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范文

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是3个焦点问题,为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市场经济持久增长。农村的健康发展是确保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对农业经济管理中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调整,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的同时,还要持续完善农业产业自身结构,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农村经济

健康发展是提升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级政府对“三农”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予了重要指示。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惠农政策,切实加大了日常监督力度,但在现实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限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低下,拖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产生了负面影响。与快速发展的城镇相比较,农业经济在发展中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管理体制,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科研总体水平偏低,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找出根本问题所在,结合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进而提升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助力新农村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是充分利用农村自身的巨大优势对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在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各种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其地理、经济、专业人才等不同方面的巨大优势。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快速发展,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使各项农村经济生产活动稳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对“三农”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机结合,加快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是其协调发展的前提保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源整合,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1]。

2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对农业经济管理没有形成全面认识

农业经济管理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一部分农村在建设与发展中,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全面认识,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开展中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农村中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大部分都留在了城镇生活和工作,极少参与当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而留下来的农民大多知识水平不高,对农业经济管理无法提供有效帮助。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大部分农村仍然处在劳动力输出时期,劳作模式僵化,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无法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洗礼,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一部分农村地区采用了种植与养殖专业大户和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发展的模式,具备较成熟的经营方法,与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相接近,但对农业经济管理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宣传和执行方面仍存在不足,对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存在响应度不高的问题[2]。

2.2缺乏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农业经营的规模较大,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要素。要想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制订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往传统的农业基本经济制度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对市场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缺乏宏观调控,导致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农业、生产、工业3大经济体系没有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农业经济持久发展。此外,还有一大部分农村领导干部没有密切关注农业发展现状,导致农业经济得不到实质性进展。现阶段,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在资金补贴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但一些思想不纯的基层领导将资金用于其他地方,再加上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农民所得资金有限,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2.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巨大影响,目前农村中的技术性专业人才都集中在城镇发展,导致农村与城市人才比例失衡。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采取粗放式经营,导致产出率过低,而提高经济生产效率需要大量人才。目前农村高技能型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地区无法实现科学分配,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村中留下的大部分村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看待农业发展的目光和思维都比较短浅局促,缺乏长远的眼光。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专业性人才较匮乏,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全方位、高层次的管理理念。在农作物生产经营工作中,经常会根据以往形成的习惯对产品需求进行判断,缺少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使地区特色的产品在开发中遇到困难[3]。

2.4缺少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

提升农业生产设备水平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先进的机械化农业建设只在小部分农村地区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大力实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未普及,使得农业产量和农业经营在运转中缺乏高效性。农业生产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农业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农业产品的仓储设施;培育、生产种子、种苗的设施;灌溉排水、供水、供电基础设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自身优势较为突出,但在农业生产中却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对一些农业生产设备落后的农村而言,缺少现代化技术设备,经济质量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一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没有形成独特的产业特色,无法吸引企业为其输送高端人才,不完整的产业链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主要发展趋势

3.1现代化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相结合,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深度加工制作农业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还应实现农产品的持久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转变GDP增长方式是必然趋势,经济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是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4]。

3.2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信息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都应用十分广泛。为了使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开展信息化管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运用,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农业领域中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农业科研成果逐渐转变为高效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未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管理必将成为新发展趋势[5-6]。

3.3产业化发展趋势

为了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农业合作新政策,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机制也得到了平稳发展。在大中型企业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逐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增强了经济效益。在未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必将是新的发展趋势[7-9]。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主要途径

4.1转变思想

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使农业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当地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应明确主体责任,更新管理知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让农民全面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推动形成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同时,应积极引进技能型专业人员,并进行专业指导,培养新型知识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使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高度认可,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10-12]。

4.2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能使农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出现的不足,对各个模块全面管理,并加强制度管理,使农民在经营农业产品时更具规范性。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情况,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开拓经营思路,拓展经营渠道。农村各地政府部门需强化管理,建立奖罚制度,增强公职人员责任意识,使其切实履行自身岗位职责,积极发展农业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动态与现代农业前沿动态密切关注,为广大村民提供合理建议。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从机制建设入手,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完善各种制度,加大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思想,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进而确保资金流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公职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专业能力,为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制定相应制度,进而提升其发展水平。

4.3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和科学规划能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科学规划产业结构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农村当地资源和水土资源特征,精准判断种植物,制订完整的生产计划,详细进行市场分析。可以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当地进行农技培训,为农民讲解相关知识,比如有机农作物基地建设、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等内容,并对管理过程进行详细指导,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建议。为了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经销商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条,使农产品稳定地走向市场,不仅提升了农民经济收入,还有效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种植区,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征种植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构建区域特色品牌,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营销量,推动农业经济朝着特色化方向长久发展。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4.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面对农村劳动者知识水平薄弱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应引导农村劳动者学习新思想,掌握新种植方法,开展全面化的专业管理培训活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只有高度重视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促使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经商者经常会以长远的眼光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观察力,而农业劳动也是一种经商模式,需要劳动者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在农业生产中,劳动者应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总结种植经验,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与市场研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产业振兴。

4.5构建农业金融扶持体制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农业金融扶持体制,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注入了新鲜活力。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结合地域特色,快速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项目。当地政府部门应对相关政策加大优化力度,积极创造为民、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有效实施该举措,使地域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其次,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紧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增强各地区农业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助力农业发展。再次,不断扩大农产品价值链,助推以农业物料、人工种养或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尤其要创新农产品加工环节,引进先进的运输技术和包装技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还应与龙头企业加强联系,在合作中升级技术,进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4.6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首先,创新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水平,促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降低人力成本。其次,加大对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投资力度,针对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农产品,应立足实际,加大研发力度,进而创造更为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再次,对机械设备定期维修,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性,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5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各地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高效提升农业经济水平还需国家、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农民3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农业经济管理高度关注。此外,各地政府部门还应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实施效果,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同时科学分配资源,大力开发当地优势,对农业经济管理宣传推广,增强相关管理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得到高质量开展。

作者:白云 单位: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