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及策略范文

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及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及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及策略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在这三十年中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繁荣。在这繁荣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它在安排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改造国有企业等诸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各方面的支持。

一、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形成的原因

我国民营经济的规模形成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带。这既有一定的历史、地理等原因,也与地区的文化、传统有关。

(一)国家投资少,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改革初期,东南沿海地区处于我国的海防前线,承担着巩固海防的战略任务,考虑到安全问题,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国家投资相对要少。在1978年,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浙江省,其工业生产总值中,集体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比例要高16.29%。在浙江南部的有些地方,基本没有任何工业,国营经济的成分也是很少。因此,计划经济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恰恰是这样的条件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条件的局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资源贫乏的地区,且资源分布不平衡。耕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那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原油等基本工业资源也同样匮乏,能源和金属矿产短缺。这种自然资源条件状况,严重限制了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和重化工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自然资源条件下,东南沿海地区只能扬长避短,发展轻工业,这正是民营经济生长的原因,在其发展初期是以“作坊手工业”的形式出现。东南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规模形成正是从这些“作坊手工业”开始的。(三)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例如,浙江人自古就对“百工之技”极为推崇,能以微薄的投入开始自我增殖。浙江的商业文化在这种商业现象中不断地凝聚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文化和传统具有了更大的创造力。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和文化、传统条件下,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

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着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要保持民营经济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

(一)民营经济中的个体企业规模较小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虽然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单个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大企业、企业集团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少,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少。多数的民营企业是以家庭为主体,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这些家庭式企业依靠浓厚的“家”的传统,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在市场上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整体竞争力。而由于受到规模小等因素的影响,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是不足的。

(二)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民营企业都是从家庭作坊手工业发展起来,选择的产业领域基本上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且在初期,生产的产品也基本是在区域市场销售,并逐渐形成专业市场。比如,像纽扣等小商品的专业市场。像这样的产业和产品的启动资金不是很高,技术要求较低,因此便于民营经济的原始发展。当然也造成了后来民营企业技术水平的普遍低下,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化工业很少。民营企业基本是以劳动密集为主,劳动者从事的也主要是体力活动,并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因此,民营企业从硬件到软件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管理体制仍以家族式为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全国工商联共同组织对21个省区市的1947家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手中。这种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体制必然会制约它的进一步发展。张洪祥(2006)认为家族企业文化上的排他性,影响了对人才技术等社会资源的整合;家族亲情关系和企业管理关系纠缠不清,使得企业生命活力减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在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在调查企业中,有45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61.82%)承认本企业本质上仍然是家族企业。尽管民营企业虽然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但家族式的治理结构并没有改变。

(四)民营经济的产业布局不合理民营经济的形成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缺乏国家的统筹规划,因而也就没有产业布局规划。它的布局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因此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业、综合类和房地产行业。从地区上来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占80%左右)。这样的布局造成经济上和地区上的不平衡。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得较快,同时不合理的问题也会显现出来。

三、我国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国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也必须要保持可持续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瓶颈。

(一)市场准入的限制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标志着民营企业进入垄断领域不仅在法律上没有了瓶颈限制,在宏观政策层面上也没有了障碍。但是,“非公经济36”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而有些行业则通过提高进入门槛设置隐性的市场准入限制。目前,民营资本进入相关领域受阻的根源,不是法律上的限制,而是被相关部门的文件拒在门外。由于竞争的缘故,民营资本与相关利益集团存在着分歧,在一方缺位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政策,背离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自然失去保护公平的作用。

(二)融资渠道的限制民营经济的起始主要是依靠家庭的小量资本。当它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单是依靠家庭是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的。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并进一步导致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内部融资和间接融资,缺乏必要的直接融资渠道。另外,国有银行的管理体制、有关政策和授信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贷款。并且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调查和评估需要花费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而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普遍偏小、周期短、手续繁杂,这样就增加了贷款成本。因此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谋求发展,常常不得不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各种基金会等取得高成本资金(年利率一般都在18%以上),这又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金融风险,影响了融资渠道的拓展。

(三)创新能力的限制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必然会保持持续的发展。民营企业的人员结构和管理结构决定了其创新能力不高,新熊彼特学派指出,影响创新的因素有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发机构、市场集中度和企业垂直一体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市场集中度。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所处的市场基本属于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要低。这些因素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另外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存活下来,因此对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并没有意识。这些因素严重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限制我国民营经济可说是在艰难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政府的职能转变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是,我国政府职能还有完全转变,基本专注于管理职能,而忽略了其服务职能。而民营经济最需要的是政府提供良好的服务工作。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导致政府部门为民营经济提供的服务很不到位,必然影响到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民营经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验证了“库兹涅茨曲线”,即在民营企业的初创时期,企业的业绩与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规模时,企业就会出现停滞或下滑,甚至破产。当然,我们只要有恰当的应对之策,这一现象也是可以避免。

(一)提高民营经济自身的素质做好内功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源动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促进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二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三是进行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改变民营企业资本产权结构封闭单一的状况,根据企业的不同实际情况,进行治理结构的改造,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四是实现民营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转变,曾强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五是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二)建立健全保持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保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是法律制度。同样,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要保持其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提供市场准入制度保障。二是提供资本融资的制度保障。尝试创建专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民营银行和风险投资市场。三是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完善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要求,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创建公平有效的法制环境。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组织社会力量,为民营经济创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发展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管理诊断等中介服务,发展培训中心、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体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为中小企业优先提供服务的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和资金融通。这其中既需要政府转变观念,也需要民营企业转变观念。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天津召开的第四届“民营经济发展———天津论坛”上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民营经济也必定会保持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