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适合市场经济的教育体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学校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是目前高等教育界积极探索的课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的环境中的深圳大学,其办学模式很值得我们思索并在改革过程中加以借鉴。
一、围绕地方经济需要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
深圳大学是深圳市教委所属的地方大学,其为深#ll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十分明确。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专业设置上.深大都不与国家重点大学攀高低、比专业,而是紧紧围绕探圳市经济需要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深圳市的产业主要以电子、化工和商贸为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产业集团(公司)对职员要求具很强的可操作性。笔者一位大学本科电子专业的朋友,专业理论上也可称佼佼者,前去深圳赛格电子集团应聘考核却未能过关。问题在于实践性的操作环节上技逊一筹。由此可见甲按照传统的高教模式培养的大学生,短期内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深大立足于深圳市的经济建设,在学科建设上首先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需要出发,考虑课程设置和调整,积极发展应用学科。深大主要设置有电子、化工、建筑、英语、财会和文秘等专业,均是深圳市目前发展最急需的专业。当间及赔同考察的深大校办副主任王女士,学生毕业后是否存在就业伺题时,王女士告之;深大毕业生是深圳市各产业集团、公司最优先考虑的招聘对象,每年毕业前娜毕业生均被“订购”一空。原因很简单,探大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就围绕着这些集团、公司的需要,甚至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已在这些集团、公司进行实践性的勤工俭学。深大成人教育充满活力的奥秘也在于此。深大学科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往往存在实践场所的间题,深大极具待色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校将校内银行的财会管理交由财会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实施。须知,全校数千万资金以及教职土的个人存款都在这个银行中流动,由此可见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胆识和魄力。深大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勤工俭学活动,除考虑到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外,主要是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深大学科建设的另一特点是,课程设置适应深圳的经济特色,以培养学生在深圳市产业集团、公司中具可操作性为目的。如英语专业在设置二外课程时,一般高校总是考虑语系相近的西方语言(德语或法语等),深大则根据深圳市电子产业引进日本技术较多的实际,将日语定为二外课程。深大学科建设的重要启示是,高校无论规模大小,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找准属于自己的立足点,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相应层次的高质量的人才为目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子不败之地。
二、以灵活的学生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深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入学志愿时,就被深大的招生广告告之:深圳大学不包分配。尽管如此,深大仍然是生源如潮,对考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个中原因除了因为进了深大门就有了深圳市户口外,灵活的学生管理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深大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但同时深大学生在深圳供不应求;能否在毕业后谋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的在校学习成绩。深大设有人才交流中心,学生全部学习档案都进入该中心。招聘单位在该中心根据学习成绩择优招聘。在此状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深大学生每年要交纳1000余元的学费(自费生更高),加上深圳水平的伙食、住宿、书籍等费用,对一般家庭来讲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学校的奖学金当然是每个学生企盼的一份补贴。奖学金的多与少(高额奖学金还是较诱人的),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你想减轻经济上的负担吗?你就努力学习吧二在经济之剑高悬之下,学子们的积极性亦水涨船高。所有层次的学生学习都实行学分制,可算深大学生管理一大特色。在深大,没有本科四年、专科三年的硬性规定;修完规定的必修课和完成毕业设计,而且拿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本科三年左右、专科二年左右就可以毕业。在深圳产业集团、公司诱人的高薪氛围中,勤奋学习、早日走上工作岗位以解除经济负担的想法,也不能不说在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大在学生中提倡“三不断线”:体育锻炼不断线,外语学习不断线,计算机学习不断线。所谓不断线,即从入学到毕业都坚持。学生会相当一部分活动都围绕“三不断线”进行,使学生们在体育锻炼、外语和计算机学习上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三、以深化高校改革调动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
深大教师的职称改革,可称国内首屈一指;聘、评真正做到了分开。校长并不聘任教师职务,而只聘任系正、副主任;系主任根据本系实际教学、科研情况聘任本系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当然是在学校定编定岗的条件下)。你有教授的任职资格,但你几年不出成果,教学上也平淡,可以低聘你为讲师;不愿意?请自谋出路吧。同样,若你只有讲师任职资格,而在科研上却硕果累累,教学上深受好评,可以高聘你为教授;聘任后,住房、工资及其它均享受教授待遇,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登记表“职称”一栏,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填上“教授”。如此而构成的教学单位,必然是一个学术气氛浓厚、教学研究认真,办学积极性高的集体。深大专业教师大多是深圳市各产业集团、公司急需的专业人员,一般一位教授在深圳企业中的月收入可达4ODO元左右。处在这样环境中的深大,稳定师资队伍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教育,必须在分配制度上和住房制度上进行合理的改革,给教师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工作、生活条件。深大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教师每月收入(包括若干灰色收入)不低于深圳一般企业相应职级人员的收入。在住房制度改革上,则更体现出学校的优越性。深圳购一套单元住房约需4。多方先,一些单位优惠本单位职工而建住宅一套也需20余万元;深圳市政府在市区专划地皮为深大教师建的住宅,每套仅8万元左右。这使就是收入较高的三资、合资企业员工也无法比拟。此外,在福利待遇上达到和企业一致。如中午工作餐在深圳企业中较普遍,深大就同样为教职工免费提供质优的中午工作餐。如此甚多,不一而足。深大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的同时,还在工作上将使用与关心、培养结合起来,鼓励教师业务进修;在教师中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即给连续4~5年满工作量的教师半年至一年的学术假期,以便集中时间进修业务、从事科研或考察。这也是一项令快节奏的深圳企业职员羡慕不已的措施。由于以上改革的实施,深大教师队伍相当稳定,埋头教学、科研而不为周围经济环境所动。深大行政及教学管理、辅助部门人员之精练,工作效率之高,给我们的考察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考察接待工作,全部由那位校办公室副主任王女士负责,联系、带领参观、介绍情况全是她一人。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整个行政楼悄无声响,所有人员都在紧张地伏案工作,甚至当我仃r考察进入某办公室时,无关人员也不会抬头观望。王女士解释,所有人员都有当天应当完成的工作。深大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师生自己去书架找好书后,可在旁边桌上查阅,也可借走。相当规模的图书馆,书库仅一人管理;借书、还书都是此人通过计算机查询办理。效率之高,可见一斑。
四、重视计算机的实验教学和其在高教管理中的应用
深大在学生中提倡的“三个不断线”之一,是学习计算机知识不断线。为此,给学生提供了设施完备的计算机室和便利的上机条件。学生一入学,就可领到一份计算机上机卡;凭此卡,学生在校期间可在任何时间无偿去计算机室使用微机。计算机室每天开放14小时(早8时至晚22时),室内摆放着近百台微机;在开放时间内,有负责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教师值班辅导,并配有硬件维修教师值班处理机器故障。如此的学习计算机条件,就是国内相当多的国家重点院校也不多见;可见深大对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之重视。王女士介绍说,深圳各产业集团、公司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技术及行政管理十分普遍.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必要手段。因此,计算机应用是企业衡量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学校必须以此为各专业学习的重点,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深大,所有的行政办公室都配有终端微机,各处、室之间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王女士介绍,每天上班启动终端微机后,她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昨天下班前各系、处有哪些文件经计算中心送达校办,并通过微机将需要下发各单位的文件进行准确、迅速的传递;日常工作中,可以方便、迅速地在微机中查阅以往任何文件。深大图书馆是应用计算机管理的典型实例;人来人往的书库,仅一人管理的秘诀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单凭一人在借书卡柜中翻来翻去,难以应付众多的借、还书者,更不可能保证书库的书未办理借阅手续不被带走。有了计算机辅助,情况就不同了:在进出口设有微机监视系统,未办理借阅手续的书由于带磁记号,通过进出口会激发监视系统报警;借(还)书者,只需出示借书磁卡,微机探头扫描后荧光屏显示出该卡借阅状况,然后键入借(还)书资料,用磁探头对借(还)的书消(上)磁,手续就办妥,整个过程只需0.5分钟。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自前是意见纷呈,观点各异;但无论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都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市场规律不能代替教育规律。即使处于深圳市这样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氛围中,深大的高教模式仍然遵循着教育规律。深大办学模式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但并没有“将教育商品化”;深圳市政府亦深刻理解教育必须按自身规律进行,没有将深大“推向市场”而撒手不管。探大教职工1000余人,市府每年行政事业拨款达2000余万,住宅建筑等费用另拨;可见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深圳对高等教育何等清醒。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高校办产业是必然趋势,深大亦有自己的产业。但深大对此理解很耐人寻味:从事教学的二级单位,不提倡办产业,主要精力应集中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以利于提高学生质量和学校学术水平,因此,深大的校办产业,除了供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外,一般都脱离教学单位。此举真应当引起内地高校创办产业时深思!在考察中我们得到启示:面向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高校,只有立足于本身的层次和规模培养适应社会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竟争中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