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经济进行了概念的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对协调度测度模型进行综述,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最后,以江西省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江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作用一般。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经济;灰色关联模型;协调度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学术界对其并无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例如Hubbard认为其是为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提供相应中间服务的行业,如物流服务、法律咨询等。Howells认为其可分为金融、保险、仓储、旅游、娱乐健身、运输、采购等服务。我国的研究则主要将其分为金融、信息、商务、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共五个产业。这里笔者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参考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共6个行业。区域经济: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指一定区域内的生产综合体,是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受外部自然条件、所在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以及政治制度改革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量和质的增长,探讨的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体制和文化水平的变动。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在加速调整,以人才智慧投入为基础的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迅猛发展时期,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低下,各地区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有关。国外开展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较早,而国内学术界开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则较晚,主要是从2005年开始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多。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较多的是从不同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或是其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高觉民、李晓慧(2011)从产业的视角,以资本和劳动为变量,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模型,并选取我国30个省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业”之间是呈现互动发展关系;同时,提出通过确立产业结构转型,营造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和服务外包,促进两者积极互动。张梅青等(2012)则通过构建物流-区域经济的互惠共生模型,得出二者彼此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两者不协调的原因则主要是缘于发展不同步,致使物流的供应与市场的需求不对称。总之,国外探讨生产性服务业较之国内要早半个世纪。目前,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是空白,所以笔者试图探讨两者在江西省的发展是否协调,鉴于二者的发展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灰色理论,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来探讨两者的发展协调性,以便探讨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得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水平测算
(一)协调度测算模型综述关于协调度的测算,比较代表的测算模型如邵波和陈兴鹏(2005)构建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西北地区内二者能否协调发展展开了分析。陈西蕊(2013)构建了陕西省境内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及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利用陕西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范铁芳、杨励雅(2013)构建了协调度测度模型,并以我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测算。计东亚(2011)通过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相关性模型,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业”的联动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测度。
(二)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测算本文所要探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到内外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且对两者协调度的度量需要借助十年的数据,涉及变量组合共77对,所以在数据及指标因素皆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下,单纯利用严格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计算是不妥当的。灰色关联分析则弥补了数理统计的缺陷。因此,本文采用江西2004-2013年这十年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度量江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关联度越高,则两者的协调度越高,反之则越低。1.指标选取。考虑到评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而且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笔者在指标的选取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客观性以及数据的易得性,本文从产业的规模、结构、增长、效益四个方面来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鉴于官方并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统计数据,而本文只需要了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数值并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故为了便于计算,本文所列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仅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行业产值。2.模型构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二级评价指标为参考数列。这里令分辨系数ρ=0.5,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强弱度如表3所示。3.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和江西省统计局公布的表1和表2各项指标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两者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矩阵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的单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其中最小值为0.4727,最大值为0.7539,根据表3的关联度强弱划分表可以看出,关联度大部分处于一般的范围。表4的最后一列的均值反映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各项指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度,其中γ(X4,Y)和γ(X6,Y)的值分别为0.6425,0.6084,其余均值都是处于一般范围,说明指标X4和X6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作用较强,其余指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一般;从表4的最后一行的均值来看,所有均值处于0.5240-0.5986,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程度较为均匀,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作用一般;可见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未能与时俱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发达国家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均在七成以上,所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的发展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从上述的实证分析可知,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占GDP的比重较低,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社会制度不够完善,行业发展滞后,未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应探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围绕江西全省工业产业集群周围进行合理布局,为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研发、法律咨询、信息交流、融资贷款、人员培训、物流服务等,进而降低工业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其次,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人才,所以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当地高等院校、职业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积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优惠政策。再次,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引导、协调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经营环境。政府应该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制定适宜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以充分发挥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最后,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通过加快二者的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探索发展外包服务业以及提升商贸会展业等。
参考文献:
1.孙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以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1)
2.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3.张梅青,周叶,周长龙.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1)
4.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1)
5.陈西蕊.基于距离协调度的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3(1)
6.范铁芳,杨励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6)
7.计东亚.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浙江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协调度研究[J].江苏商论,2011(3)
作者:黄俐波 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