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范文

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计划经济的超越,这一超越体现在把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从“物”转变到“人”。第二个超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主要强调的是在劳动资源的利用上扩展了资源的空间,提高了劳动者能力水平,它的优越性体现在不仅把现有劳动资源还把未来劳动资源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从而确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合理性。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府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设定计划经济是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弊端而言的。恩格斯也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1]这两大弊端一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恶化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前者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恶化了雇佣工人的劳动条件,导致了劳资双方的对抗,后者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带来了高效的生产率,导致生产无政府状态下的产品过剩,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正因为基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想社会设想计中强调计划经济。当今的事实证明马克思所涉及到的仅仅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很像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马克思没有预料到资本主义能够延续到今天,而且到今天我们甚至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资本主义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改革开放选择市场经济,实现了生产力的高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完成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超越,而且也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但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比较仍然是一种强势的存在,所以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设定计划经济的逻辑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计划经济的超越,首先要论证马克思和恩格斯设定计划经济的逻辑思路。通过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设定计划经济的合理性,然后再通过考察历史条件变化来解释其局限性。从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设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思路得出实践影响经济体制的选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心目中,生产资料实际上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它能决定生产力的水平,第二它能够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如此看重生产资料,取决于当时对生产资料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2]在生产资料这个载体上面,承载的既有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性,又有生产关系方面的规定性,所以这才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看重生产资料所有制。如果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意味着社会既掌控了生产力发展的主动权,又掌控了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主动权。忽略了生产资料的二重性,就很难在逻辑演绎上推导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此看重生产资料。马克思看重生产资料公有制绝非单纯是消灭阶级的需要,还有抓住生产力关键环节的需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具有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功能,还具有掌控先进生产力的功能。计划经济在马克思心目中是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经济体制。它的先进生产力的获取不是积级意义上的获取,而是消极意义上的获取。所谓不是积极意义上的获取是指它不是采取一种增进或增加的方式,而是采取一种避免浪费的方式,即避免生产无政府状态下生产与消费不一致而出现的产品过剩带来的浪费。马克思和恩格斯心目中大机器生产是高效的生产方式,他们指出“蒸汽机确实是所有那些以它为依靠的巨大生产力的代表”[1],但是由于它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总是与消费达成一致,所以就出现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一部分不能作为消费品实现它的价值,造成相当程度的浪费。马克思和恩格斯推出计划经济的初衷在很大意义上针对生产过剩,就是在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让它趋于一致,所以计划经济带来先进生产力是消极获取生产力,它并不创造生产力,而仅仅是避免浪费。“计划经济的效率体现为‘节流'性质,而市场经济的效率体现为‘开源'性质”[3]。计划经济让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充分实现,这样就保证了先进生产力。计划经济不是在先进生产力上增加了生产力水平,而是避免先进生产力带来的浪费。马克思曾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生产资料。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4]看起来,马克思与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定位大体一样,但是当马克思说科学是生产力的时候,科学的提供者没有明确指出,仅仅认为科学是生产力。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科学技术的主体是知识分子,更确切地说是脑力劳动者。马克思所说的科学是生产力主体是缺位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设定计划经济的逻辑思路,倒推到历史的初期,职业的脑力劳动者是稀缺现象,大部分人都需要进入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由于脑力劳动者最初只占劳动者很小的比例,表现为稀缺资源,它的最初分布都与直接的物质生产无关。大多数的脑力劳动者从事的是社会管理工作,脑力劳动在自然经济的绝大多数实践活动中都没有进入到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当脑力劳动没有介入的时候,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虽会有所提高,但只能靠经验的积累,也就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在实践中慢慢地改良技术。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讲过,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5]也就是说马克思曾经涉及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问题,但是从浅层介入脑、体劳动的区别,只是从量的意义上界定脑力劳动数倍于简单劳动。所以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是脑力劳动的直接产物,虽有脑力劳动的参与,但是由体力劳动者发挥脑力劳动的结果,是经验的积累。马克思更多地关注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并将其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致动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科学作为精神成果,是“一般历史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过程的精华”[2]。在这里,科学的主体被虚拟化了,它变成了历史贡献出来的,变成了人类集体创造出来的。所以马克思在说科学是生产力的时候,他没有把科学到底是由谁创造的强调出来。在马克思心目中,科学尤其是生产资料中呈现出来的科学因素,实际上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科学根本不费资本家‘分文',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去利用科学。资本像吞并他人的劳动一样,吞并‘他人的'科学。”[5]也就是资本家利用科学技术时没有支付任何成本,但是资本家利用科学技术以后,将其转变为生产资料,这个过程是需要支付费用的。因为科学是一种观念形态,要将其转化为物质形态需要有人工的投入,这个转化的结果是机器的利用。机器本身的成本只是科学从观念形态到物质形态的转化过程所消耗的费用,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并没有消耗成本。所以马克思认为的大机器生产方式一旦实现了公有制,就意味着科学技术可以变成一种共有的状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超越

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主体缺位就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追问。人类劳动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的发展和体力的发展过程和生成机制截然不同。凡是一个正常的自然人都拥有一定的体力,但是脑力与体力不一样,它所动用的资源是一种抽象的工具形态。脑力资源的呈现方式不是天然的物质形态,而是一种人工化的体系。这个人工化的体系只有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够应用它。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必须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资源状况进行了解,当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去进行创新性劳动的时候,就会区分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自然人都拥有的劳动能力,而脑力劳动则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脑力劳动者不管是掌握它的工具体系还是专业知识领域中资源呈现的状态都需要经过训练,所以脑力劳动是一种更高级形态的劳动。大机器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它内含的知识力量,即科学技术,还有一部分就是它外在的物质载体。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科学技术并把它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条件。但是我们今天发现科学技术成果已经从社会劳动变成了个人劳动的产出。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频繁地表现为科学技术成果的竞争。科学技术水平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而科学技术的承载者实际上成了企业的动力源泉。当年马克思认为通过社会劳动形成的科学技术可以把主体抽象掉,但是到现代我们发现科学技术提供者已经从原来抽象的社会劳动变成今天的具体劳动,即与个别主体有关。当我们说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不过是说“人”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对计划经济的期望实际上是把充分发挥现有的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作为形成先进生产力的路径。然而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与不断涌现的科学技术是不能比拟的,我们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作为形成先进生产力的路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代替计划经济,关键就在于,它本身体现的是对劳动者脑力劳动方式的激励。”[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形成了对计划经济的超越,最关键的在于它把形成先进生产力的路径从对“物”的要素的充分注意转变到对“人”的劳动要素充分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先进生产力,它暗中契合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7]资本主义通过选定市场经济,也契合了人类历史规律。市场经济抓住了劳动这一关键要素,它所仰仗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就是在持续地激励劳动。资本主义能够挺过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本主义在不断地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人类经历的几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的。劳动者要想获得发展空间,必须使自己的劳动能力强大起来。这里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因为人的体力劳动受限于生物规定性,不可能有太大的弹性空间,不管是它的耐久能力还是抗压能力,都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靠体力劳动支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几乎是没有可能的。真正拥有无限空间的是脑力劳动,脑力所启动的资源停留在抽象的符号,从它的配置关系来讲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类能够不断的进步,正因为人的智力的潜力与理性的空间具有无限性,仰仗了脑力劳动。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生产力致动要素的变革,已经从计划经济固化的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转变到动态的科学技术,即实现了从“物”到“人”的转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同之处就是把“人”作为生产力的致动要素,二者都利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劳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激励劳动方面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是对劳动资源的拓展方面。同样是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必须关注现有的劳动资源,通过自由竞争激励劳动者各尽所能,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一个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环节。这一环节的目标模式是促弱变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之外,还有“全面协调,资源整合”。“全面协调,资源整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全面协调都体现了帮助弱者变强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中如何实现呢?以下从逻辑上展望其可能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让“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变成一种常态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作用解决资源再次分配的问题。当优劣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优劣之间的利益分配也会越来越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优胜劣汰与促弱变强共同运行于同一个经济环境中。当优劣之间的差距趋于尽可能小的时候,优胜劣汰就将趋近于共同富裕。虽有利益差别存在,但不至于带来阶级差别,也就是人们都属于同一层次的劳动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二元机制的相互作用。所谓相互作用即“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而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又为弱者变强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社会财富总量越多,由弱变强的空间越大。所以这两个机制形成了一个互动,也就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不断地增加弱者变强的物质条件,而“全面协调,资源整合”又不断地改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状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趋于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

上述的推理只是逻辑上的可能性,这里并不涉及两个机制运行如何并行不悖。当前国家倡导理论自信,而理论自信取决于具备了逻辑合理性,那么逻辑上的合理性给予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政府通过政策调整帮助弱者更有能力去适应一定的分工岗位。市场经济采用按劳动能力分工,而按劳动能力分工涉及到按劳平等,在劳动意义上的平等影响理想社会的目标模式。按劳平等体现的是劳动方式的脑力化,它可以打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的促弱变强追求的是劳动能力的平等。当劳动能力的尺度平等时,即劳动方式的脑力化,可以形成共同富裕的局面。这种按劳平等是劳动资源的拓展,一方面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现有劳动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弱者变强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结构水平,让强者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弱变强体现按劳平等,劳动能力的提升是对劳动者分工结构的提升,强弱的比例发生有利的转变,也就是劳动者的能力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形中扩大了对劳动资源的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忽略了按劳平等的机制,只停留在按劳分配和按劳分工,这就等于在劳动资源的利用上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体现的是对现有劳动者能力的充分运用,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让现有的劳动能力尽可能把潜力发挥出来。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者变强是想把劳动能力本身的增强看作社会发展一种新的助力,它不仅关注现有劳动资源,还发展未来劳动资源。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对应当今时代的变化,我们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就是劳动,而劳动的承担者是劳动者,集中地表现为脑力劳动者。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力的载体已经历史地从“物”转化到“人”。“物”即生产资料。“人”即拥有科学技术的脑力劳动者。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意味着我们追求先进生产力的关键点从“物”转移到“人”身上。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设定计划经济时将生产力致动因素锁定为生产资料,即“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在重新确认了生产力的致动要素,即“人”。但是以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分工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区间,合理的分工取决于理性的尺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为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8]人类的任何一个分工岗位都有保守进取的博弈问题,都有岗位职责的能力区间。能力区间有一定的弹性范围,能否胜任岗位需要一定的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人皆可能的分工模式淡化了分工所要求的能力的客观性,所以他们消灭分工的设想是劳动者都能从事所有的分工行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8],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们到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劳动成为人们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苦乐不均的分工岗位在人们高度自觉的道德水平基础上,已经由人们自觉地去胜任。计划经济把分工现象看作是人皆可为的实践活动,并没有意识到分工是按劳配置的,这里“劳”是指劳动能力。换句话说,一定的分工岗位要求一定的劳动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才有可能适应一定的分工岗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优胜略汰”机制,实现了对劳动者的激励,促使人们个体图强,不断进步,使其更有能力适应一定的分工岗位。

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自己的逻辑“天敌”,它利用利益差别的方式激励劳动必然产生两极分化,但是它的优势在于追求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它承认人们之间利益差别的不合理性和暂时性。所谓共同富裕就是确认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与政府作用具有统一性,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平等发展的条件。“在填补市场留下的缺口和管理私人活动方面,政府有着必须执行的职能”,[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政府发挥作用视为常态。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尽可能地将政治权力活动范围限制到最小领域,“在法治之下,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的行动来破坏个人的努力”。[10]政府作用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价值目标,意味着推动更多的劳动者能力由弱变强。政府作用对资源的二次分配,结合市场作用对资源的初次分配,从长远看是对整体利益有推动作用的。而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论证,也有一定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把“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把现实的人作为第一要素,把“机会平等”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把现实的“人”还把未来的“人”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所以它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增加了一个环节。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着眼于现实劳动资源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全面协调,政府作用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着眼于对未来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根本点。

四、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是通过两大方面实现的:一是完成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超越,二是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计划经济以消极的方式获取先进生产力,把分工现象看作是人皆可为的实践活动,并没有意识到分工有劳动能力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采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初次分配,政府通过帮助弱者变强,使劳动者劳动能力得到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实现了对计划经济的超越,并且借助政府全面协调,资源整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通过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确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余金成.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发展新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11-1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余金成,王艳.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考察的两种视角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探讨,2016(2):10-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抉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10][英]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徐蕊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