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范文

浅谈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摘要:在文化传播的互动效用下,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农牧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沿着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文化传播;青海藏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一、文化传播与青海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1]。也是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而文化传播过程取决于文化的经济实用性、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由于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方式和路径以及影响扩散因素的复杂性,因此,探讨文化传播对青海藏区文化地理单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是一个学术难点。众所周知,比生命更久远的是知识,比知识更深刻的是文化。文化传播价值观是指文化领域里一些现代和历史被重视和被否认的理论及言行所引起的感想,价值观是有生命的。是因时间段的游走,而引起的壮观或低迷的思潮。文化的样貌总是以物质的或精神的样态存在于我们周围。“‘文化’指的是人们的具体的生活,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文化价值传播却以另外一种强大的力量,实实在在地牵引并作用于社会和个体的一切生存活动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理念,“十八大”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建设文化强国”,随着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新时期国家文化战略的助推剂,充分显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强大的感召力,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无疑将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繁荣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都是先从中国文化开始。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各民族民众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在青海藏区农牧民中广泛传输文化价值理念的同时,推进“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更是需要强大的各民族民意基础,要让青海藏区的各民族人民真正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就要努力持续加快实施具体的民生工程、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资源开发、扶贫开发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体系等落地项目,并逐步完善,最终实现“民心相通”。由此,在此基础上对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做一总结与观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文化价值传播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成效与主要做法

根据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得知,“十二五”期间,黄南州上下紧扣规划重点任务,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动员农牧民群众积极苦干,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规划阶段性主要任务的落实。①生态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一是生态保护与建设。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及二期工程、重点流域的生态治理、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退牧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黑土滩综合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封山育林等重点项目。其中,三江源一期工程共实施14项100个子项目,完成投资5.46亿元。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实施,项目估算投资14.54亿元。目前,已下达项目4项,投资8430万元①。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湿地保护力度加大,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获批。生态环境改善比较明显,全州生态整体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二是环境整治。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淘汰黄南铝业、中亚铝业落后产能6.2万吨,实施了金源铝业烟气、绿草原食品公司河南县分公司污水净化技改,实现了达标排放。加大了草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开垦、未批先建等典型案件,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了四县城污水集中处理和泽库麦秀镇、和日乡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全州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是交通建设。全州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3项,总投资达38.5亿元,已建成公路4580公里,公路密度2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30%,通油路乡镇达30个,占全州乡镇的96%。阿岱-李家峡高速、多福屯-赛尔龙改造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实施完成,牙什尕-同仁高速建成通车,一批县、乡公路稳步实施,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机场、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正在稳步推进。二是水利建设。共实施城镇防洪、城镇供水、人畜饮水安全、水电开发等水利项目160项,扎毛水库、李家峡南干渠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解决了11万多人的饮用水不安全问题,7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扩大改善农田(草原)灌溉面积4.4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三是电力建设。投资8.3亿元新建变电站6座,新建及改造110千伏线路163公里,35千伏线路176公里,10千伏线路1234公里,共解决8600多户3.28万人的用电问题。四是住房建设。建成各类城镇保障房11681套,游牧民定居房1.89万户,农村奖励性住房2000套,危房改造1100户,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五是信息网络建设。累计投入9000万元,实施有线宽带网络和无线网建设,无线网络2G/3G信号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0%。有线宽带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达到25%。②③特色资源开发不断深入。一是文化旅游业。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全面启动实施了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坎布拉景区、热贡文化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主要景区(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唐卡、雕塑、堆绣、藏戏、石刻、民间歌舞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初步形成,热贡画院、龙树画苑、仁俊公司等文化旅游企业迅速发展。热贡艺术和藏戏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坎布拉景区和同仁县热贡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南州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热贡”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功,第一家省外“热贡艺术馆”落户天津,电影《五彩神箭》荣获两项国际大奖。全州文化旅游业经营主体达到5007家,从业人员达到2.41万人,增长7.59%,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48亿元,增长20.6%。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1.5万人次,增长10.3%,实现旅游收入8.63亿元,增长22.6%。③④扶贫开发进程持续加快。累计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3.3亿元,实施完成10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7906人、“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2091人,年均输出农牧区剩余劳力7.5万人(次)以上,搬迁安置移民1376户、5983人。实施了一批以热贡艺术雕塑工艺品加工、欧拉羊种畜繁育基地建设、民族服装加工、综合市场、黄果基地等连片开发产业项目,扶持带动1.8万余户、8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十一五”的45.5%降至“十二五”的16.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3031元增长到“十二五”的5653.79元,增加2622.79元,④基本完成“十二五”减贫目标。⑤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四县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四县村镇体系规划通过省级审查,对全州256个村级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河南县被确定为全省“多规合一”试点地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对四县县城和重点乡镇的道路、地下管网、供暖设施、卫生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坎布拉、优干宁2个高原“美丽城镇”、21个“美丽乡村”和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同时,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牧区基础设施向综合配套和提档升级方向发展,实施了一批通水、通路、通电以及牧民定居、农村奖励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农牧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黄南州城乡面貌发生重大改变。⑥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调查发现,该州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之举、为政之要,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社会事业财政支出逐年增加,支出比重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教育事业方面。大力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全州中小学校调减为164所,44所中小学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州第二民族中学整体搬迁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州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开学,改扩建幼儿园94所。学前龄儿童入学率为98.6%,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卫生计生方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分级诊疗、大病医保等全面推行,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8%以上。以州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为重点的各类医疗卫生建设项目稳步实施,乡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三是文体广电方面。四县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电影院和乡镇文化站等项目扎实推进,部分项目已建成使用,建成州热贡艺术博物馆及圣雪莲热贡演艺中心。全面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程,组织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等项目,全州安装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47645套,寺院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和全州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7.6%和92.2%。四是社会保障方面。统筹提高了11项民生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运行,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393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9111人,社会救助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保险不断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7%以内。⑤

三、存在的问题

根据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得知,黄南州“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五年期间所处的环境分析比较全面,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符合州情实际,确定的目标任务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共同愿望,执行效果令人鼓舞。但是在规划实施中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①经济结构不优。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综合经济指标纵向比增幅较高,横向比总量仍然偏小;税源基础仍显薄弱,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②社会经济综合方面发展欠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压力较大,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较低。③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项目建设受资金、拆迁、土地等诸因素制约,部分在建项目进度缓慢,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拉动力有限。④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任务大,城镇化规模小等诸问题凸显。非农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农牧民增收渠道较少;产业化进程缓慢,基地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农牧区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大;绝对贫困和因灾返贫导致扶贫工作困难加大。同时城镇化规模小,城镇发展速度仍然滞后,与国家和省上对城镇化的要求和全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该州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还不强,投资环境和内部发展软环境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四、文化价值传播下青海藏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在民族文化传播对国家形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化多样性典型载体的青海藏区黄南州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围绕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视角考虑,在动员全体各民族成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分析考虑,黄南州属于青南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其他州市存在较大差距,为实现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倍增的目标,人均GDP至少应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不考虑人口增长,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8%左右。①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着力实现整体脱贫。针对全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突出问题,按照中央“四个一批”和精准扶贫的要求,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加大贫困地区水电路、户用能源、广播电视、通讯等建设力度,加快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②通过连片开发工程建设,加强区域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高扶贫开发综合效益。通过易地扶贫工程建设,加强游牧民定居配套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能力。③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实施医疗保障、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等。加快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力争2020年底实现整体脱贫,着力打造全国藏区扶贫攻坚示范区。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问题。针对该州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层基础条件。集中解决城镇道路、桥涵、污水垃圾处理、给排水、供水、供暖和公厕等问题。提高主要公路干线等级,疏通与毗邻地区的出境道路,打通县乡环线道路。文化的样貌总是以物质的或精神的样态存在于我们周围,文化传播过程取决于文化的经济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文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在文化传播的互动效用下,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农牧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沿着党和政府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1-103.

[2]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作者:绽小林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