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策略范文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策略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江苏苏州市加快实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描绘了苏州经济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民营经济将担当着产业提档升级的主要角色,并成为发展服务外包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主体。

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调整、大变革,国际竞争加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挑战更多。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亟待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中央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趋势的敏锐把握,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对于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格局、新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我国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不但以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为突破口,着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产业制高点,而且提出“再工业化”的思路,力图保持和巩固其在高端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从而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升级形成竞争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利用其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中展开竞争。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塑造新优势,争取主动。为此,国务院已陆续了物流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保增长、调结构,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苏州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1.规模总量在应对严峻挑战中实现新增长

注册数量、注册资本当年增量和单体规模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市净增私营企业1.6万家,总数累计达到15.73万家;净增个体工商户3.34万户,总数累计达到32.55万户;私营个体经济净增注册资本802亿元,总量累计达到4359亿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267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万元,居全省第一。注册资本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7440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3%。常熟市民营经济累计注册资本达597亿元,继续位列全省县级市首位。民资投入稳定增长,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5%,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1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7.1%;完成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发展质量在推进转型升级中获得新提高

做强做优做大结出新成果:2009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超过了10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达近千家;全省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百强榜中苏州占26席,数量居全省第一;江苏沙钢集团成为全省第一家、也是我国内地唯一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中利科技、禾盛新型材料、新宁现代物流、罗普斯金等4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使全市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累计达到34家。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水平:至2009年底,全市经认定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400家,占全省的1/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家,累计553家,占全省的25%;拥有省级软件企业280家、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40家、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103个。2009年,市政府认定第三批科技创新示范企业50家,累计150家;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8家,累计国家级4家、省级71家;5家企业新获省质量奖,15家企业获市质量奖。品牌带动战略喜获新丰收:申报江苏名牌产品253个,新增苏州名牌产品257个,累计中国名牌产品63个,江苏名牌产品404个,苏州名牌产品987个。吴江光电缆产业、蚕丝被产业和常熟海虞羽绒休闲服装产业成为全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

3.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关系中取得新进步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不断得到提高,2009年有6位民营企业家分别获得了国家和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企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2009年,市政府命名了第五批465家苏州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市累计“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达8400多家。善待员工行为更加普遍,“双关爱”活动逐步深入,全市又新增了166家劳动关系和谐型企业,累计达469家。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照当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工作目标,苏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正在逐步暴露,突出体现在“五多五少”上:一是民营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型企业少。二是民营企业制造能力强,但自主研发能力弱。三是民营企业中一般类型公司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少。四是民营企业代加工的品牌多,自主品牌少。五是传统型民营企业多,新兴产业少。由此可见,苏州民营经济正面临着一次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机遇,发展动力还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方式有待加快转变,民营经济发展已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三、苏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1.政府方面:调控政策要到位,扶持措施要得力

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部署和实施以“翻番”和“超越”为目标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并推出四项鼓励举措加快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实现全市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以政策引导促进转型升级。在市场准入方面坚持“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消除体制性障碍。通过设立发展基金、奖励先进等形式,引导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将民营企业商标战略列入政府发展计划,有重点、有计划、分批次地加以培育和发展。第二,以服务扶持提升竞争优势。大力推进担保、信用、人才、协会“四大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和具有产业特色的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协作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民营经济园区。鼓励重点民营企业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开展集团化经营。第三,以信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四,以人才环境优化创业氛围。重点做好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积极构建人才交流平台,提升人才创业氛围。

2.民营经济体自身:多元转型,自主创新

多元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就民营经济体自身而言,在多元转型这个复杂的系统之中,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型尤为重要。第一,产业从复制向创新转型。我国民营经济“低、小、散”的特征较为明显,苏州市也不例外,所以民营企业往往受现实利益引诱,经营追求“短平快”,采用产业复制策略,难以进行技术创新。从产业现状看,我国的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品档次不高,中低档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大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企业利润低,生产能力呈结构性过剩状态。可见,民营经济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从复制向创新的转型,才能提升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为后续发展拓展空间。第二,企业从家族化向社会化转型。家族化是我国民营经济的特征之一。据第三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表明,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90%以上。家族式经营虽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家族化管理的弊端逐步显露。所以,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必须从家族化向社会化转型,通过整合一切社会优质资源,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科学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产权清晰、职权明确,家庭成员适度退出,经营职业化。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是民营经济体面临的又一紧迫问题。目前,民营企业在对待自主创新的问题上,总体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责任感。为此,苏州市在《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十一五”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实施技术转让,从而有效解决民营企业科技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现实问题,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苏州民营经济的发展。

四、苏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必须要解决与克服苏州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矛盾。一要解决产业、城市、生态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要以沿湖(太湖)、沿江(长江)和“两园”产业带建设为主平台,拓展苏州的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二要解决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传统产业要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要解决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文化经济、都市经济、楼宇经济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商贸业态、地方金融创新,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四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要素制约的矛盾。要采取切实措施,全面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强化土地、能源、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五要解决内源型发展与开放型发展的矛盾。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坚持“走出去”与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相结合,推动优势企业多形式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和创建国际品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必须要处理好宏观调整与微观变革的关系。民营企业是苏州经济的细胞与肌体。要重点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做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探索民营企业组织变革,发展具有新的边界的组织形式;扩展国内国际市场,获得新的市场契机;注重品牌效应,由产品营销走向品牌营销,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必须要处理好保增长与产业提升的关系。调整是为了提升,要正确把握“保稳”与“促调”的关系,既要调整创新,也要采取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对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苏州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把维护社会稳定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千方百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