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构筑和谐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范文

构筑和谐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构筑和谐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构筑和谐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要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夯实农民增收的制度基础。要本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改变高度分散的小农经营体制,应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顺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关键是要明确土地产权。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关于“集体”的含义,《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集体包括“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业经济组织”。这种模糊界定所带来的集体主体的多样性和虚拟性,导致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国家应该从微观层面立法,明确区分集体和个人的含义界限与权利界限,在保障集体所有权的同时,让农民充分享有其它几项权利,最核心的就是处置权即在法律范围内自由流转土地的权利。

其次,要切实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政策投资、群众集资的建设模式,把城镇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依靠优惠政策,向市场要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小城镇建设,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加速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加速企业、商业、流通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市场管理,搞好信息服务,保持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秩序。要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和产供销一体化组织,拓展销售领域,增加销售渠道。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开拓市场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再次,要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要打破城乡严重分割的二元机制,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公平环境。坚决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性障碍和排外性、歧视性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制定并落实鼓励农民进城的各项政策措施,如农民工就业最低工资标准、劳保、医疗、工伤、养老保险、入户籍、农民工子女受同等教育的权利等,切实维护和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二)调整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确保增产能够增收

在当下农产品总量平衡并有结构性过剩的条件下,对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升级,既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能够增收的根本途径。

要在保证粮食供给稳定的基础上,面向市场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走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要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大力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特、稀产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打好“安全、卫生”品牌。要不断推进农业“名牌”战略,提高农民品牌意识,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

要根据对农业、农村的反哺需要,逐步拓宽国家反哺通道和构筑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首先,要完善农业投入融资管理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要在稳定现有投入基础上,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要拓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渠道,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国家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力度。其次,要加强农业保护机制建设。在WTO框架下用足用好有关对农业、农民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保护机制建设,包括对农产品价格支持和保护制度、对农民直接补贴和税费减免制度、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再次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要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扩大义务教育范围,积极开展捐赠、扶贫、帮困等救助活动,不断提高乡村的社会保障水平等级。

(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培训农民从事非农行业的从业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农业科技报刊、板报、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广泛采用优化种子工程、平衡施肥技术、先进播种技术、灌溉技术、农作物动态监控技术、收割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使之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使之获得其它行业的从业能力。这样,他们可以忙时务农,闲时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来源;而对社会而言,可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训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培训经费的主要部分应由政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