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产品销售模式探究范文

农产品销售模式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产品销售模式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销售模式探究

摘要:当前,农产品滞销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瓶颈。本文针对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并依据现代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结合吉林省省情民情,提出了应强化政府在农产品产供销环节中的主导作用、调整农业经营管理结构、协调产供销环节各类经营主体关系、促进农业资源在全省内部的优化配置等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政府主导;产供销一体化;销售模式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是其支柱产业,产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吉林省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但同时,农民“卖粮难”“卖菜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农产品滞销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吉林省农产品产销状况

吉林省从2015年起全面启动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项目,截至2017年2月,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拨款达到10319.448万元,补贴受益农户5653户,机具数量6523台。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普及,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而且加快了播种、收获的速度,使吉林省粮食连续几年大丰收(见表一),其他农产品产量也呈现出平衡的增长态势。吉林省农产品虽然量多质优,但却存在“丰收不增收,产量多农民愁”的状况,农产品滞销问题十分严重。以大米为例:吉林省水稻产量约占东北三省水稻总产量的1/4,但大米的销售收入却只占东北三省的18%。再以土豆为例:2017年4月,吉林省白城市土豆价格大幅下落,中署系列土豆价格从0.47元/公斤下降到0.38元/公斤,荷兰系列土豆价格从0.5元/公斤下降到0.4-0.45元/公斤。价格过低再加上运输能力和销售环节的种种限制,使大量土豆面临着因无法及时出售而腐烂的风险。

二、吉林省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分析

⒈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第一,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使得农产品的需求量在短期内增长较为缓慢。第二,近年来农产品价格降幅不明显,难以拉动需求。第三,各地区的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偏好不同,而吉林省农产品的种类比较单调,限制了销量的增长。

⒉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第一,缺乏市场分析能力,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作为个体经营的农户,既无法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也无法掌握农产品需求方的信息,往往盲目从众、“跟风”。当某种农产品价格上涨时,会出现全村或同一地域的多数农户都大量生产种植这种产品的情况,造成该产品的供给过量,价格急速下跌,最终导致“谷贱伤农”或“菜贱伤农”的后果。相反,当某种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农户又不约而同地缩减该产品的数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第二,农村信息化程度偏低。目前,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但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程度还不高,农民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也不强,还不能熟练运用互联网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这就延长了农民对市场需求情况的判断时间,导致其所生产的农产品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⒊农产品生产者只关注数量而忽视了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旧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农民及农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只关注数量的提高而忽视了质量,加之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这就使其产品因质量不过关而在市场上不受欢迎,出现滞销现象。

⒋农产品销售企业不重视品牌效应。目前,吉林省农产品销售企业对于品牌效应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造成省内农产品滞销的因素之一。例如: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产品包装方面仍存在短板,多数产品只是为了便于运输才进行简单包装,不利于农产品销路的拓展。还有些农产品供销企业不重视技术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次数少、附加值低,其产品质量不优,整体档次不高,不被全国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所认可,品牌效应更是无从谈起。

⒌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成本过高是影响农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原因。吉林省农产品运输体系包括农村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水路、仓储、配送等。其中,从乡村到城市或交通枢纽站的运输环节主要通过农村公路运输来完成。近年来,省内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道路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省内部分农村地区交通设施、道路建设仍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特别是由于吉林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东、西部偏僻乡村道路建设仍然滞后。农业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农村道路网络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农产品外运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农产品销量的增长。农产品和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保鲜期较短,极易腐烂变质。据吉林农网统计,吉林省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为20%-30%,每年损失金额多达数亿元。

⒍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目前,由于吉林省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使得农产品交易时间成本过高,这也是影响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过多,供应商、商加价行为普遍存在,真正卖给消费者的产品价格偏高,使得消费者对于吉林农产品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各级政府及供销企业对市场机制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农产品从生产、收购、运输到销售环节缺乏统一的市场化管理,从而产生了农产品产量提高快但销量增长慢的问题。

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吉林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仅表现在食品方面,在酒精、淀粉等工业深加工及家畜养殖方面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而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对于此类行业的影响很大。在经济繁荣时期,各个行业的扩张发展使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加大,但在经济萧条时期,行业发展前景黯淡,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抑制对农产品的需求。虽然农产品对外界经济环境的敏感度和依赖程度不像工业品那样强烈,但它所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因此,在分析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走势时,宏观经济形势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

三、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产品销售模式

⒈完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第一,吉林省各级政府应要求各村镇和农业合作社建立并完善财务、审计、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第二,农业主管部门应做好农业信息化管理宣传普及工作,在构建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时,将重点放在对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实用性上。第三,结合国家惠农支农政策,鼓励农民自发成立农业经济组织,建立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以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第四,组织专业的调研团队和营销团队,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的销售方案。第五,完善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农业惠民服务网络平台,并将该平台建设成为由政府作担保的具有中间交易商性质的服务渠道。同时,为确保农产品交易合法、顺利地进行,建议引进清算所会员制模式,使农业生产者、销售者都以平台作为交易对手方,这样,既能节省大量交易成本,又便于产销沟通,还能提高产品销售环节运营效率。第六,在全省县市级农业市场举办不同规模的农产品交流博览会,直接为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销售公司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⒉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制。笔者认为,针对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以及在销售过程中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应通过农业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其发生的概率。第一,可以结合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现实,建立农产品价格、产量大数据库,必要时可以聘请国际和国内具有丰富农产品风险控制经验的专业数据公司对农产品风险进行预测,各级政府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农产品生产、销售规划。第二,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对冲方面的先进经验,密切关注国内一年期以上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走势,根据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变动规律对农产品生产规模做出合理预期以指导农民安排生产。第三,可以依据风险转移的基本原理,以省内大量农业合作社为基础建立农业保证基金。第四,完善吉林省保险公司的农产品保险机制,推广各类农业保险,提高惠农性质的农产品专项保险理赔额度,使农民在遇到风险时减少损失。

⒊加强农业产销合作。客观来看,目前吉林省大多数农户和供销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三个市场主体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松散特征,而单纯依靠民、企合作难以解决此类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介入,实施农业供销担保机制,建立生产者与销售商之间的联动机制,才能确保农产品产销信息畅通,从而促进吉林省产供销一体化机制的完善。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建立农产品连锁超市,并对省内农产品直销连锁超市实行减免税政策;可以借鉴互联网购物优势,建立健全本省农产品网购平台,做好线上线下销售联动,使消费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买到新鲜的农副产品;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拓宽销售渠道以增加销售量。此外,针对吉林省城乡结合部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较多、人员规模较大的实际,可以考虑由该地区单位直接采购当地农产品,以此缓解滞销问题。

⒋加强农村道路网建设力度。第一,要继续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资。吉林省农村公路在路网结构、修建标准、养护维修资金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而需要建立农村道路建设与养护多元投入机制,解决公路养护与维修的资金问题。第二,可以将虚拟物流运用于农产品流通中,使运输体系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其对吉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第三,鼓励民营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优惠政策,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排头兵。

⒌加强对农业生产主体的技术培训。第一,切实做好农村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可以由吉林省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委托各地农科院所开办农产品网络销售培训班,向农民普及互联网运用、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如何进行网银支付等知识,使农民和农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推销特色农产品,从而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第二,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硬件建设。应继续推进吉林省农村宽带网络和4G基站覆盖建设,把普及开通互联网与“科技兴农”“精准扶贫”相结合,使省内偏远落后的乡村也能够与城镇一样充分享受网络资源,从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更多的农村居民脱贫致富。此外,各县、乡政府可参考城镇公共区域wifi覆盖经验,建立以行政村为中心的无线网络免费服务系统,通过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产品销售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应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农业经营者转变发展思路。一是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使其认识到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相互促进关系。二是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学习科学管理知识,通过农业产业化运营管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三是引导农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企业从传统农业单纯提高产量的思路向现代农业经营提高产供销流程经营效率的思路转变。

⒍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及交易流通的管理。第一,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流程。建议吉林省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在远离交通枢纽的地区修建农产品储存库,并加快投资建设市、县、乡三级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此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第二,加强农产品交易流通管理。一方面,可以优化交易方式,采用现代交易手段对市场实行功能定位,引导发展商、消费者及超市之间相互合作;另一方面,制定并尽快实施吉林省农产品市场化管理制度及农产品安全准入制度,同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查的力度,在生产、收购、流通、销售等环节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青峰.农产品营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

[2]刘爽,翟绪军.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

[3]潘成华.我国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构建[J].科技经济导刊,2016(16).

[4]徐明.吉林省农产品全渠道零售模式的构建[J].税务与经济,2016,(06).

[5]陈启新.吉林省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6,(05).

[6]乔子珈,沈晴,黄建俊.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吉林省吉林市农村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J].中国市场,2016,(12).

[7]高颖锌.吉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郭思齐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