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发达地区农民群体县域经济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农村家庭媒介接触及其对新媒体的认知现状如表1,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包括有线电视和自装卫星接收电视)在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媒介设备中仍然高居榜首,其次是手机和固定电话,电脑作为新型媒体也已占有一定比重,高于报刊、收音机等传统媒介。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居民的整体信息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使用率和影响力已明显弱化,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则异军突起,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使用和推广。尤其是手机,在农村居民受众中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16-55岁的农村居民几乎人手一部。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具体表现为受访农民认为新媒体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方便了沟通和交流,增加了了解外界的渠道,淡化了自身以及自身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缘关系,使他们的个人权威与社会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促进了他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二)农村居民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对于农村居民这一群体而言,受到自身经济基础和消费意识的影响,习惯于将新媒体的使用集中在自身选择上,并借助手机、电脑、有线电视等媒介进行与新媒体相关的活动。调查显示,居于新媒体用途第一位的是通讯工具(如打电话、发短信等);其次是与他人互动交流(如QQ聊天、微信、微博、发送邮件等);其三是用作消遣娱乐(如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看电子书等);其四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活动(如了解富农政策、接受涉农信息报、寻找致富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了解农产品价格等);最后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与教育相关的活动(如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关注时事新闻、浏览当地官网和论坛、了解子女教育相关知识等)。
(三)农村居民信息获取的渠道分析经历了新媒体的逐步普及和推广,农村居民信息获取的渠道已不断拓宽,较之过去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表2可以看出,神木农村居民在获取不同种类信息时,首选渠道仍是最大众的电视媒体,藉此包括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然后是使用手机和电脑等新型媒体,而且已远高于其他媒介渠道。可以看出,农村居民获取各类信息时的心理偏好和选择倾向已经大大地向新媒体靠拢了。
(四)新媒体信息传播对农村居民的效用及影响状况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生活在经济发达县域的农村居民群体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他们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农村居民渴望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对于神木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新媒体的首要功能仍然是信息传播功能。但其影响和作用已不仅限于一定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中,主要表现在产生了以人口流动为核心的影响圈。农民工是神木农民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剩余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些农民工要比留守在农村的农民使用新媒体的频率更高,新媒体和互联网也为他们提供了表达自身利益的言论平台。新媒体不断满足了他们因为流动而产生的对于人际关系维护、个人感情归属、孤独寂寞排解以及自身权益维护等的迫切需求。这些在新媒体影响下有了思想变化的群体返回家乡后,往往派生着信息高速传播的变革力量,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新媒体在当地的广泛传播和农民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
二、结语
(一)结论整体来看,神木农村地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较其他西部农村地区相对完善,新媒体的普及度较高。留守的青少年和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壮年群体对新媒体接触和使用较多,幼龄及老龄群体对新媒体的需求动力不足,普遍存在技术和心理障碍。即便如此,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已在农民群体中广泛使用,成为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政策,当地经济、医疗、养老、教育和娱乐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广播、电视、宣传栏、基层宣讲等由上自下带有“层级化”色彩的传播方式日趋萎缩,农民获取所需信息的方式已经变成了大众传播式的“直通车”模式。新媒体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和娱乐的多样化,更是延伸了农民社会交往的空间范围,在深层次上改变着县域内广大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但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利用新媒体提升自身生产力以及获取致富信息的较为有限,现代电子商务应用与农村市场还有很大距离。城乡新媒体普及出现断层,传统的城乡“知识鸿沟”尚未填平,新的“信息鸿沟”又快速形成。
(二)思考1.政府应继续加大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西部县域大多处于偏远地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够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网络技术也难以实现对其全面覆盖。即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域也同样存在网络普及力度参差不齐的地区差异,农民群体虽然对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新媒体的使用存在较强的接受愿望,但多数家庭由于基础设备条件而受到限制。政府需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工程,完善媒体设备和技术水平,建成村级信息网络体系,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要把城乡网络一体化发展上升到更高层面来推动,突破新媒体推广中的瓶颈,化解媒介之间的冲突,实现县域媒介多元化,加快县域新媒体发展进程。2.通过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增强和推动农民对新媒体的信任和消费我国县域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总体大幅提高,大部分农民家庭的经济情况呈现出稳定中有增长的发展态势。政府应该更加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对失地农民、留守农民、弱势群体增加保障收入的来源渠道。用不断增加的经济收入逐渐推动农民新媒体的消费信任和投入,实现这一群体的“消费自立”。同时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媒介选择、媒介消费和使用行为。要逐步建立农民和运营商、新媒体之间的良好信用合作关系,增强农民利用新型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单纯的娱乐工具。另外,可逐步试行推广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和诚信运营机制,从公信角度增加农民群体的媒体信用度。3.注重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降低新媒体的技术门槛培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广大农民的媒介素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这需要政府、媒体、农民自身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大物质层面的投入外,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开展相应的培训和宣传,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与技能,增强他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体要真正地俯下身去,善走、巧走“群众路线”,切实体会农民需求,提供和传播农民迫切需要,对他们生产生活、发家致富有益的信息。广大农民自身也要努力实现“自立”,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基本的媒介操作基本技术,提高媒介使用的能力,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获取有益部分为我所用,同时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轻信、不信谣、不传谣。
作者:丁武杨宁魏湘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