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土地制度改革经营范文

土地制度改革经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土地制度改革经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土地制度改革经营

摘要: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提出允许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以农民自愿而且是长期地自由流进或流出土地为前提:,这些前提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得到有效满足。理由在于:教育是减少农村人口的核心条件;教育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接纳平台;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提高经营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但是我国农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

关键词:农村教育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关键条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央允许农民土地流转的政策,意味着土地适当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是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但是,土地流转的有效进行是需要条件的,这些条件的满足归根到底要依靠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是土地制度改革推迸的前提。本文就教育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功能进行阐述,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就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提出一些看法。

一、土地流转需要条件探析

当许多学者在讨论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政策举措时,也有些学者在探讨土地规模经营或土地流转所需要的条件。综合起来,这些条件归纳起来简而言之就是:第一要农民愿意流出土地,而且是愿意长期转出土地;第二农民愿意流进土地。这些条件的实现是需要其他的一定条件为支撑,这些条件可称之为条件之条件。下面就土地流转所需条件之条件进行分析。

l、农民能向其他产业转移是农民自愿流出土地的条件

在土地流转中,土地流出的一方一定是自愿流出土地,是源于内心的真正的自愿选择,不受任何外力所迫。lIJ农民自愿流出土地的前提是能在其他行业稳定地取得比耕作土地还好的收益,能咸功地向其他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减少。不但如此,要让土地能适当规模经营,自愿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这就要求农业人口要减少到一定程度。在实践中,世界各国一般把实行规模经营的起步条件确定为60-70%的农业劳动力稳定转移。而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必须要通过产业转移才能有效进行,否则没有产业平台作为支撑的转移只能是盲目的转移,不但会给城市、城镇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更主要的是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取得超过土地耕种的理想收益,土地流转最终难以实现。

2、能在土地耕种以外的领域长期立足是农民愿意长期流出土地的重要条件

这个条件强调土地流转的长期性,土地耕种要取得效益,不但要求土地规模要达到一定的量,还要求土地的使用时间必须有一定的周期。因为规模经营意味着土地使用者对土地有一定的投入,这些投入的成本的收回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这就要求土地周转周期不能太短,农民能够愿意长期流出土地。而只有农民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获得稳定工作,不会像金融危机那样一遇到“风吹草动”就面临失业,同时还能和城市有效融入,农民对土地的依存程度才会减少,土地的流出才会减少短期行为。

3、土地规模效益是农民愿意流进土地并且能保证经营长期性的重要条件

与农民愿意长期流出土地相对应的是,有人愿意长期流进土地。农民愿意长期流进土地的关键是经营土地必须取得一定的比较效益。不是凡是规模经营都能取得较好收益,相反,一定程度上,经营规模越大,风险越大。规模经营只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有效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民必须由传统的单纯耕种土地向“经营”土地进行转变,这就对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如要求土地的经营者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要有一定的把握市场的能力、要有围绕市场科学耕种的理念。

二、教育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和功能

要使农民愿意并且是长期地流进或流出土地,必须要实现农民向其他产业转移,并能在土地耕种以外的区域长期立足,要有较好的土地规模效益,这些条件的实现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发展教育是土地制度改革推进的关键条件,具体来说,教育在土地流转中具有以下作用和功能。

l、教育是减少农村人口的核心条件

教育是推动农村人口分流的重要手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高考接受大学教育是农民子弟分离出农村的最稳定最保险最彻底的途径。从理论层面—卜分析,高考在推动农民子弟分流方面能起重要作用的原因如下:第一,高考使农民子弟获得较高学历和较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从而更易在城市站稳脚跟,更易获得稳定的工作,在思想观念等方面更能与城市融合。而低学历的农民子弟难以融入城市,工作多数不稳定,一有风吹草动,如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等,容易再次向农村回流。第二,高学历的农民子弟更易被城市所接受。许多城市出台的户口政策,对外地落户都有学历要求,有些有投资或拥有住房要求,而高学历的人员比较容易拥有这些条件。落户一个城市,意味着他们与土地的彻底分离,回流农村的可能性更少。第三,高学历的农民子弟在城市有稳定和较高收入的可能性大。鉴于中国的农村养老现状,儿女大学毕业有了稳定和较高收入的工作,意味着养老有了保障,对土地养老功能的依存度就大大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等于是减少了农村人口。从现实层面上来讲,通过高考推动农民子弟分流也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2008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约600万,录取率为57%,有些省市高考录取率已达到或超过70%。如果农村学生升学比例也能同步提高,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多数高中生农村家庭能够自愿脱离农村向城镇或城市转移。但是,我国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有限,《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中生最终通过高考升入大学的比例为30.7%,《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中生最终能通过高考升入大学的比例为32.6%。从两年的数据来看,更多的学生将通过各种职业教育学得一些技术,培养一定程度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以获得向其他产业转移和在城市立足的素质基础。一般情况下,受过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有一定的技能和一定的文化素质的职业教育类学生,也较能容易离开农村土地在城市立足,各种职业教育中有较长学习时间、培训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户口政策等限制,考虑到下一代的子女教育等原因,一般这类人员在门槛低的中小城市或城镇能定居的可能性很大。但不管怎样,各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人口起到重要的分流作用。农村家庭孩子通过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农村分流到城市。一般情况下,如果每个农村家庭孩子有一个或两个流出农村,父母的赡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着落,这些家庭父母对土地的依存度大大减弱,多数会选择放弃或减少土地,有些甚至会随孩子搬离农村。由此,一个家庭的孩子流入到城市,意味着这个家庭离开土地的可能陘增加。如果这两种途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用得好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农村人口减少一半是可以期待的。而由于我国国情原因,我国土地的经营规模不是美国或巴西式的大农庄,而是类似于日本或我国台湾地区的小规模集约经营模式,因此一半以上农村人口的减少就可以在我国进行小规模的集约的现代化农业。

2、教育可以为其他产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接纳平台

接受过一定教育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转移,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即使转移出农村,也有可能面临失业的危险。而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人才来创办。农村人占全国人口的80%,这意味着各行各业人才也必会多数来自于农村。这些人才首先在城市或城镇立足,并有可能成为新产业和新岗位的创造者,从而为大量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就业平台。而接受较高水平的人才创业更易成功,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主要依靠精神和运气,他们的创业空间会受到很多限制。一项对南京市创业基本现状调查表明,创业者受教育程度排前三位的依次为本科(30.74%)、高中(27.06%)以及初中(15.82%)。特别是在知识密集性行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79.03%。总体来说,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和本科文化程度为主。因此,较高层次的教育程度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多数农民转移还有一个方式,就是离土不离乡,在本地本乡本村从事其他非农产业。而这些非农产业,多数是由当地农民创办的,其中尤以劳动密集型企业接收农民转移作用显著。而回乡村创办企业,对创办人文化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林斐在对百名“打工”回乡创业农民的问卷调查及综合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回乡创业成功的农民的特点之一是,文化程度较高:“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2:l%,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7.2%,而小学文化程度的只占26.3%。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高学历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年龄越轻,文化程度越高,高学历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

3、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提高经营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马科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的重要原因,并把这种精神的诞生归因于新教。但他同时还指出:“不仅绝对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一股还得具备一种心态,……。然而这样一种心态绝非天生自然的。不管高薪或低薪都无法直接产生出这种心态,它只能是常年累月的教育过程。”韦伯这里的宗教作用也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为教育的作用。在这里,虽然韦伯比较过大地强调了精神或观念对于一种新经济方式诞生的作用,甚至提高到决定作用的角度,但是无可否认,精神或观念的改变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一些农村,还存在着很多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小农意识还很浓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匹配。因此,要想推进现代农业的建立,必须要着眼于农民的观念改变上,而教育则是最佳捷径。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投资收益率。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而由于我国农村入口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先进技术采用普遍保守,对市场反应也不敏锐,这不适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必会十分有限。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民每户土地多半不到一公顷,但却能把这么小块土地的效用极大化:农民懂得品种改良,懂得合作运销,懂得弹性调整经营方式等等,这些说明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重视对农民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而农民能力的培养,是与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基础的。要在短时间内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适宜的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对基层政府的能力水平就是一个考验。目前,我国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政策水平、法治意识、把握市场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欠缺。而熟悉农村又能甘心扎根农村的高素质的基层管理人员多半是来自农村,因此这些人才的培养同样要依赖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措施

毋庸置疑,教育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建立、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这里的农村教育是广义概念,包含处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也包含不处在农村地区但是会对广大农村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如门槛较低、收费低廉的中等职业教育,另外还包含涉农教育,如农民技能培训及高等农业教育。但是,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会对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带来制约作用。表现在:一是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低。高等教育是减少农村人口的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农村学生升入高校比例低,意味着可能更多的农村学生将留在农村。二是中等职业教育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功能偏弱。很多数据显示,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工资低且工作不稳定,这导致许多本来可以分流到城市的农民子弟再次回流到农村,从而导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无用的观点,影响农民子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三是农民技术培训缺乏。在我国农村,种庄稼的农民靠的是经验,劳动效率和收益低下,无法进行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和管理,影响土地规模经营的效果;外出打工的农民多数靠的是体力,从事简单劳动,无法获得收入高而且稳定的工作,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有效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l、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政府要把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放到有利于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和三农问题解决的高度,和重视城市基础教育一样重视农村基础教育。鉴于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在目前,政府除了保证至少和城市的基础教育一样的投入外,还必须采取特别的倾斜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采取措施稳定师资队伍,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加强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朋友带着子女就近务工。采取措施尽快建立教育公平原则,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市民子女在上学问题上享受同等待遇,如能缩小各地方的教育差距、取消高等学校招生的地域范围,这样留守儿童问题就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提高就有了较好的主体基础。

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是减少农村人口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依然不高,那么这种作用会打大折扣。因此,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必须在中等教育上下工夫。要把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改革的推进结合起来,只有大力和高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农村人口的减少才能走上一个顺利的快车道。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加强技能培训,让升不上高等学校的农村孩子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同时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以能在社会上立足。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主要面向城市产业,今后在专业设置上还应面向广大农村进行农业技术、农村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培养经营和管理人才。

3、进一步推进农民技术培训和教育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民表示只要能学到一技之长,花钱也愿意,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培训费用接受程度上,多数农民愿意接受100元以内的培训,还有一小部分家庭经济贫困的农民表示更希望有衬里或是乡里组织免费的技能培训。农民对技术培训有强烈的需求,目前的问题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培训项目的组织和设置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有关部门应针对农民的需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这些技能培训包括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其他产业技能培训等等。通过这些培训,农民素质得以普遍提高,为农村人口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