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家庭经济贫困生自强教学探析范文

院校家庭经济贫困生自强教学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家庭经济贫困生自强教学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院校家庭经济贫困生自强教学探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教育的必要性

1严峻就业形势的外在逼迫。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前的时代已经不再是走出校门凭借一份高校毕业证和学位证就能获得一份优越工作的时代,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经济条件不可忽视的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家庭贫困大学生先天就不具备这些优势条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取得成功,只能依靠自身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竞争优势不易凸显,而且,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矛盾交织,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和社会的帮补和救助只能解决一时的经济困难,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状态,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靠他们自立自强,凭借自身的强劲实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高要求的压力。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除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外,还应包括道德素质、学习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信息素质等。②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仅仅只会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前,本身在这些方面就缺失,如果大学期间不积极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平台,毕业后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缺失依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想在大学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走出自卑状态,自信、自立、自强、乐观阳光把握自我发展平台,实现从内到外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内涵积淀。

3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它要求唤起并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并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在实践中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③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开展自强教育是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教育的策略

1内强素质:注重思想引导,唤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强意识与行动。首先,引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问题。“贫困资助”不是一项荣誉,但是家庭贫困也绝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物质贫困的产生不是学生本人的原因,没有能力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利用大学时间为自己将来改变贫穷命运铺路。埋怨社会、埋怨家庭,因贫困而感到丢人、羞愧、低人一等,是一种不合理的认知,也无助于贫困的解决,唯一应做的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困难状况。高校辅导员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压力问题,使他们能正确面对各种社会压力,正确认识自己,在磨难中使自己变得更勇敢;其次,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客观认识和考量自身优点和缺点,制定合理人生目标。增强自信心是形成健康心理,培养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基础。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充满自信的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我,并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了贫困生的自信心,高校辅导员要注意引导他们客观、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依据自身条件、精力和能力,确定发展目标,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遇到困难,理智对待,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自立自强;再次,注重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点亮感恩心灵。感恩是古今中外共同珍视的高贵品质,感恩是一种认同、一种博爱、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生活态度。

④感恩意识是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的意识,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来自国家、社会的资助,更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说感恩之话、行感恩之举、做感恩之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把感恩意识转化成自己内心的情感,并成为行为习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懈进取。

2外供保障:完善多元化助学模式,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搭建平台。首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带动作用,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拓展空间。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校园里有一个“比学习、比道德、比创造”的群体氛围,将有利于困难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因此,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踊跃参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搭建平台。尤其是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长不突出、自卑心理严重等问题,可以组织开展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文体活动,尽最大能力拓宽他们的素质拓展空间;其次,组织特色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会碰到学业上、人际关系上、情感上、事业上等各方面的挫折。如果经常对挫折压抑,痛苦的经验超出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

培养贫困生的耐挫折能力,就是培养贫困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使他们在遭受挫折的时候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能够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引导他们从困境中磨练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肯定自己,振作自己,将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动力;再次,挖掘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感召带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自立自强。“苦难”是一所大学,大学生中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挖掘身边的典型对带动周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强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举办优秀家庭贫困学生事迹报告会、自强之星事迹展等活动,感召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奋进意识,培养他们不被贫困压倒,在逆境中奋起拼搏的精神,使他们在接受帮扶的同时,树立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而不可忽视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关系着他们自身的未来与前途,也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我们关注他们,既解决其生活困难,又积极引导他们自立自强,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明确,无论是奖、贷学金还是困难补助、学费减免,都只能是缓解他们一时的经济困难,这些措施只能为学生起到“输血”的作用,而只有真正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状态和命运,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李明菊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