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推动,需要经济活动带来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业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量扩张。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基于此,本文通过解读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对二者的协调发展做出了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经济要点
(一)公共性与强管制性交通运输业源于公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公共服务性是它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基础道路建设。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标不是获取最大利润,而是合理高效地为社会的所有成员提供服务。在国外的研究中,运输经济学最早起源于社会的福利经济学,这也说明了交通运输的公共性。尽管运输业和利润指标没有太大相关性,但它与经济的发展却是密不可分的。交通运输的另一个特点是强管制性,作为区域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殊服务业,其公众性必然使得政府会制定相关政策加以管制。从经济角度出发,政府管制主要针对运输的价格,尤其是对一些垄断行业如铁路运输,通过制定运输限价对其均衡进行调控。
(二)较多涉及资本密集型工程运输业本身并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是它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建设等)却常常是耗资耗时巨大的工程。以铁路建设为例,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到真正投入建设,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资金的回收需要很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回收周期是一般个人和企业很难承受的。此外,相比于其他资本性工程,道路建设还有一个风险点:已投入资金成为沉没成本,难以收回。首先,专项购入的设备很难适用于其他工程,也就是说,设备一旦购入就意味着其价值的大幅缩水。其次,道路建设具有连续性,半途而废的工程是不会产生任何替代作用的,实际上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设计与实际出现偏差,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三)系统性与内部不可替代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区域内,这就要求全国各地甚至整个世界的交通线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网络,保证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无缝接轨。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要求其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这实际上也是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对个人来说,不同交通工具之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对于整个社会上的不同产业需求而言,这五种运输方式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它们之间的竞争性并不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不能一味地去发展某一特定的运输方式,而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协调发展。例如,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就要着重考虑管道运输,而在一些沿海和海滨城市就要大力发展水路运输。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一)高水平的区域经济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助推器交通运输业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资本密集型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业的结构和发展速度会有不同的影响。罗托斯理论中的“经济起飞”战略认为,大量的资本投入首先会带动区域的工业发展,这也是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脉络。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其对运输的要求也会相应变化,例如重工业中大型器械的运输要求,将促进区域的铁路、水运交通的发展,但对轻工业起到的作用则是相反的。实际上,区域的任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都会产生更大的运输需求,也就相应带动这一运输方式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而言,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尤其是作为基础工程的交通运输业,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区域合理资源配置是保证交通与其他产业平衡配比的关键作为钢铁、橡胶和铝材的主要使用部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一个区域而言,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实现在各种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是提高交通设施的运营效率、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在各产业上的资源配置应该适应其实际发展状况,并不是分配给交通运输业的资源越多越好。政府应该考虑的包括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在人口较为集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的出行需求较高,政府分配给交通运输业的资源也应该相对较多一些;而对那些地理条件不好,基础设施建设有难度的地方也应适当加以照顾。只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保证区域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技术和人才投入保证了交通运输业的领先性和创造力从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和演化史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当前,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系统综合了先进的数据传输、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使得交通运输成为合理、高效、精准的智能系统,从而减少了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交通损失。目前交通建设的主要方向不再是单纯的扩大运输网规模、修建大量基础设施,而是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交通运输的管理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型发展。其实任何产业都一样,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保持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保证资源投入,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创新性与环境友好性发展相比于其他产业,交通运输对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占用是比较大的,这在很多时候就表现为对环境的直接破坏和污染。例如机场规划用地,一般要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预先处理,这毫无疑问会对植被和一些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甚至灭绝信号的打击。而人口和资源状况又决定了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走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资源节约型道路,作为基础工程建设的交通运输也不例外。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经常认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破坏为代价,但实际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产业的发展不能兼顾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尽管在资源愈加紧张、环境愈加脆弱的今天,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企业也并不在少数,这样的企业获得的是更为长远的利益。对交通运输业来说也是如此,牺牲眼下的小利益,将注意力的一部分转移到环境保护上来,才能确保得到持续性和长远性的利益。
(二)引进先进国内外技术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跳跃发展要想真正实现跳跃性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根本。从短期来看,只有保证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才能带来创新性发展。但是长远来看,新的技术会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服务水平,降低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恶劣影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目前我国的最突出的交通问题是拥堵,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口众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对政府来说,在这个问题上能的也无非是“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拥堵的状况,还需要从交通运输本身入手。本文认为,现在比较普遍的出行方式中,地铁是资源节约型交通的最佳代表,其起源于英国伦敦,由于创新性与高效性,这一交通系统很快在世界各国普及。地铁本身并不占用地表上的土地,也就不会在地面上形成和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而且地铁的运行不需耗费石油能源,客运量也比较大。
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更加便利地获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信息,所以各个区域在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妨将目光放得更远,适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自身服务。
四、结语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是保证区域实现长期可持续及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政策变革、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区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仍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玉东.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4)
[2]刘春梅.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J].江苏商论,2013(9)
[3]董大朋.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0(6)
作者:黄雁 单位:威海市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