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域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效应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效应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效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效应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日渐强化。作为地方高校,本土化办学的明确定位就是服务区域经济,解决本地区的社会问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基于“耦合效应”(CouplingInduction)、或“互动效应”,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的相互促进关系的角度,研究如何通过稳定两者间的传输平衡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通用型人才;耦合效应

一、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前进与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1.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来自于高校培养的高素质、能力强的创新通用型人才。创新通用型人才为区域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高速稳定发展。随着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各界对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但也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劳动力,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作为其中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不但要求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外语基本功,同时必须掌握和精通一门或多门专业知识,并让外语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工作的需求。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之所以居于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他们能够帮助其所在的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节省交易成本。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的耦合效应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和产品、产业相对密集分布和联系的空间性经济活动总体,也是一个分布密度不等、错综复杂的整体。其中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制动性要素(经济制度、经济组织);第二类:再生性要素(人力、资金、技术);第三类:牵动性要素(社会、市场);第四类:自生性要素(自然、历史原因)。这四大要素对经济运行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而同时受到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鉴于此,我们把区域经济与本土高等教育发展两者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过程称为“耦合效应”。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围绕经济建设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结构、学科种类、专业特色都要顺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市场要求。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那么它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运行,促进其增长和发展的呢?它表现在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与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要素(主要指人力、科技)、牵动性要素和制动性要素,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增长,对社会的相关人才需求量增加。随着区域(本土)经济对外的进一步发展,就会需要大量的、能够促进本土经济发展的通用型外语人才。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区域(本土)经济发展的速度,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适时的、主动的对教育形式和教育体系做出调整,决不可闭门造车。同时还必须依据区域经济所带来的诸多优势,借助经济这一重要力量,努力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此带动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

2.创新型通用外语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区域经济已经由国家内部区域转化到国家外部区域,区域经济已转变为国际化的区域经济。外语,作为社会、科学技术相互交流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推动突显出更深层次的作用。与此同时,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的信息,有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作为某一企业代表与外国企业进行发展交流的同时,能够了解国外比较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对外的有力宣传,让外企了解区域投资环境以及地区优势,提高区域的国际知名度,还可以引进新型交易方式,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创新通用型外语人才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和无法替代的。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型通用外语人才耦合效应的策略

1.创新通用性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创新型外语通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界定为:可用英语进行贸易谈判、资料翻译和实务操作等方面的通用型专业人才;教学内容可围绕东莞的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四大特色产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以及特色展会等等的经济特点,让学生在精通外语专业的基础上,增开与此相关的选修或科技英语系列课程。结合这些区域差异的特点,细致深入的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应本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本区域市场需求的原则,依据地方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域特点,实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所培养的人才要求掌握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拥有较广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通用型的特点并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从事外语类的相关工作。

2.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尤其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通过调整、归并相近课程的教学计划,避免出现课程内容之间重复或者衔接不上的问题。适当增加具有专业前沿性的课程,使课程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外语人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适应东莞区域经济发展的通用型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外语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要努力突破语言层面,通过自学、进修等形式,掌握文、理、工科类的基本知识;课堂设计应突出外语的实用性、应用性和职业性,为学生的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完善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可突出听说的应用能力测试;考核方式可多样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同时应将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形成科学、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5.更新教学手段培养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图像、声音、文字等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指导学生个人和团队通过自主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6.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实际当中,拓宽知识视野和思路,并准确把握岗位技能与市场需求,将所学知识转换为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组织英语口语竞赛,写作大赛,商务技能大赛,翻译大赛、演讲比赛等等,丰富英语实践教学,使学生得以充分展示外语才能。总之,我国技能型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较低,特别是高技能劳动者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改善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状况必须依靠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学历和能力并重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能力,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以及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世浩.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0(3)

[2]邵旦.“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和培养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2017(8)

[3]顾骁南.“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

[4]王丽菲.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分析[J].外语界,2011(6)

作者:陈思旗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