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逆差影响农产品贸易论文范文

逆差影响农产品贸易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逆差影响农产品贸易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逆差影响农产品贸易论文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现状

1.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据商务部外贸司统计,以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十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国中,美国、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来源国,合计占我国进口农产品份额的55.11%。日本、美国、香港、韩国为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国(地区),合计占我国出口农产品份额的47.95%。以大洲划分,35.47%的贸易额位于亚洲区域,北美、南美洲、欧洲分别占22.30%、21.11%和13.86%。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分析,造成我国逆差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需求因素的影响,主要进口的大豆等进口价格和数量同步增长,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对这些产品进口的需求猛增,国内生产能力有限,而需求又大,大量进口就成为必然选择,而本国出口农产品多集中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不足,农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下滑。另外,为扭转对我国的总贸易劣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国进口(包括农产品)的限制,国内供求不平衡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农产品贸易环境恶化,出口能力受到阻碍,加剧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的形成。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商品结构分析。2006年至2012年间,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为水产品、蔬菜、畜产品、水果、稻谷等,其中06年至12年七年平均出口额分别为101.46、81.27、40.19、43.37、4.26亿美元;主要进口农产品为畜产品、食用植物油、水产品、水果、谷物等,其中畜产品、食用植物油、水产品的七年平均进口额分别为63.39、62.65、49.23亿美元,水果、谷物的七年平均出口量为475.93、246.1万吨。①从产品结构上来看,2012年我国土地密集类型主要农产品出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长,部分农产品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这是自2004年以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一直表现出来的趋势,也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出口表现为增降不一,但多数表现为顺差。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与南北美洲大豆、油料几乎是只进不出的净进口贸易,加上棉花、畜产品长期以来的大额贸易逆差,同时谷物、小麦、玉米的贸易逆差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扩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园艺种植类如蔬菜、水果外加水产品,历来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但近几年水果类农产品出现出口下降,进口上升的趋势,贸易顺差逐年减少,另外,我国一直被认为是畜产品的“疫区”,贸易逆差趋势没有缓解。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前一部分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商品结构和基本特征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找到了一些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但对其实际影响程度和内在关系还不了解,下面对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NC:表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CK:表示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额;JK:表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HL:表示人民币兑100美元年均汇率;GDP:我国国内生产总值;ZC:表示中央地方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ZCZ:表示农业总产值;GS:表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平均关税。XF:表示国内总需求,由于居民消费支出代表了一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所以本文以居民消费支出中对食品类的支出总额代替表示国内总需求;YLXSL:表示我国油料销售量,子目包括花生及花生仁和食用植物油(含棕榈油),由于油料产品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是我国近几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其数量变化对研究结果有较大影响,所以单独列为一个变量;JGZS:表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本次研究主要对上述11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年限为2000年至2012年十三年的数据,其中变量NC、CK、JK、ZCZ来自中国农业部网站(www.agri.gov.con),GS来自个信息网站统计汇总,其他数据来自国际统计局网站()当年统计年鉴。数据中取绝对数的,数额(除变量HL表示为100美元所兑换的人民币数额外)统一以“亿元”为单位,数量统一以“吨”为单位;数据为相对数的,以上年为基年(取100)计算,关税与农产品依存度用百分比表示。相关变量样本数据见(表3)。

2.建立模型。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找出造成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和提出相关对策。为明确上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具体数量规律,需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为简化研究过程,本文只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首先建立一个基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建立“初始回归模型”,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informationcriterion)和Schwarz准则(Schwarzcriterion)对除“初始回归模型”以外的其他变量进行判断,分析其与农产品贸易逆差形成的相关程度,从而筛选造成出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决定因素。经过第一、第二步的变形,分析得出以NC为因变量,GDP、HL、JK、ZCZ、LYXSL为解释变量的最终回归模型,如下。从上述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农产品贸易差额与GDP水平、人民币汇率、农产品总产值和农产品进口量以及粮油销售量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长1亿元,贸易逆差将增加114.02万元;100美元多换1人民币(人民币贬值),贸易顺差将增加5,359329亿美元;农产品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贸易逆差增加590.22万元;农产品进口额每增加1亿元,贸易逆差增加0.773596亿元;粮油销售量每增长1吨,贸易顺差将增加7.14万元。

4.模型结论。从方程中可以看出,汇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差额的影响程度最大,进出口额次之,GDP和油料销售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以下对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内在关系加以解析。HL:汇率和贸易差额表现为正相关。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化,会直接导致两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简单地来说,当人民币对某一国货币升值,一是会抑制出口企业的贸易利润,部分国内企业会放弃国外市场,将商品在国内消耗,导致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二是会降低进口企业进口成本,部分国内需求趋于由国外资本流入来满足,使进口量增长速度上升。人民币升值,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贸易差额趋向逆差,贬值则相反。JK:进口额和贸易差额表现为负相关。我国进口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国内需求上升,促进贸易逆差形成,反之则相反。从实际意义来说进口额可以一定意义上表示贸易差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进口额变化量等于差额变化量,这里之所以比JK作为一个解释变量,是因为我国进口额与关税有密切关系,关税是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对关说门槛的一再降低,使国外资本大量流入,是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ZCZ:农业总产值和贸易差额表现为负相关。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意味着我国农业总收入的相对增长,收入提高有效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反映到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进口,使贸易差额向逆差运动。但应注意,方程t检验证明,ZCZ变量为非显著变量,在解释时缺乏可信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差额表现为正相关。我国为外向型经济及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国内总产品增长说明贸易顺差(出口)增长。另外,与农业总产值相似,国内总产值的增加,说明国民购买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部分产品的进口需求,加大了逆差的形成。逆差抵消了部分的顺逆,解释了GDP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效果不明显的原因。YLXSL:油料销售量和贸易差额表现为正相关。油料销售量代表我国农产品主要进出口产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产品结构因素和竞争能力,竞争力越强,生产结构越合理,我国出口能力将越强,可促进贸易顺差形成。

三、造成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建立模型的目的在于表示解释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引起解释变量变动的因素通过模型建立的关系作用到因变量上,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最终模型的建立表示我国农产品贸易差额的决定因素的基本确立,而造成这些决定因素变动的原因将作为本文重点分析方向,结合前文对我国贸易逆差格局和贸易特征的分析结果,以下总结引发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1.人民币升值———促进抑出。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相对于美元由1994年的1:8.61到2009年的1:6.83,②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和调整制度是十分严格的,自2005年7月21日以后,汇率制度由钉住单一货币美元改为以货币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③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波动幅度。人民币升值主要源于中国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内部动力及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国近十年的GDP年平均增长值为10.28%,发展速度惊人,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我国内部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都促使我国长期汇率趋于升值。另外,国外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美元持续走软,强化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美联储连续降息加大了中美利使得国外资金有动力进入中国,加大了人民币对美元的上行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就体现在我国对外贸易上,出口的收益减少,进口的成本降低,中国目前的政策也趋于经济自由发展,现实的供求关系将导致进口量猛增而出口量有所缓减,促进抑出,削弱了我国各贸易产品的顺差优势或恶化了逆差劣势。农产品种类繁多,除一些基本农产品外价格弹性较大,汇率的变化直接导致贸易价格的变化,贸易量随之变化理所当然,促进了逆差格局的形成。

2.农产品贸易环境恶化———贸易壁垒阻碍出口。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将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特殊保障条款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十分容易受技术性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影响。2006年开始,全球进入高贸易保护阶段,日本和欧盟纷纷推出针对农业化学品残留和食品安全卫生的多项措施规定,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门槛,我国原本在国际市场较具优势的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处理能力有限,在诸多壁垒面前,我们困难重重,大部分被硬生生地挡在他国国门之外,同时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补贴,使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大大削弱,在出口能力大大降低的同时,为执行国际贸易组织的协议,我国对关税一减再减,由先前的15.3%降低到09年的9.8%,农产品平均关税更是由2000年的26%下降到09年的15.2%,进口成本的降低吸引了大量国外资本流入,进一步恶化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状况。

3.国内需求———偏好进口。通过农业部统计,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农业总产值的双双增长,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居民对食品类产品的消费支出逐年增长,表现出旺盛的需求。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供应充足的粮食谷物等基础农产品已经不是居民需求重点,而一些品质高、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慢慢走入人们生活,如高档水果、高级营养品等。而一些初级产品主要用于向农业产量不足的日本、韩国出口。从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贸易额的变化情况来分析,2009年,部分农产品进口需求仍是我国进口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逆差农产品如大豆、食用植物油几乎为净进口,大豆除制作各种豆制品外,主要是为了满足榨油后的副产品生产,如豆油和优良饲料,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和畜牧业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水果虽然是顺差产品,但从进出口增长变化来看,水果进口量大幅增多,这与前面提到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人们不再满足于我国生产的初级低质产品,而是追求品质高的进口产品,这对我国农业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内部总需求偏好愈益由进口满足,也就是说总需求减去国内供给后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贸易逆差的形成。

4.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限制出口。中国是农业产业大国,但与农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以土地和劳动为资本的产品,反映了我国农产品的优势为劳动力和价格优势。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普遍反映为低品质、低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已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缺乏国际竞争力。另外,从我国贸易地区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第一并且过于集中,多以亚洲地区国家为主,出口企业又普遍表现为规模小、实力有限、结构不合理等特点,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众多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正逐年下降。

四、应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

在正确认识造成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后,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国际市场环境,这里提出一些缓解我国农产品逆势的建议和措施。

1.正确面对人民币升值问题,合理应对升值对农产品造成的影响。面对国际压力和国内高速发展,人民币要不要升值?答案是“要”,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适当的汇率波动是国际经济的规律,作为占国际货币地位越来越重的人民币而言,相应的升值是有利的,一是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二是减少贸易摩擦,三是促进低端产品产业改革。作为造成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合理应对其带来的影响。

2.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打破贸易壁垒的阻碍。贸易壁垒主要针对进口产品的质量、价格加以限制,中国农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低质、产品附加值低是我国出口无力最主要的原因。为此,我们首先要按农产品技术指标来组织生产,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其次,加大农业投入,鼓励农业生产企业与国外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从质量和价格上克服贸易壁垒的限制,增强农业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建立我国自己的贸易壁垒体系,强化对我国农业的贸易保护,寻求平等、公平的贸易发展环境。

3.调整进出口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出口渠道,建立良好的产品形象,向更宽更广的国际市场进军,发挥我国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更加合理的规模型农业生产机制,以谋求高效生产,降低成本。

4.在WTO框架下适时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我国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等活动中,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仍十分显著,例如我国针对粮食市场价格上涨问题对粮食进出口贸易采取了大量进口和限制出口的双管制措施,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形成。在我国“敞开国门”的同时,以西方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贸易压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保护手段由关税、数量措施,到贸易救济手段,再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从历年的农产品贸易争端产品分类来看,畜产品、园艺产品、粮食产品和水产品是争端高发商品,而这些恰恰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因此我国应该积极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应对当前的农产品出口困难。

5.转变农产品贸易方式,不断提升出口农产品技术水平。我国对外农产品贸易采取传统的贸易方式,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种植和养殖类及初级土地、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等高技术密集型农产品是我国的短板。我国农产品品质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下,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加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都削弱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限制了我国的出口能力。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转变农产品贸易方式,不断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贸易和水平。

作者:孙宏艳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