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疫情传播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范文

疫情传播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疫情传播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疫情传播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两岸动植物疫情传播风险分析

1台湾地区农产品输往大陆风险与影响

1.1台湾地区动植物疫情状况

台湾地区凭借台湾海峡与大陆隔断,其独特岛屿位置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害生物分布与大陆明显不同。台湾地区发生的一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在大陆和福建没有分布或呈局部分布,如香蕉穿孔线虫、番茄环斑病毒、西花蓟马、螺旋粉虱在大陆没有分布,香蕉枯萎病、椰心叶甲、三叶草斑潜蝇等在大陆仅呈局部分布。动物疫病方面,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副结核病、牛结核病、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牛病毒性腹泻、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赤羽病、牛生殖道弯曲杆菌、绵羊痘和山羊痘、山羊关节性-脑炎、Q热,禽流感、新城疫、鸭病毒性肝炎、禽霍乱、马立克氏病,锦鲤疱疹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白斑综合症、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对虾Taura综合症等多种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在台湾地区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

1.2台湾地区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风险

2007年以来,经国家质检总局立项批准,福建检验检疫局牵头承担并完成了台湾地区23种水果和13类主要动物及其产品的风险分析研究工作,结果显示大陆与台湾地区有害生物分布不同,存在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巨大潜在风险。如在台湾地区广泛分布的香蕉穿孔线虫、番茄环斑病毒、西花蓟马、螺旋粉虱等植物疫病和虫害,桃拉综合症、白斑综合症等鱼病,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等畜禽病在大陆没有分布或分布不广,因此,传入大陆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否则一旦传入,将会给大陆农业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3口岸截获来自台湾地区有害生物的情况

多年来,全国各口岸从台湾地区输入的货物中截获大量重要的有害生物。据统计,2005-2012年8月,从台湾地区进境农产品、运输工具中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094种(属)、33261种次,其中昆虫15362种次、真菌2131种次、细菌15种次、杂草487种次,以及蜗牛、螨等其他有害生物2904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1492种次。在台湾地区发生严重危害的椰心叶甲、三叶草斑潜蝇已传入大陆,造成数百亿的经济损失;福建某地在对非法引进果树种苗一案进行调查时发现,黑松上大面积发生松突圆蚧,该地区85%左右的松树已染疫,重度染疫面积达2万多亩,其中1909亩松树已枯死,且危害已波及邻近县市;福建某公司从台湾地区引进火鹤花瓶苗,长势普遍衰弱,不断死亡,经专家鉴定系香蕉穿孔线虫危害。这些传入和截获的事例足以证明台湾地区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高,现实威胁不容忽视。综上,从台湾地区进口农产品应当实施风险管理,引进植物种子、种苗、活动物以及肉类等高风险产品应当严格实施检疫;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通过正规渠道引进,防止有害生物传入。

2大陆输往台湾地区农产品风险及影响

台湾地区对本地区农业生产保护面相当广泛,其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约有570种。由于名单中的部分有害生物在大陆有分布,因此,台湾地区认为大陆是多种重大动植物疫病疫区,对大陆动植物及产品进行输入限制。根据农业部通报,从2004年以来,大陆新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猪链球菌病、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3N8亚型马流感等动物疫情,而长期以来未扑灭的O型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等疫情仍然不同程度流行或发生。这些均是对畜牧业危害严重的疾病,也是各国或各地区重点防控的疾病,对国际贸易影响极大。台湾地区将此类疾病列为甲类动物传染病,禁止进口畜禽及其产品,大陆的这些产品不能通过贸易输往台湾地区。

在植物及其产品方面,大陆有水稻白条病、水稻萎缩病、柑桔麟皮病、香蕉条纹病等,水稻、甘薯、马铃薯、枣、龙眼、香蕉等农产品和水果不能输往台湾地区。因为可能携带有害生物和疫情疫病,大陆有贸易优势的水果、肉类、活动物不能通过正常贸易输往台湾地区,但由于台湾地区有需求,因此存在通过非正常贸易渠道进入台湾地区的事实。并且,由于台湾地区地域有限,对大陆的饲料、食品原材料、初级农产品的潜在需求长期存在,这些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输台农产品的检疫也不容忽视。

两岸动植物疫情疫病管理体系比较

1管理机构

台湾地区内外检合一,“农委会”是台湾地区农业主管机关,“动植物防疫检疫局”隶属于“农委会”,是动植物防疫检疫的执行机关,其执行范围包括台湾地区岛内与“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大陆内外检分开,国内动植物检疫分别由农业、林业部门负责,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由检验检疫机构负责。

2法规

台湾地区将动物检疫与植物检疫分开“立法”,内容涵盖岛内检疫与进出境检疫内容;而大陆内外检分别立法,有《动物防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以及相应的配套法规,分别按国内与进出境实施管理。

3两岸农产品检疫准入要求

台湾地区在市场准入方面,出台许多配套“法规”,易于执行。对于输入动物及其产品,分为“禁止输入”和“有条件输入”两大类。对于重要动物传染病,公布非疫区之国家名录,允许进口相关产品;未列入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属于疫区或疫情不明,禁止进口相关产品。对牛海绵状脑病,公布发生之国家或地区名单,相关产品禁止输入。对于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分为甲、乙两部分,甲部分规定了禁止输入的植物或植物产品、疫区国家或地区以及禁止原因,实属需要的可有条件特许;乙部分规定了有条件输入的植物或植物产品、产地、检疫对象以及检疫条件。大陆方面侧重于禁止进口的疫区名单,规定禁止进口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种类,没有关于有条件输入动植物及其产品种类的规定,也没有规定需要隔离种植检疫的植物种类。在《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所规定禁止进口的植物及其产品只有8类,不能真实反映国际疫情动态。因涉及农业、林业等多部门主管,审批机关众多,难免要求标准不一,检疫名录不具体,口岸检疫存在执行难。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目前中央对台政策,对台要“先行先试”,要求各方尽可能为两岸贸易往来提供便利,满足两岸农产品快速通关、快速发展需求,给口岸检疫把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岸相关管理体系等效性评估不足

一方面对对方的有关政策措施与疫情动态掌握不够及时,收集的有害生物信息不全,而且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动态也在发展,对台湾地区农产品病害与控制状况了解不深、不透,特别是某具体单一产品的控制与官方监管方面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是提出风险管理措施不能落实,因两岸主管部门直接交流不便,一些具体控制要求不能体现在行动上,产地源头官方监管与输出前检疫不能很好落实,比如台湾地区出具的农产品检疫证书就无法满足大陆的要求,疫情疫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两岸疫情状况仍不透明

因两岸交流不便,两岸通报机制不畅,很多情况往往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后才知道,应急反应措施大大滞后,导致疫情疫病传播风险更高。比如,2012年3月初,台湾地区报道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其实疫情首发在2011年11月底,事隔3个多月,被媒体报道,大陆才获知并从OIE有关疫情网站核实有关疫情信息,其间存在疫情早已传播扩散的风险。

3对台贸易口岸分布广、设施落后

海峡两岸贸易的特色体现在小额贸易点多、面广、线长,小额贸易每船进口货物繁多散杂,但对台小额贸易点的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受人员和机构所限,把关能力明显不足,成为影响涉台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安全的一大隐患,具体表现在:①口岸除害处理设施不足。对不合格农产品的检疫缺乏专业除害处理设施,如水果需要低温、辐照处理设施,以提高除害处理水平。②口岸存放设施不足。冻鱼、水果等农产品入境后,大都需要暂存在符合一定低温存放条件的场所,但目前口岸这类设施明显不足。③口岸一线能力建设不足。一线普遍缺实验室,对有害生物识别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影响现场查验的有效性,导致截获能力不足。

4口岸把关压力大

对台要“先行先试”,采取快速查验、抽检以及快速放行等便利快捷措施,那么把关集中在口岸查验环节。以从台湾地区进口水果和蔬菜为例,其准入未经风险分析、双边达成检疫准入的具体条件等一致意见,而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宣布开放,要求各口岸给予优先查验、优先检验、优先通关等优惠待遇,提出快速查验和快速验放的工作要求,而在种植源头环节没有对实际存在的有害生物进行监控,有害生物携带传入风险高。

5口岸协同把关力度有待加强

对台贸易管理涉及台办、外经贸、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对非正常贸易渠道、非法输入的打击等需要部门联合把关,疫情把关协同难度大。

动植物疫情疫病传播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一旦发生疫情,直接致使相关产品贸易中止;若传入对方遭受损失,则对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间接影响两岸关系良好发展。

1对贸易的影响

目前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台湾地区为大陆农产品出口的第11大市场。而初级农产品受有害生物、疫情疫病的影响十分明显,一旦发生口蹄疫、禽流感、地中海实蝇等危害严重的动植物疫情,有关果蔬、肉类等产品贸易将会中止,两岸贸易均会遭受损失,特别是台湾地区市场有限,优势产品依赖出口市场,从台湾地区农产品对大陆依存度来看,对台湾地区影响远大对大陆的影响。

2对经济影响

由于台湾地区种/养殖业在其农业中占很大比重,果蔬占农产品产值比重超过60%以上。因此,大陆市场对台湾地区丰收增产实际效益显著,惠及广大台民。比如,2006年7月,台南地区香蕉进入盛产期,由于日本提高进口水果的准入要求,香蕉出现市场滞销问题,价格大幅下跌,大陆紧急采购了200t台湾地区香蕉。此后一直到2011年,大陆先后紧急采购大宗台湾地区水果2000多t,品种包括柳丁、香蕉、柚子、高丽菜等农产品6次。这几次采购均有效缓解了台湾地区果/菜农丰产滞销的困境,拉动了产地价格,维护了台农的实际利益。在石斑鱼养殖方面,台湾地区在技术、育苗以及育种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石斑鱼产值从2007年的2700万新台币增加至2010年的24亿新台币,其中80%以上输往大陆。目前大陆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扩大台湾地区农产品进口,台湾地区农产品将通过有序的渠道和机制越来越多的进入大陆市场。

3对社会的影响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初步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双赢发展格局,影响台湾地区与大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两岸民众高度关注。在2004、2005年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期,台湾地区方面曾明确提出禽流感疫情通过非法输入禽鸟方式从大陆传入台湾地区,媒体大肆炒作,并通报大陆有关非法输入的船只情况,但经大陆认真核查、检疫并抽样检测,没有查实定论。2008、2009年期间,大陆面临全球对包括食品在内的产品质量全面信任危机,台湾地区媒体广泛炒作大陆大闸蟹输台引发的“毒螃蟹”案例,引发台湾地区民众对大陆食品不信任。当然,更主要的是因疫情疫病产品不能出口,对整个产业的打击会造成破产、失业、不能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经贸往来的迅猛增加,动植物疫情疫病通过多渠道传入传出的潜在风险加大,在信息不畅、两岸合作机制不全、口岸基础设施和人员能力不足以及协同把关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因检疫能力不足造成疫情疫病传播,进而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与通关,影响两岸经贸健康快速发展。

对策措施

近年来,在“先行先试”政策指引下,国家质检总局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部署,扩大台湾地区农产品进口,全方位服务两岸三通,适时扩大进口台湾地区农产品准入范围,进一步实施动植物检验检疫便捷措施。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在防止疫情疫病的传入和传出,为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为促进对台农产品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两岸合作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1检疫准入

对有实际和潜在贸易需求的动植物及其产品,通过加强交流了解、风险分析、管理体系评估、企业考核等市场准入评估后,根据需求动态,双方主管部门尽快商定检疫准入的具体要求,明确准入产品和具体条件。

2把好进口检疫关

①实行风险管理,从政策法规、管理、执行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产地监管与出口前把关,进口监管前移,实行进出口农产品全过程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同时,采取多种灵活风险管理措施,尽可能为对台贸易农产品提供有效、优质服务,满足便捷通关的需求;②加强基础设施、人员和能力建设,确保口岸能够检得出、检得全、检得准;③加强口岸部门协同力度,加大对非准入或非法渠道入境产品的查验力度,重点查验风险高的产品,联合有关部门打击非法输入行为,引导非正常渠道贸易的产品回流正规贸易,以有效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避免对大陆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3把好出口检疫关

按照双方达成检疫要求和条件,监管生产企业主动按要求组织生产,加强质量安全管控,确保产品符合要求。严防疫情疫病传出,促进农产品贸易双向发展。在大陆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流行期,严禁来自疫区的肉类等产品输出,防止疫情传入台湾地区。同时,积极为输台农产品提供多种便捷、优惠措施,促进大陆优势农产品输台,满足台湾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4建立两岸常态的交流与疫情疫病信息通报机制

当今国际动植物疫情多发,为促进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岸检验检疫部门应实行常态化交流,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努力。①建立常态的交流机制,适当对产地管理、企业生产等情况进行评估考察;②建立疫情通报机制,及时准确地通报疫情疫病发生状况,为防止疫情疫病的扩散和进出境农产品的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一旦出现新的疫情,可以及时启动新的风险分析,提出新的风险管理措施,避免疫情扩散传播,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和两岸经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两岸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作者:高玉潮张伯强陈艳林金成宋菁单位: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