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常用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科技政策提供参考,为高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以概括为高校通过制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有效利用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并对高校和相关的社会团体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评价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指导高校把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指导各项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以院校评估(大学排行榜)和科研绩效评估为主,较多的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同行评议法,评价工具多采用SCI数据库。国内研究主要由官方及民间中介机构进行,大多是关于高校排行榜、高校科研绩效、高校科技论文产出等方面的排行性评价。研究针对国内相关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1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自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之后,我国便开始对大学评估的研究与探索,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现将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通过表1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历程有个总体的认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研究主要以统计数量为主,李冬琴、邱均平、钱玲飞等人的研究主要从创新过程角度,分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指标,徐小洲等人首次将“本地指数”的概念引入指标体系,武书连、网大教育主要研究师资配备、人才培养等高校软实力。以上几种指标体系各有优缺点,为今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2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简单定性评价一般采用德尔菲法,主要依靠专家小组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的价值判断,经过反复征询、归纳、整理,最后汇总成基本一致的看法,主观因素较多。定量评价强调数量计算,一般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下面依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列举几种主要的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问题以及各类关系有序层次化,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可实施性强,但缺点是需要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小、不确定处理能力差、专家评判环节主观性强。梁燕[10]等人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通过对各变量系数的分析,清楚地了解各指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高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主成分分析法。李永宁[11]等人设计和筛选出由12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地方高校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江苏省13个市地方高校创新力的主因子和总因子绩效指数及排序,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能科学、合理的反映出江苏各地方高校创新力的实际情况。
(3)因子分析法。该方法基本保留了原始信息、不需要额外确定权数、主观因素少,其缺点是当变量多重相关性突出时,有可能夸大重复变量的作用。刘举[12]等人通过对我国14所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资料的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5个一级指标,初步构建出我国综合大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综合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参照。
(4)灰色关联分析法。郑卫北[13]等人以30个省区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对2001-2007年各省高校科技创新条件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科技成果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5)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适用于包含较多需要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并且专家们的看法往往无法统一,即指标的大小具有模糊性的情况。敖慧[14]等人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
(6)数据包络分析法。该方法适用于研究多种方案之间的相对有效性。缺点是它要求所有指标可控,投入或产出指标间独立性强度要同等,决策单元数不能太少等。蓝祥龙[15]等人以18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HP/DEA相结合的两阶段法,对18所高校2008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充分兼顾考虑主客观因素,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
(7)熵值法。韩晓明[16]等从资源投入、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并对样本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8)TOPSIS方法。也叫理想点法。该方法无需确定权重,各指标作用大小通过各指标变异程度的大小来体现,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偏颇,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杨昕[17]运用TOPSIS方法对14所医科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诊断和评价,得到排序结果,评价结论可信。
(9)单体模糊神经网络。该方法所需训练样本少,并且弱化了评价中的主观影响和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戚湧,李千目[18]通过主成分单体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测度,并选取部分高校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初步验证了该测度方法的有效性、先进性。
(10)云模型。云模型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提出,它实现了数据在定性和定量间的相互转换。该模型考虑了模糊性和随机性,使其预测结果更加合理。孙宏利[19]基于云模型构建出航海类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大连海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客观,符合真实情况。
(11)支持向量回归机。该方法泛化能力强,预测准确度高。廖文秋[20]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评价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2)结构方程模型。王理峰[21]建立了评价高校创新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15个省(市)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得分排名顺序。
(13)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高顺成[22]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9大纺织服装类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测评,测评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对评价其他行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生态位理论。王哲[23]基于生态学领域中的生态位理论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找出了各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劣势,有利于各高校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各种评价方法的切入点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各有特点、优点和不足,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用这些方法。
3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1)评价指标要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着力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例如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国际合作办学,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组成战略联盟等一些高校办学特色都可以为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参考,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全面、客观、准确,避免模式化的直接套用。
(2)建立动态评价体系,有效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变化程度。不同的高校基础水平不同,在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考虑这一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步的大小,一味强调结果将有可能忽略其进步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其他潜力。因此,只有综合过程和结果才会更全面更科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应该是一项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动态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深层次延伸发展,才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紧随时展,更好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6-60.
[2]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我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序及其分析[J].学会,1990,(2):9-12
[3]余小波,郑恩,杨召君.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发展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3,(4):109-112.
[4]李冬琴,李靖华,吴晓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4):378-384.
[5]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31-35,39.
[6]徐小洲,梅伟惠.创新时代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24-28.
[7]武书连,吕嘉,郭石林.1997-2010中国大学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2010.
[9]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综合指标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7-232.
[10]梁燕,耿燕,林玉伟,李相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5):194-196.
[11]李永宁,赵炳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地方高校创新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4):70-72,75.
[12]刘举,刘云,曾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综合大学创新力指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111-114.
[13]郑卫北,庄炜玮,焦振霞.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高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0-53.
[14]敖慧.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169-171,189.
[15]蓝祥龙,谢南斌.基于AHP/DEA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4-120.
[16]韩晓明,王洪燕.基于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78,84.
[17]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
[18]戚湧,李千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7,(S1):1-6.
[19]孙宏利.基于学科建设模式的航海类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20]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1]王理峰.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36-37.
[22]高顺成.纺织服装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23-26.
[23]王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作者:宋程成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