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学术界亟需研究的课题。文章概括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点,探寻其演变的一些规律,在对现有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文献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评价
1引言
自2014年,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学术界和政府研究机构也加强了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课题组了由熊鸿儒执笔的题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的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创新中心多由经济中心发展而来,拥有相对集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具备“宜居”“宜业”的创新环境。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具备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客观基础,但还需要与硅谷、纽约、伦敦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对标,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引导建设工作,本文就试图构建一个这样的指标体系。
1.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2000年7月,美国《在线》杂志提出了“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概念”,认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具备培养有技能的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能提供专业技术和带来经济稳定的企业和跨国公司;人们有创办风险企业的积极性;能使好点子成功进入市场的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杜德斌[1]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发挥显著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骆建文等[2]认为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具有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发达的创新文化、浓郁的创新氛围、较强的科技辐射与带动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城市,并扮演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的角色。王德禄[3]认为科技创新中心就是科学中心演变而来的。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创新中心是经济中心,而不是技术中心。肖林[4]认为未来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是狭义的知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而是科技、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创新、创意、创业相互交织的综合性创新中心。以上几位学者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中,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必定要丰富,包括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相对集中;二是科技创新活动或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频繁并具有较高的质量;三是科技创新的效益显著,对当地经济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融合,城市文化支持创新,创新繁荣城市文化;五是科技创新对周边的辐射力非常强,发挥区域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六是科技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激发创新;七是该中心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上,并发挥创新的全球引领作用。
1.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钱智等[5]综合北京部分专家的观点,认为当今科技创新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从单一科技创新向产业、科技、文化等跨领域全面创新转变,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从国际经验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地也是创新产业成长的策源地、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它总体上具备六大标志性特征:一是科学研究中心,二是经济中心,三是开放中心,四是创业中心,五是创新资本中心,六是创意文化中心。楚天骄[6]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包含科技创新链的六大功能:汇聚创新资源、产生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提供技术服务、促成技术交易、促进技术转移。从创新的范围来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的创新正在加速融合,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从创意的产生到成果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资本、技术和人才结合的速度正在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应该包括:在“宜居”、“宜业”的创新文化环境中,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创新与创业互动,加速创意产品产业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3主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
1.3.1美国硅谷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热带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硅谷的特点有:(1)汇聚创新链条上全球顶级人才。硅谷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50多名,技术移民占硅谷人口的36%(2012年)。(2)产学研集群效应显著。高水平大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发展,孕育了众多的全球顶尖高科技企业。(3)完善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融资、咨询、人才服务和企业协作服务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完备。硅谷年均风险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左右,占美国的近四分之一,天使投资额占整个加州的87%。(4)成熟的创新资源网络。在硅谷,高校、企业研发机构、风险资本和各类中介机构紧密互动,形成了开放创新资源网络,信息、知识、技术、资本、人才资源和其他创新资源在其中自由流动,形成共享,促进合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最佳的土壤[7]。可见,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备要素。
1.3.2以色列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全民创新创业+海外资金”。以色列的特点:(1)全民创新。在以色列,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化工厂和实验室,而更多蕴含于普通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如何推动全民创新创业?高度重视教育+强调独立人格+通过军事训练和专业教育培养高质量创业者群体。(2)政府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与学术界、孵化器、产业投资者、资本市场及其他力量共同营造创新创业机制。(3)形成“循环创新”的良性格局。以色列积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并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出售给跨国大企业或上市。创业者在价值实现后,继续开始新的创新创业历程,产生了许多“循环创业式企业家”,形成了循环创新的局面。(4)实施开放式创新。以色列积极与全球重要的创新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全球领先企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此外,以色列还致力于吸引外资,获得了大量国际资金支持。2013年,来自国外的资金占以色列研发支出的45.6%[7]。可见,创新文化、政府投入、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全球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是资源相对欠缺区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前提条件。
1.3.3英国牛津郡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英国牛津郡正逐渐成为全欧洲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牛津郡的特点:(1)产业链上纵向协同科技创新。(2)公司之间形成非交易相互依赖性,促进了公司之间知识的流动与学习。(3)政府与大学共同打造资金、创新和学习的企业沟通平台。(4)鼓励科技人员衍生创业。衍生创业主要指的是原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或高校学生自己开办公司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8]。可见,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促进知识分享、推动不同创新要素持有者之间的交流、支持创业激励创新等是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转化的关键要素。
1.4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的文献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对本国科技发展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编撰各类科技指标报告。最早开展科技指标研究和出版本国科技指标报告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全国科技指标研究的组织、资助和协调,例如出版《科学与工程指标》,以及建立与维护有关数据库。从1972年起,每两年出版一期《科学指标》报告。1987年起更名为《科学与工程指标》。欧盟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出版了第1、2号《欧盟科技指标报告》。国内关于科技进步评价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提出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于2007年做了些修改,目前国内只有这个指标体系对每个三级指标确定了一个标准值。但是这个指标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领域,对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很少,而且这个指标体系仅限于评价本区域,对区域影响力的评价没有涉及。赵峥等[9]结合首都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构建了包含三个层次指标的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共3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科技创新带动力、科技创新影响力。二级指标共9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经济带动力、科技创新社会带动力、科技创新生态带动力、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科技创新国家影响力、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三级指标共64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三级指标20个,科技创新带动力三级指标19个,科技创新影响力三级指标25个。这个指标体系包含部分定性指标,这些定性指标由谁来确定是评价的难点之一,指标值达到多少才符合要求也是评价的难点,另外,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偏多,而创新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偏少,由于纳入了北京地区的特色指标,因此整个指标体系缺乏可比性。毕亮亮和施祖麟[10]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竞争力”(投入产出实力)、“科技研发潜力”、“经济支撑潜力”,二级指标分别有7个、4个和2个。该指标体系考虑的创新资源中,对创新资本考虑不多,也没有纳入创新资源的区域共享指标。彭顺昌[11]构建了由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4个方面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等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用的全部是相对指标,便于比较,但缺少反映创新潜力、创新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姜鑫等[12]构建了以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效果为一级指标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基础演化而来的,关注了创新质量的评价,但缺乏对创新文化方面的评价指标。
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
2.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范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既要涵盖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一般指标,又要将其纳入全球视野来评价,因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创新资源网络地位的评价,一是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有很多文献可以借鉴,但全球创新资源网络地位评价的研究还不多。王德禄[3]认为在网络时代,政府要打造创新网络,把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联系起来。那么将跨国公司、国外的风投机构、国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等创新资源都纳入这个创新网络,就初步构成一张全球性的创新网络。相应地,评价这张网络的创新能力,就要将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数量、引入的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量、国外风投资本在该地的投入量、国际创客团队的数量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征来看,评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等都应该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2.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前面的分析,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国内较为成熟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要充分参考并借鉴这一成熟指标体系;(2)尽可能使用政府统计年鉴中的标准指标,以便于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主要选择各地都使用的标准统计指标;(3)将现有文献中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注意评价指标的全球可比性。初步考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八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见表1。创新资源有三个二级指标,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资源。创新人才资源是创新中的核心资源,其他创新资源都是围绕人才资源汇聚的;创新的技术资源中包含专利、高技术产品工艺技术、隐性知识等知识产权或产品,这是创新的基础资源;创新资本是创新资源的粘合剂,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全球创新资源的迁移是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实现的,也往往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技术变革推动创新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承载并吸引创新资源的汇集,再加上制度变革的支撑,一个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才会逐渐形成。创新产业有二个二级指标,知识密集服务业和生产高技术制成品产业。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有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撑,例如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牛津郡的赛车设计与制造产业等,还要有为高科技产业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科技金融、管理咨询等服务业,相应这些产业的数量构成三级评价指标。创新投入有三个二级指标,人力资本投入、技术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本投入。创新需要在人力、技术和资本等方面进行投入,参与研发活动的人员数、开展的研发项目数、财政和企业投入研发项目的经费都是反映创新投入的指标,专利申请量既是当期研发投入的成果,也是后期研发活动的投入,所以也作为创新投入的评价指标。
创新载体有二个二级指标,公共技术创新载体和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创新活动需要一个载体才能开展,区域的创新载体既有政府和行业提供的公共载体,如:高校、科研机构等,也有企业提供的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等,相应的载体数量构成评价的三级指标。创新成果有三个二级指标,论文成果、专利成果、产业成果。创新成果是创新投入的产出,也是科技创新中心效率的实体表现,论文成果既包括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又包括科技类的学位论文数;专利成果要有国内专利授权量还要有国际专利授权量;产业成果包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产业标准的制定、产业的环境友好程度指标等。创新文化有三个二级指标:知识产权保护、公民科学素养、知识共享设施。对创新者利益的法律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利器,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律师和人数量,还有产权保护下的知识产权交易量都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人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和投入可以反映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潜力;创新成果是在创新团队成员不断地相互脑力激荡过程中产生的,网络、电话和文献的交换等都是脑力激荡的重要工具。创新创业有三个二级指标:创业孵化园、创业企业、创业人员。创新和创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创业孵化园的数量、新创企业数量、科技人员参与创业的比重等指标能够反映区域创业的繁荣程度,也能反映创业对科技创新的激励程度。创新影响有三个二级指标:区域影响力、全国影响力和全球影响力。创新影响力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中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能够带动周边其他城市发展并提升区域创新协作能力,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数量和创新成果交易量等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心的区域影响力;其次是中心对全国的影响力,一国内部能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往往是区位优势相当突出的城市,应当肩负带领全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使命,其专利申请量、技术市场交易量、科研项目量、风投资本量等占全国的比重能够反映其影响力;最后作为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能够彰显其对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能力,外资在当地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当地企业在国外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国外风投占当地的投资比重、技术交易额占全球的比重和国际创客数量等作为三级指标反映该能力。
3结论
文章概括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点,探寻其演变的一些规律,在对现有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文献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由8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8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此研究成果也是作者参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形成的,希望本成果能够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实践中有些参考作用。
作者:陈搏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市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