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经济发展阻碍及应对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障碍与困难,认真研究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正确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1民营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1民营经济的概念所谓民营经济,一般认为,民营是一种不同于计划经济的市场经营机制,是将产权明确到自然人,由民间来进行经营的经济。它包含了城镇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乡镇企业中的股份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除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余的都可认为是民营经济。
1.2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1)集中分布于二、三产业,逐步向国有资本垄断行业扩张。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竞争性领域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以轻工纺织、商业服务、建筑运输、一般加工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是主阵地。近年来,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开始大批进入曾经被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的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东部及沿海地区实力雄厚,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明显偏小。地区之间企业发展差距比较大。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呈现出中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市场扩张较快,西部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逐渐发挥资源成本优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
(3)经济总量持续增强,企业规模扩张明显。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7月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中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增至184家,占36.8%。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门槛突破50亿元,较2010年提高了14亿元,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快速成长的势头。
(4)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回馈社会行动积极。面对“非典”、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许多民营企业积极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诠释“社会责任感”,更加积极地回馈社会。以“5.12”地震为例,2008年5月26日“胡润研究院”的《5.12抗震救灾民营企业捐赠报告》显示:自本月19日首次报告至26日第二次报告,百富榜前100位企业家中,已有80人捐款10.4亿元,相当于社会各界捐款总额的3.58%。可以看出,企业家们在捐赠救灾方面反应迅速、行动积极,用胡润的话说,就是“民营企业家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已经到来”。
2目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由于条件所限,民营企业创业初始,多数是家族企业或个人合伙企业,起步较低,资金有限,主要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投入少、规模小、见效快的行业,由于受自身力量的局限和市场准入的限制,发展受到限制,规模难以扩大,而且这些行业进入容易,从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赢利水平呈下降趋势,影响企业实力的增强。此外,银行鉴于多方面考虑,向民营企业放贷的意愿不高,导致企业的资本主要靠业主自身的积累和民间借贷,因资本有限使大部分企业只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虽然有不少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私人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2家族管理模式盛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民营企业中,大量存在着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一般重要职位都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另外,一些企业制度不健全,在管理方面比较薄弱,由于是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一些企业的创业人和管理者素质不高,使企业缺少远瞻性、创新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2.3民营企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人才短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建立在县域范围内,离大中城市和教育、科研中心等人才汇聚的地方较远,企业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很难吸引人才。加之部分民营企业家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更是对吸引人才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民营企业要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要么留不住人才,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4部分民营企业诚信度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商标侵权、合同蒙骗欺诈等短视行为与现象,很多出自于中小企业,且有些是地方保护的不良行为。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见利忘义,丧失诚信,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没有建立百年长青基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2.5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度较大由于中小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而上市融资由于门槛高,民营企业的“次国民待遇”让他们很难直接进入。民营经济间接、直接融资的渠道都较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融资数量依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3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3.1充分认识民营经济重要性,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认真落实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破除对民营企业的偏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平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创业机制,营造鼓励干事的社会氛围,在全国形成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
3.2高度重视融资问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融资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利用自身信息渠道广、信息量大的优势,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有用的信息,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经济职能,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一系列制度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要制定倾斜政策,运用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措施增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国有银行应改变对民营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存在的“惜贷”心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
3.3引进先进管理方式,促进企业治理结构转变在一定阶段,集权式的治理结构和家族式管理,可能更有助于形成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看“,家企不分”将会成为发展的桎梏。当民营企业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时候,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就必须向高级化、多元化、分权化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向所有权家族化、经营层社会化、股权逐步公众化的转变。根据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现有规模,在既定宏观制度背景下最大限度地伸展自己的利益边界,实现家族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优化配置。
3.4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民营企业要持续创新就必须招聘到合格人才,要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要从企业百年发展的需要出发,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敢于不拘一格招贤纳士,用情感、用事业、用待遇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人力资本的能力,还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5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实现从机会投资到战略投资转变很多民营企业碰到投资项目,首先考虑的是该项目短期内能不能赚到钱,而很少考虑这项投资对企业的长远战略意义。这种投资上的短视,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企业战略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和战略实施的竞争。随着党和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升,机会投资的成功率将会越来越小,战略投资将会日益显示其的重要性。
3.6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要建立诚信,实行持久竞争,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特别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志,更是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企业要想保住市场占有率,赢得市场,就必须创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牌。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竞争发展中做强、做大,就必须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正确认识品牌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依靠技术创新,打造高品质、优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壮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不断成长。
总的来讲,当前民营企业面对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认识。无论是决策层还是经济界、学术界,都普遍认识到,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首先从民营企业得到反映,而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始于民营企业状况的改善,关注民生,强调以人为本,就必须着眼于民营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研究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民营经济一定会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