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民绿色GDP测算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GDP绿化是指针对GDP在核算方面的某些不足,制订新的指标及指标体系来代替GDP指标这一项工作。绿色GDP则是指在原有GDP核算的基础上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对GDP指标作某些计算调整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总量指标。绿色GDP又称生态GDP。GDP绿化是计算绿色GDP的前提,它为绿色GDP的核算提供理论基础与总体框架。目前理论界认为GDP应从两个方面绿化。一是GDP包括了不良的物品和服务,如烟草使实际GDP增长,它引起了较多的癌症和心脏病,这又导致了医疗和保险开支的上升,于是又增加了GDP。因此应扣除这部分不良物品与服务。二是GDP没有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如通过滥用资源、污染水体、砍伐森林,侵蚀土壤和灭绝生物手段所带来的GDP增长显然是一种损失,因此应从GDP中扣除这部分资源和环境损失。为此经济学家诺德豪斯等人设计了净经济福利指标(NEW),意在以此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生活质量变化,该指标的计算是从GDP中将污染、其他不良的物品和服务扣除之后所获得的净值。由于该指标在对GDP中不良的物品和服务扣除时随意性较大,因此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同。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所设计的环境和经济核算体系(SEEA)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它没有打乱GDP原有的核算模式和框架,另一方面它又将资源环境核算纳入进来形成一个新的核算模式和框架,新的框架中包含了原有的框架。在新的框架中绿色GDP成为了核心指标。绿色GDP并不扣除GDP中的不良物品和服务,只扣除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降级所造成的损失。(见下表)从该表的第1列和第8行的平衡关系中我们可以知道绿色GDP的计算方法。总产出-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损耗=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生产中使用的非生产自然资产=绿色国内生产净值上述第二个等式给出了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计算方法,也就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生产中使用的非生产自然资产。
生产中使用的非生产自然资产包括非生产经济资产耗减和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两项内容,具体扣除时是扣除这两项内容。再看第8行的平衡关系:绿色国内生产净值=(净出口+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额)-非生产经济资产净耗减-自然资产降级与减少等式前三项之和为国内生产净值,后两项为扣除项。前一个扣除项为非生产经济资产净耗减,它是非生产经济资产耗减抵消自然资产转为经济资产部分后的净耗减额。后一项为自然资产降级与减少,它包括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和自然资产减少两部分。从表的第7行可知自然资产减少额等于自然资产转为经济资产额。即上式中前一个扣除项中抵消的自然资产转为经济资产数额等于后一个扣除项中的自然资产减少数额。因此,等式中实际扣除的数额仍为非生产经济资产耗减和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这两项内容。也就是说从第8行所计算的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等于从第1列所计算的绿色国内生产净值。
二、绿色GDP的测算
由SEEA的基本结构分析,计算绿色GDP就是在GDP指标基础上扣除非生产经济资产的耗减和非生产自然资产的降级。
(一)非生产经济资产耗减的测算
非生产经济资产耗减包括矿物的耗减、森林中开采木材、水土流失对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的影响,酸雨对农业、林业的影响等。矿物耗减的测算可以直接统计当期各种矿物的耗减量乘以相应的价格得到。这种直接测算工作量较大,可采用间接推算方法利用期初矿物的保有储量加上本期矿物的新发现量再减去期末矿物的保有储量得到本期矿物耗减量,其保有储量和新增储量都有潜在价值统计,需要利用有关矿产品价格指数将其调整为当期价值量。
考虑到一个地区有矿物的调出与调入,在计算本地区矿物耗减量时要加上矿物的净调入量,当净调入量为负时作零处理,不要去抵扣本地的矿物耗减量,以免给人造成错觉,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再是目前国家对采矿者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较低,还有一些根本没有收上来,补偿不了找矿的费用,因此在计算矿物耗减的价值量时要考虑这一因素并作相应调整。森林中开采木材的测算严格地讲应该用采伐的不同树种的活立木量乘以相应的市场价格汇总得出,这样需要较为详细的统计资料。当缺乏这些资料或者资料不全时,可以直接采用活立木总消耗量乘以混合平均单价求得其总消耗额。为了鼓励保护森林资源,需要对活立木蓄积量的消长变化作特别处理,当活立木蓄积量净增加时允许对国内生产总值作增加的调整,或者视为自然资产转为经济资产;当活立木蓄积量净减少时,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再作一次扣减。水土流失对农业用地生产能力影响的测算较为复杂,一是水土流失带走的土壤的厚度不同,二是土壤中含有的有机质不同,这需要走访有关专家作一些大致的测算。
测算方法是先根据农业部门土肥站提供的单位流失面积所流失土壤的重量和每公斤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得出每公顷流失面积所流失的氮、磷、钾的数量,再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水土流失面积测算出所流失的氮、磷、钾总量,并按当期市场价格计算出金额,视为要恢复其地力所需要的费用,即维持费用法。此外还要测算因灾害毁地减少耕地所造成对农业的影响。耕地减少对农业影响难以直接计算,可以考虑用再造耕地的成本费用代替。根据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的再造每亩耕地所需的平均成本费用乘以灾害毁坏的耕地面积求出,即成本费用法。酸雨对农业、林业的影响目前尚在理论研究阶段,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目前环保部门可以提供某一地区的酸雨复盖率,从而大体测算出受损耕地和林地的面积,来推算所受损失。再是从酸雨治理的角度测算治理酸雨的虚拟费用。酸雨的成因较为复杂,二氧化硫的排放是主要元凶,环保部门主要采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数量的办法。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情况,对酸雨按达标治理,所需费用较高。
(二)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的测算
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即环境降级包括对鱼的过度捕杀,原始森林中开采燃材与木材,猎取野生动物以及残余物排放对水、空气、鱼类和野生森林的质量的影响等。对鱼的过度捕杀难以直接测算,主要是过度的标准难以掌握。从理论上讲过度捕杀是指对鱼的捕杀量超过鱼自身的繁殖量,造成鱼类资源的减少和某些鱼种的灭绝。目前由于鱼类资源家底不清,而要弄清家底又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只能进行一些间接的匡算。可以根据鱼的捕捞产量(值)占全部渔业产量(值)比重多年的平均值确定一个大体的数量界限,将其超量部分作为过度捕杀。原始森林中开采燃材与木材的测算与森林中开采木材的测算方法大致相同。要注意的是有些原始森林是原始次生林,既有天然生成的又有人工栽培的。可以视其比例分开测算,将人工栽培包括飞播造林部分放入森林开采之中,不要重复计算在原始森林开采之中。猎取野生动物的测算相对容易,可以直接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分项计算中找到打猎的产量和产值。残余物的排放对水、空气、鱼类和野生森林的质量的影响的测算是环境降级测算的重要部分。受环境统计资料的限制,直接计算残余物的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虚拟费用比较困难,可以从对残余物排放的治理角度测算其所需治理费用来替代。残余物排放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废物(渣)排放、噪声污染等。由于污染物的排放有处理和达标排放的,有未处理和未达标排放的,计算虚拟的治理费用只对未处理和未达标排放的部分进行测算。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测算方法。
1•废水排放虚拟费用废水排放总量×(1-废水排放达标率)×每吨废水治理费用2•废气排放虚拟费用废气排放总量×(1-废气处理率)×每标立方米废气处理费用3•废物(渣)排放虚拟费用废物(渣)排放总量×(1-废物、渣处置率)×每吨废物(渣)处置费用4•噪声污染虚拟费用当期用于治理噪声费用×(1-噪声达标复盖率)/噪声达标复盖率以上的计算方法难以确定的单位污染物的治理费用,从理论上讲应按实际治理所需费用测算,如每吨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需要花多少经费,可以有经验数据。如果没有经验数据时,可按环保部门用于治污的实际支出除以达标排放量求出每单位达标量所需的环境保护的维持费用。残余物的排放还有城镇的生活垃圾与粪便,这些垃圾与粪便在清运后一部分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还有一部分只是采取简易的自然填埋,对于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部分要计算虚拟费用。其计算公式是:垃圾与粪便清运量×(1-无害化处理率)×每吨无害化处理费用当非生产经济资产耗减和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测算出来以后,便可在GDP基础上作相应扣除测算出绿色GDP。
三、自然资产转为经济资产的测算
自然资产转为经济资产指标,一方面反映自然资产减少,一方面反映非生产经济资产增加,并不影响绿色GDP的总量。只是在SEEA表中第8行进行了反映,有必要进行测算。自然资产向经济资产转化的测算包括土地向经济使用的转移,已探明矿藏净增加,野生森林转变为林场、农田,鱼类转变为受经济控制等。土地向经济使用的转移是新开垦耕地和对荒山荒坡进行植树种草所增加的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其测算方法是将新增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乘以相应的营造成本费用,营造成本费用要包括在新增耕地、林地和草地时所修建的水利设施以及恢复地力的费用。为了鼓励农民开荒,乡镇政府按照开垦数量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数额往往低于成本费用,应按实际的投工投料费用计算。由于不同地域的营造成本费用不同,计算时要取其平均值。已探明矿藏净增加的测算可以直接采用新发现矿藏的潜在价值数额,再根据相应价格指数作些调整。野生森林转变为林场农田,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几乎没有,它已成为一个历史概念,要说转变早已就转变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地域还有转变的情况。测算时对转变林场的按林木蓄积量乘以平均单价计算,对转变为农田的按农田面积乘以营造成本费用计算。鱼类转变为受经济控制,在短时期不会有大的变化。应该说江河湖海的野生鱼类已大都转变为受经济控制。目前主要是底数不清,因为水产资源的详查大都只查有多少种类而不是查有多少数量。鱼类转变为受经济控制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确切地测算尚待时日,只能通过走访有关专家大致匡算。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为了准确测算绿色GDP,增强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便于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测算上还有几个值得提出讨论的问题。
(一)关于水资源的消耗
水资源消耗与矿藏资源和森林资源的消耗有些不同。水在不停地循环,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有丰水年份和少水年份。计算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资源总量和地下(浅层)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是直接按降雨量计算的,地下(浅层)水资源也靠降水补给,是根据数学模型推算的。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并且分布又不均衡。有必要将水资源的消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作相应的扣除。水资源消耗中有两个数量,一个是用水量,一个是耗水量,并且耗水量占用水量的比重相对稳定。考虑到我们计算增加值时已将水费作为中间消耗扣除了,再扣水费缩小了增加值。为了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可否考虑将耗水量的费用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扣除。计算方法是用耗水量占用水量的比重乘以用水量的收费额。
(二)关于鱼类的过度捕捞
我们在计算环境降级时,对野生动物的捕捞是捕猎多少计算多少,而对鱼类捕捞只计算过度捕捞部分。从保护野生资源角度来讲,鱼类的捕捞也同野生动物的捕猎一样,应该按全额计算,这也便于鼓励养殖业。即使是海洋中的鱼类资源,也不是取之不竭的。因此鱼类捕捞在环境降级中按全额计算较为洽当。
(三)关于酸雨的影响
我们在计算非生产经济资产的使用时,只考虑酸雨对农业和林业的影响,其实酸雨引起的损失不只是农业和林业。酸雨在城市的复盖率高于农村,酸雨带在城市集中的地区,对构筑物和桥梁同样造成损害。再是酸雨造成的损失从治理角度计算虚拟费用时,难以按城乡进行分摊。因此对酸雨造成的影响要全部进行计算,不要仅限于对农业和林业的影响。
(四)关于水力资源的消耗
水力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开发一点就少一点。但它又不同于矿藏资源,一个矿井开采完了就完了,水力资源开发后可反复利用。由于水力资源这种特点,在非生产经济资产使用中不予计算。为了在资源的综合核算中加以反映,可以考虑把已开发的水力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存量,对新开发的水力资源作为自然资产向经济资产的转移处理。开发的水力资源测算时不要包括所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只计算资源有偿使用的费用。
(五)关于虚拟费用的计价
虚拟费用不是实际支付的费用,因此其计价标准难以掌握。常用的计价方法有成本费用法,维持费用法等。为了使虚拟费用比较接近实际,在计价时尽可能地利用有关资料反复测算,并走访有关专家。计算时还可以确定一个下限和上限的浮动区间,最后作平衡调整。由于虚拟费用的计价有弹性,对测算绿色GDP的基本数据要予以保存,并进行多年计算数据的比较,使计算逐步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