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经济动力制度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经济腾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开始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自1978年以来,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率为9.8%,其中国有经济及集体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率高达25%。据统计,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在GDP的比重为65%,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七成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发展速度高于国有企业两倍以上,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总的看来,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趋势,民营经济都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特别是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突出显现了数量扩张、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结构改善的势头,进入了全面的、快速的、良性的发展轨道。但由于体制、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原因,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和障碍。基此,以下从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探讨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分析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不容忽视的挑战和中国民营经济成长中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来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一、中国民营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开始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趋势,民营经济都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化了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丰富了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财力,并吸收了大量就业[1]。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其企业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价值为目标,其所设立和运行的机制也努力以遵行市场规律为根本,因此和其他经济实体相对比,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形成了最充分的体现。
2.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民营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以更大可能的利用民间资本和吸引大量国外资本的进入。大量资本的活跃,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配置,使得生产边界得到了外延。
3.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市场主体的确立。由于民营经济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的,是以产权明晰为前提的,因此民营经济有利于实现权责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得企业的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4.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市场经济。首先,由于是以市场和价值为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使得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最后,由于生产边界和规模得到了发展,市场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就使得增加供给,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
1.市场经济的确立,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政府加大了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市场环境的决心和力度,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同时,在资源配置方面,建立起了以价值为核心的调节机制,并逐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原国有垄断领域,政府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产业,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积极发展了技术市场,完善了科技成果登记制度,为民营企业转让和购买先进技术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平台和途径;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
3.民间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投资和发展环境。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正日趋完善和健全,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行政服务进一步得到了公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2]。
4.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已经启动,国家和区域政府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参与开发。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基础性的建设项目,如交通、能源等,产业发展性的项目,如园区、集聚区等,这些项目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5.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国内市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增长点。
三、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
1.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一是世界经济是否二次探底还有待观察,其复苏回升的历程是复杂多变的,特别是中国经济外向依存度已经高达63%,外围经济的冷暖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二是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对民营经济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将来国家对于经济增速回落的主动调控和对楼市的调控,都是国家为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进行的结构调整;三是国家4万亿元投资、银行5万多亿元新增贷款、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总体上是向基础设施投资,向国有企业、大企业倾斜,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受益较小[3]。
2.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府部门出于原有体制和自身利益的影响,对民营经济仍沿袭“管理”的模式,难以过渡到“服务”上来,导致民营投资的管卡多、手续杂、费用高,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和时间,特别是政府部门意识落后,还不能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不能从原来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变到为民营经济服务上来,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设置了体制上的制约和障碍。
3.民营企业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上,民营企业家的管理经验和资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经营策略上,民营企业家过度依赖广告宣传,而不注重品牌的日积月累;在员工素质上,民营企业以短期成本为第一的主导思想,导致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同时民营企业还有着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盲目投资、目标短期化等一系列共性。
4.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民营企业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资本积累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家族经营管理模式阶段、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和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阶段。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往往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需要企业不断完成引进管理,引进人才的过程,不断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架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稳固市场的过程。而现实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不愿放弃经营权,而导致企业管理不能现代化。
5.其他方面。首先是融资渠道依然不畅,民营企业不能获取资金市场配合,其主要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不能和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体制上资本市场没有建立到民营企业的有效渠道;其次是民营企业资金欠缺、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高、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管理落后,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4]。四、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缺陷和所处的阶段,在产权关系、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如下。
第一,产权关系尚不清晰。民营企业产权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产权结构单一,即企业财产权基本上归某一家族所有,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制度的不健全,就导致企业资产和企业家个人财产不能明确区分,这种产权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混淆,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粘连,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家族的制约。
第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专业化、制度化,其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形成内、外有效的监控和制约体系。而民营企业尽管已经从资本积累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家族经营管理模式阶段从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阶段转变,但管理上仍然是基于企业主的个人决策,这种家族式的决策体系的高度集中化,也即家族式管理体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5]。
第三,企业家精神缺失。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中小经营规模发展阶段,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长远的战略规划,因此,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去追求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冒险精神去寻求企业新的增长点,缺乏创业精神去保持企业的生命力。第四,企业文化尚未形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民营企业由于建立时间不长,同时由于企业主并没有长期的战略和规划,因此并不注重企业精神和准则的提炼和形成。而这种文化的缺失,就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的纽带,企业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动力。第五,市场要素的制约。主要体系在以下方面:市场准入方面限制太多、生产要素供应上制约过多、与外资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竞争地位、民营企业社会保障机制上不完备等。
五、民营经济发展途径
第一,民营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要实现基于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努力实现明确产权以降低民营企业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途径为:产权必须在自然人之间界定清楚、产权主体要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实行有效的股权激励和推行普通员工持股制等[6]。
第二,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民营企业企业家精神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因和要穴。其实现途径为:培育创新精神,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培育冒险精神,即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培育合作精神,在每个决策和活动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其他精神的培育,如敬业精神、学习精神、执著精神、诚信精神等。
第三,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创新。其主要内容就是现代企业制度(modernenterprisesystem)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第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构建服务型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支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通过引导和扶持搭建市场平台。(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戒力度。(3)加快金融制度建设,要加快国有金融体制改革,拓展金融市场,为民企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培育中小金融机构。(4)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贷款风险缓冲机制;努力发展风险投资机制,重点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拓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
第五,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一个适合民营企业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失信惩戒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行业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培育信用服务市场,稳妥有序对外开放,最终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信用是民营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保持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倡导和组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