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结合海绵社区工程设计及施工的特点,分析其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特点,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构建具有海绵社区特色的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及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确定,预示着“海绵城市”正式成为城市建设和园林景观行业的重中之重。“海绵型社区”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住区的最显著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蓄集、调配雨水,在硬质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建设蓄排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以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1],这些优势使其势必成为今后住宅景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内对于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体系构成、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标准的确定还比较欠缺。本文通过对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结合国内外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系统构成,提出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旨在为今后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的预测评价、现状评价和后期评价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1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特点
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概念,主要有自然环境、社会影响和水自身循环三个要素构成,通过时间和技术来连接和沟通,在健康运行的条件下,组成一个平衡稳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2]。而海绵社区中的水生态环境又有其特有的特点。
1.1水体形式丰富,水量较少。结合海绵社区的建设原则,目前较常用的水体形式有跌落的瀑布式、流淌的溪流式、静止的湖塘式和喷射的喷泉式。水体覆盖面积占据社区的面积不大,常年平均水位0.30~1.20m不等;常年保有水量总体不大,如湖塘等生态湖水量较大,尤其跟城市河、湖自然水景观相衔接的水体,水文指标随城市河湖变化影响较大,如溪流式水景在正常运行时水量也较少,当干旱季节或水循环系统运行不畅时会干涸。
1.2地表径流系数较大。径流系数受集水区的地形、特征因子、坡度、植被状况及土壤特性等因素影响,系数越大,所收集的雨水量越大。海绵社区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及景观设计来达到对雨水的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目的。海绵社区建设技术中,人行道用透水性强的方式铺设,达到对雨水的渗蓄,具有渗透、净化功能的绿化带太高离地距离,使得地表坡度加大;由于采用了下沉式绿化带、植草沟、鱼鳞沟、渗虑绿地、植被等水景景观设计,加剧影响着该区域的雨水径流量。
1.3水体自净能力。水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代谢污染物,从而自我修复。这是水体宝贵的自然能力,在工程上经常利用水体的这一能力进行水污染处理。在海绵社区的水环境设计中,有多种可以进行人工或拟自然的工程进行水体的自净,如瀑布式水景,自上而下水体跌落,对水体充氧;溪流式水景,延长水体流经路线,同时进行充氧和微生物代谢污染物;静止式湖景中往往种植有具有典型污染物净化功能的植物,如菖蒲、荷花、芦苇等;下沉式绿化带既可调蓄雨水,又可土壤净化污水;特定的护岸护坡既有加固河岸的作用,又能通过植物、土壤进行无机和有机的污染物去除。
1.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较流域式河湖少,种类也不够丰富,但是生态种类构成较稳定,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或劣势种群。
2海绵社区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目前对于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主要着眼于其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上,在指标的选取上紧扣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即其物理形态、水文、水质、生物、景观、河岸带等。结合海绵社区的特点,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
2.1生态特征指标。
2.1.1物理形态。
2.1.1.1社区水体的通畅性。它涉及到水体生态元素在各方位的流动性,用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元素,可以连通河湖水面的宽度、长度和面积来统计[3]。
2.1.1.2河湖水岸的稳定度。稳定的河湖水岸是水生态环境平衡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在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系统中,需要进行频繁的蓄水、排水,对水土结构稳定有影响,同时对河湖岸的生境、水系的水文水质及生物多样性都有影响[4]。
2.1.2水质状况。
2.1.2.1溶解氧。它反映水体中的含氧量,直接关系到水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生存环境。在海绵社区水环境中,不同的水景含氧量有所区别,如静态水景中的溶解氧主要靠水面复氧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而动态水景如喷泉、流动式小溪等就可以通过机械、工程手段进行人工充氧。
2.1.2.2BOD5。5日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在海绵社区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雨水径流中裹含的地表污染,而且由于水环境容量较城市的大湖大河要小得多,其自身净化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水环境有机污染严重,需要严格控制。
2.1.2.3富营养化指数。用于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富营养化意味着水体中营养元素过剩,直接导致各类植物的爆发,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有氧生物生存受限制,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2.1.3生物体系完整性。
2.1.3.1河湖岸植被覆盖率。用以表征河湖岸地表状况的综合指数,反映地表植被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海绵社区中,由于各类雨水蓄排工程的建设,对河湖岸的冲击比较大,需要健康完整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来稳定水环境。
2.1.3.2土壤质量。不同的土壤其含水能力、去污能力等都是不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与之接壤的水生态环境。
2.1.3.3生物多样性。它包括了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3.4植被结构完整性。主要针对河湖岸灌木、乔木和草木构成的植物系统,在大量雨水蓄排工程调节下植被结构是否稳定、有效发挥生态功能。
2.2服务功能指标。
2.2.1景观娱乐。人对水体有天然的亲近性,园林设计师通过各种工程技术造就了各类各具特色的水景观,体现文化底蕴和物质文明。
2.2.2自净能力。水体通过水文运动和生物生理活动对污染物起到稀释、扩散、降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净化作用[5]。在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系统中,由水景水体、水中生物、土壤共同构成了一个物质循环系统,当它健康、平衡运行时,具有可观的纳污能力和净化能力的。一旦这种平衡打破即水环境生态系统被打破,它自身的自净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消失。
2.2.3环境调节能力。水体具有调节和缓冲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夏日炎炎,人们喜欢在水池边乘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3结论
基于海绵城市在城市防洪防汛、生态环境优化上的优势,它的建设势在必行。海绵社区作为海绵城市的有机组成,它的建设成功与否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性指标之一。对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健康评价则是其建设成功评价的重要组成。结合海绵社区工程设计、施工的特点,分析海绵社区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特征,基于评价指标选择的代表性、有效性、系统性的原则,构建出由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两大总指标,物理形态、水质状态等12项分指标的评价指标系统,旨在为今后的评价实践提供些许经验。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M].北京,2014.
[2]张建南,卢中伟.绍兴平原河网的水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措施初探[J].水资源保护,2009(10):98-99.
[3]李灿等.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J].四川环境,2011(4):71-75.
[4]褚克坚等.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4(10):138-144.
[5]门苗苗,杨凤林.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作者:金贤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