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范文

谈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近20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的原则,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为例,各跨国公司纷纷把总部设在这些城市,提高了这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这些城市吸引了更多人的前往。小城镇吸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线城市为中心,二三线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的体系。

2.随着我国航空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城镇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在劳动密集的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了大批外出打工者和外商投资,对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原地区等地,城市化发展也逐渐加快。

3.城乡规划工作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了引导作用,城市化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决策和政策引导。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完善,规划的前瞻性、可国家操作性和宏观调控作用逐渐加强,法规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不同层级行政管理的完整的规划体系,包括城市体系规划、城市与乡镇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

二、城市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我国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整体不断增加。但是,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幅度变化随着改革开放过程的推进而不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主要有两种指标,即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绝对差异受经济发展技术或经济总量的影响,相对差异的实际增长量差异很大。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居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进一步扩大。城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时,农村居民却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收入的下滑,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

1.由于产业本身性质不同,对生产要素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集体使用。这种土地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对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也露出了弊端,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格格不入,可以说与城市化进程背道而驰。农村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土地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较高,所以农业更倾向于以分散的方式布局,在这种布局下,所需的劳动力较少,农业自动化后,所需的劳动力更加少了。而工业和服务业对消费人群、交通状况等要求较高,布局在人口相对密集、交通便利的城镇。我国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种产业结构同珍格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多方面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太高,而现代化率太低,使农业无法释放剩余劳动力,又无法实现农民的增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导致城市无法为更多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也很难实现农村城市化功能的完善。

2.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控制了人口的随意流动,合理分配生活资料,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户籍制度根据家庭人数进行物资分配。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户籍制度的优势变得不明显了,反而出现了弊端。城市的人口中也有农业户籍,而农村人口中也有非农业户籍,户籍分类的交叉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概念复杂化,也增加了人口统计的难度。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造成了农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长期延续。户籍制度曾经是中国人等级划分和利益划分的标准。城乡权利不平等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阻力,农村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不足导致我国总供给不足,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农村社会的横向联系变得脆弱。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新增人口没有土地所有权,他只能被动的转为城镇非农户口。这便为第二产业提供了大量了低廉的劳动力。根据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每个农民都有权获得土地,即使他们未出生的后代也能够分到一份。

(2)土地制度使得农民进行土地转让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虽然现在一些地方允许土地所有权转让,但农民无法获得与市场价格相应的土地资本。

(3)现行的城镇土地制度并不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城市或乡镇可出让的土地是有限的,政府职能在城市外延扩展性的取得一次性出让收入,短期内无法获得土地收入,这影响着地方公用事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而开发商必须一次性交付很高的土地使用金,开发商把高昂的土地使用金打入商品房价格中,抬高了房价,购房者望而却步,使房地产市场逐渐泡沫化,不利于城市化发展,同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3.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单是总量上存在问题,结构矛盾也很严重。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总数大、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在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上的艰巨性、长期性。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向市场经济改革使得大量职工下岗,企业破产重组导致职工下岗,产业技术升级淘汰了低技术人员,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导致弱势产业的人才流失,企业萎缩。进城打工农民自身技能较低,需要政府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只有让农民工掌握生存本领,才能使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被淘汰,摆脱贫困状态。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是目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传授进城务工人员一些实用的技能,拓宽农民就业的空间和增收渠道。

三、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坚持城乡统筹,引导农村城市化健康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第二是要加强镇、乡和村庄规划,引导农民向较大的乡镇集中,加强对人口少的乡镇建设用地的管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使用;第三是建设乡村公路,加强农村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发展;第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满足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设施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政府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乡镇企业要根据地区的资源、环境、历史和经济发展,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准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壮大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培训和就业服务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信息,实现城乡就业平等。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入相结合,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改革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用制度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节约耕地的前提下,既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又减低各类企业用地成本,保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益。积极探索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如土地股份合作制,允许土地所有者以入股、出租、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土地开发。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将远期目标及近期目标问题相结合,逐步理顺思路、创新思维;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调整政策导向,把握大方向,为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努力。

作者:曹若霈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