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现行教育体制不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呈现出农村教育和培训制度的不足和弊端,并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针对这种状况,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农村教育与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分析。
1.农村教育目标单一。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教育都是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这是农村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必然产物。但这样一种教育模式毫无疑问不能够满足现代农村教育的最终目的,甚至有可能对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持续发展造成危害。这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难以落实到实际,更导致学生只热衷于书本知识而产生对职业技能教育的不重视。这些不良因素导致农村学生放弃扎根农村甚至是嫌弃农村的情绪和倾向严重,这对于农村经济建设的长远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2.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生产活动完全脱节。这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的多个方面。例如,农村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象的单一和方法的落后。农村进行教学时所面向的对象往往都是希望能够通过知识这条路走出农村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即便是学得非常好也很少有可能回来为农村建设做贡献。而教学方式上更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直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和指导,并不重视教育过程中的多种科学方式。
3.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现代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在教学物资、教育人员的不足上。农村教师无论是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还是学历结构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甚至于在职的教师也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农村教育的岗位,以此来为自己提供新的平台。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农村教育投资的加大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素质,以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基于此,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实现主要通过对教育的投资来实现,且人力资本投资质量的好坏也需要通过教育投资质量的好坏来衡量和评价。总而言之,教育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最好方式,教育投资应当得到多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1.增加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在对教育方面的投资进行探讨和分析时,首先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性观念就是要尽可能保证政府在农村教育投资中的主体地位。站在政府支持的高度之上来进行多元化基础教育模式的构建,并相应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资金的筹集,这需要地方政府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配套做好教育设施的完善工作,通过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配套设施的全面完善来实现农村办学条件的彻底改观。
2.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在建立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农村需要的新型教育制度。因为在教育理论进步和优化的同时,农村的实际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对于知识的需求已经趋向多样化,因此,农村教育本身也应当按照人们的学习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并在此过程中对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正和替换,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的教学需求。总之,针对农村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问题,应从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多元化职业教育的推广,这实际上也是加强农村重点教育的有效方式。
3.制定完善的农村教育发展计划。具体来说,可以进行农村成人教育,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短期培训班,还可以针对某个比较具备技术含量的专业来进行长期培训,除此之外还有中老年的识字班和青年技术培训班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农村教育的普及率。而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和上述教育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小学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各高校输送高素质有用人才,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农村青年往往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同时对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也掌握得不好,这就使得这样一个大基数的人群处在农村但是又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不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对青年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学有所成后能够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这样,农民才愿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投资。
(二)加强城乡间人才的流动
可以在城乡之间进行教师的短时间交换制度,通过这种城乡之间教学人才的流动将城市里的优质教育理念和思想带入并渗透到农村去。每个市区内的学校都可以确定出一个到多个结对帮扶的农村学校来,除了定期进行上文所述的人才交流以外,还可以安排相关方面的人员对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指导,这样农村学校就能够在科学的高度上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还能够从市区学校的老师身上学习到相关教学方法。此外,应当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高等院校内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这样在给农村发展基础教育事业的同时也能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
(三)优化农村知识结构
农村知识结构的优化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员个人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就能够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生产过程当中更好地获取有效信息,而有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就正是降低农民生存成本的重要方式。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农村的知识结构,使农民自己也能够具备对市场进行预测和适应能力,在把握市场需求的条件下确定农产品的产供销,并最终保证自己收入的增加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农村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过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急剧下滑导致农业经营举步维艰的状况,而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追究,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农民对农业自身特点的控制不当造成,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上的欠缺。总而言之,对于农村人员来说,资本短缺最大的表现就是科学文化水平的低下,基于此,优质农产品的合理生产和有效销售都是依靠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来进行支撑的。
(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主要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到目前为止,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经济要素的流动效率低下,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和投资回报。正是因为这样,在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就要站在以农民平等发展和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城乡统筹思路的施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的方式来实现:首先,需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之间最为深刻的不平等问题;其次,建立劳动保障制度,使得全部居民都享受到完全平等的国民待遇;最后,要完善相关方面的措施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工作,这样就能够建立起一套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和机制来。事实上,改变流动人口的管理方式和办法、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流动成本以及农民合理权益的保障,都是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方式。
三、结语
目前社会环境下想要尽可能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致力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而农村人力资本提高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通过加强教育来实现。本文正是围绕这样一个话题,在简要介绍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现代社会环境下影响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方式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说明,希望这样一些探讨一方面能够对相关方面理论工作的探讨有所帮助,更为重要的还是希望能够对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有所启示。
作者:韩严民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