。在公共卫生安全稳定的基础下,目前我市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等场所逐步恢复常态,地摊经济与夜经济迅速兴起,成为推动经济回暖复苏新动力。市场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亦为我市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经济物质基础保障。
3.3保障助力大型国际经贸活动
为保障各类大型国际性活动顺利在青召开。市疾控中心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带来的新变化,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针对在青开展的每一场大型活动,均组织专家开展专题风险研判,分析疫情态势、排查活动风险、提出防控建议;确定不适宜举办现场活动的,建议主办方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由线下转向线上,由实地变为远程,由集中改为分散”的转变。这些措施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在青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财富论坛、中欧企业家大会、进口消费品峰会、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海洋节、亚洲农博会等30余场大型国际活动正常开展,助力青岛、助力中国广结全球经济合作伙伴,创新地方经贸合作新模式。
3.4服务口岸经济
精准防控充分释放口岸发展活力。为服务青岛市智慧港口+临空经济区两大口岸经济主导力量,保障国际、国内运输通道畅通便利,市疾控中心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推动疫情防控从“全面阻击”向“精准防控”转变。对入境人员及国内高、中、低风险地区来青人员实施分级分类管控策略,全力保障机场、港口等口岸交通枢纽客运量与货运量企稳回升,让防控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在口岸经济的强势引领下,青岛市第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GDP同比增长0.1%。青岛经济顶住疫情压力,绘出了一条“V”型强劲反弹的曲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10]。
4讨论
4.1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缺乏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随着近期境外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和法治环境迫在眉睫。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梳理评估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规规章,统筹好基础性法规、小切口立法以及法律、法规、规章和配套文件的衔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应急资源协调、社会救援组织、公众组织参与、跨区协调,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明确,将防疫经验成果上升为法规制度,确保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1]。
4.2肺炎疫情的复杂性与境外输入的高风险性
使得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但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口岸陆海空管控措施的逐步放开,入境人员数量及流动性随之加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骤增,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建议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就地隔离制度,在隔离期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特别是要重视末次核酸检测。对14d集中隔离期满的入境人员,要继续做好居家健康管理,形成社区的管控闭环。
4.3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使得疾控体系短板凸显
此次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暴露了疾控机构在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短板,特别是随着外防输入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基层疾控体系建设问题愈加凸显。建议从宏观层面把疾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制度建设来抓,从国家公共卫生战略高度认识疾控机构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搞好顶层设计,实现疾控体系质的飞跃,增强疾控机构的话语权、社会公信力。
4.4媒体舆情引导不足致使社会矛盾与防控压力进
一步加剧境外人员回国返青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负面情绪,带来一定的经济社会危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缺乏舆情引导。建议推动研究舆情引导和媒体宣传的疫情应对方案,发挥官方媒体、民间媒体及新媒体的战略宣传作用,形成媒体攻坚阵地,防止出现悲情化叙事和个体化解读,从公共利益和全局视角出发推动问题的解决。塑造正面的舆论,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媒体、疾控机构与群众间形成合力,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12]。
作者:张鹏 姜法春 高汝钦 单位: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