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来讲,要想有效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运行机制以及具有较高科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以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为依托,探讨了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以及具体存在的问题,并以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质量不仅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建立教学质量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前提条件,这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保障的重要手段。而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占的地位往往不可忽视,它会直接对教学评价结果的效度与信度产生影响,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的重要保障。
1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1.1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首先,要遵循导向性的基本原则,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调动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活动的深入开展。既要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又要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评教的热情,使教学工作向着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起点、更高的水平、更深的程度发展。由此可见,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必不可少。在评价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在关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加大对于评价过程的关注力度,要通过评价的方式吸收更多教学营养,强化自身的教学信心,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其次,要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且很多因素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或是数据来衡量。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及评价方法选择的过程中,都要有充足的理论支撑,将实践和理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实现模糊量化以及精确量化两种方式的互补。在方法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多渠道评价以及多渠道监控的方法。另外,要坚持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在评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中,相关评价结果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标内涵要具有较高的清晰度,评价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信息收集的难度不宜过高,只要能有效控制评价误差即可。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要做到实施容易、程序简单以及主干清晰。在监控思想上,不仅要保证全面性,也要确保实际的操作要求能得到有效满足。此外,要坚持动态性的基本原则。教学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而评价以及监控的过程也应尽可能地体现动态性,要在充分考虑外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及完善。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要体现多样化的基本原则,并以市场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前提,对评价标准进行实时调整。最后,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高职院校教师,而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则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在设计教学评价指标时,要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以及学生的感受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还要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
1.2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
为了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就要加大对于教育两个利益方的关注力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学生自身占据主体地位,高职院校自身能否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是对教学质量进行检验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应涵盖职业道德修养、心理调适能力、创新创造、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上述指标体系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体现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上述几个方面的水平进行考核。另外,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还要关注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具体包括学校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实训实习效果、学校师资力量、学校教学方法等维度,通过对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能够有明确的方向。其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从本质上来看,学生属于教育活动的产品,而高职院校在将教育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就需要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中,而这个市场就是用人单位。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其对于产品质量也有着最高的发言权。因此,在对学生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用人单位的检验必不可少。从用人单位的维度来讲,其能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对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成人才培养相关目标进行判定,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反映,也能有效反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与市场需求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用人单位的检验以及反馈,高职院校能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改进和评价教学质量有明确的方向。
2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对于教学质量改进的重视程度,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在实际应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很多院校都发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多高职院校所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脱离现实的问题:一方面忽视了市场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没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个别高职院校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虽然构建了属于自身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没有依照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操作,导致所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2.2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评价量表种类比较单一,高职院校所设计的教学评价量表并没有考虑到不同评价主体以及不同课程类型的特点,量表设计呈现出程式化以及固定化的特点[2]。其次,指标评价内容比较片面,相关评价内容更关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很少体现教师的自身人格、创造性以及个性等方面。再次,评价指标更多地呈现出静态性,评价过程中更倾向于关注单因素的评价指标,即更多地关注容易量化的表面评价指标,缺乏对于潜在的弹性指标的关注。另外,评价指标在语言描述上脱离了学生实际,现有的评价指标往往更多地关注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描述语言的概括程度较高,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考量。最后,评价指标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全程性,从现阶段高职院校所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看,其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对教学环节的评价,对于教师的课外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关注,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3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3.1进一步丰富评价量表的种类
教学应该是充满特色和个性的活动,而为了有效解决教学评价量表种类单一的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评价的一般性指南,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之后在充分考量教师自身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课程以及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评价工具。除此之外,教学评价还要充分考量教师的类别,在针对助教教师、实验教师、实习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与学校正式授课的教师区别开。通过突出教学评价的个性化特征,反映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特点,凸显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创新[3]。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不仅要体现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的共性要求,还要体现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从而有效避免“一表多课”评价方式的弊端,将评价的个性和共性有机结合,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尽可能地体现公平、全面以及客观。
3.2评价指标要加大对于深层次能力的考查力度
在设计评价指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针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考查工作,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人格、创造性以及个性进行考查。针对上述情况,在设计评价指标时,从教学内容上看,要考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融入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从教学方法上看,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了综合与应用、分析与渗透、启发与归纳等相关问题;在教学态度上,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否擅长对学生进行激励[4]。通过上述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意识、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3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地体现导向性以及实效性
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质量标准要能体现多样化的特征,并且在充分关注市场发展及市场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对评价标准进行实时调整,确保评价工作开展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例如,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并能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确保在充分考量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课件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3.4在评价指标的语言表述上,要贴近学生的现实需要
高职院校在构建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在设计学生评价表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在评价指标语言的表述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考量,一方面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也要保证通俗易懂[5]。其次,在设计指标的过程中,要体现量化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能够从细微处折射。在教师评价指标的设计上,要能体现教学节奏、课前备课、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课堂表达的清晰度、在课堂上对不同观点的容纳度、课堂解释的深入程度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评价者对于评价指标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进而做出自身的判断。针对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因素,则要将其转化成容易测量的指标。
3.5评价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只是评价的一个方面,还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体现评价的相关要求,即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教学等方面均要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要对课外答疑、作业辅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尤其需要关注教师在课后教学的表现,追踪检查教师课余辅导活动的开展情况[6]。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于考试活动的重视力度,考卷的讲评、考试的布置、考试的公平性等方面的内容也要纳入评价范畴。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职能在于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而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引导高职院校发现自身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契合市场需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敏燕.大数据视域下关联规则在高职教学质量控制水平提升方面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1(9):48-49.
[2]李娜,经松,许评.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4):42-46,103.
[3]薛宁,杨晓冬.高职院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2):75-80.
[4]孙恒.PDCA评价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改进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2):98-100,102.
[5]张玉领,杨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及运行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45-46.
[6]毛凌云.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理念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J].大众文艺,2021(3):179-180.
作者:陈婷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