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简述农村循环经济建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遂溪县马六良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成果显著,本文根据马六良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农村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马六良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分析了马六良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马六良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总结了马六良村的三个成功经验,即规模化养殖与大型沼气站相结合,沼渣、沼液的集约化回收再利用和开展城郊型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并提出了马六良村进一步发展的两点建议,即实行沼气的物业化管理和推广乡村旅游品牌。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沼气的综合利用乡村旅游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可循环的农村新能源为动力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充分利用每一种资源的综合效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淳朴智慧的中国农民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努力探索着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其中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马六良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探讨和推广。
一、马六良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况
遂溪县马六良村曾是该市典型的畜牧饲养专业村,共有76户、423位村民。过去,村里遍地污水横流,不少农户家中人畜混居,遍地畜粪和泥水,整个马六良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垃圾村”。2005年11月后,为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马六良村大力改善村容,休整拓宽环村大道,拆除乱搭乱建的猪舍鸡栏,挖通排水排污暗渠,建成广东省第一个生态污水处理沟,还大胆实践,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合作养殖,并配套建设大型公用沼气站,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来带动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造血型’新农村”的新路子。
二、马六良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
马六良村致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开发建设多个“造血型”项目,探索出“畜一沼一鱼、菜、花、果—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成功的建设过程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规模化养殖与大型沼气站相结合
规模化养殖是相对于传统的单家独户式散养的新型养殖模式,与此相配套的就是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沼气站模式。这种沼气利用模式,一是使原料来源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常有波动,大型养殖场可以抵御一定的市场风险,能够保证持续饲养足够的生猪来提供沼气原料,二是沼气池的保管方便,分散在农户各家的沼气池不管是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还是农户自己维护都有很大困难,而这种集中的沼气站模式就方便了管理维护,保证了持续的沼气输出,三是利于落实更先进的沼气利用技术,有助于沼气的综合开发,不会造成浪费,充分发挥沼气这种新能源的巨大作用。
马六良村以集体投入和群众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32万元,在村西集中建造现代化猪栏4条,建成总面积2240平方米的猪舍,同时与泰国正大集团南宁畜牧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一条龙”订单养猪项目,年可出肉猪4800头,每年可获得纯收入29万元。规模化养殖的问题解决后,村集体又出资万元专利使用和技术指导费将“深藏式沼气池”国家专利技术的发明者请到村里讲课、指导,并投资15万元在猪舍旁建起了5座总容量500立方米的连体深藏式大型公用沼气池,目前为广东省最大沼气池,将猪粪用于生产沼气,沼气通过输送管如同自来水一样通到每家每户,每天免费供应250立方米沼气供村民们煮饭、照明和洗浴用,解决全村群众日常所需能源,每年节约能源费20万元,相当于人均减少支出500元左右,同时年可节省木柴20多万公斤,相当于200亩生态林木的年生长量。可以说,将规模化养猪与大型沼气站相结合的模式,既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沼渣、沼液的集约化回收再利用
依托沼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沼气的综合效益除了沼气的能源价值外还包括充分利用沼渣和沼液。沼渣、沼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代谢产物,里面含有大量维生素、蛋白质,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沼液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平均提高10%左右;水稻增产10%左右,玉米增产8%左右,小麦增产6%左右。沼液对蚜虫、红黄蜘蛛、清虫、稻叶蝉、稻飞虱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且因具有无污染、无残毒、无抗药等特性而被称为“生物农药”。沼液沼渣也是优质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沼液还可作根外追肥,或者叶面施肥,促进生长平衡,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沼渣可作为淡水养殖和腐食动物的营养饵料,其中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成分,能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沼气的综合效益,马六良村把原来村边的4口臭水塘开发扩建为76亩鱼塘,鱼塘周围种上柳树、桃花以及杨桃、龙眼、木瓜、香蕉等经济果树,同时建设了200多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村内统一收集垃圾、畜粪和部分生活污水,修建专门的沼渣沼液排输管道,将全部沼渣、沼液用于养鱼和200多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经济果树。这些沼渣沼液是天然的绿色无污染肥料,通过利用沼渣沼液不仅使全村每年节省下35万元购买化肥的开支,还使果树、蔬菜能够更健康的生长。经过一番规划改造后,村集体每年可获得收入约35万元,76亩鱼塘、200亩无公害蔬菜以及250亩花卉、水果每年可助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马六良村利用沼渣、沼液养鱼种草种花种果,形成了一个循环互动的绿色生态环保型经济模式,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同时也美化了整个村庄的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城郊型乡村休闲生态旅游
乡村休闲生态旅游集旅游、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将旅游与农业合二为一,是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旅游业实际运用中的典型模式。这种形式的旅游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可以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城郊型的乡村休闲生态旅游最为发达和典型。发展城郊型乡村休闲旅游是城市郊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扩大城市旅游空间,开拓旅游资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乡村生态旅游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富余劳动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亦农亦旅、亦果亦商的生产方式,建立了以旅游带农业、以城市助乡村的长效机制,培育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考虑了自身实际后,马六良决定要充分发挥其城市郊区和果园鱼塘相间的优势,开展城郊型乡村休闲生态旅游。通过集资,村内修建了具有农村特色的招待所、休憩景点、钓鱼台等农家乐休闲项目,凭借其卫生整洁的村容和依山靠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吸引城区居民前来度假。马六良的农家乐生态旅游充分利用了其自身的农业循环系统,例如游客可以到蔬菜基地、果园采摘瓜果,在鱼塘钓鱼,最后将“战利品”送至村食堂消费,整个农家乐都围绕着农业循环系统进行。马六良的城郊型乡村休闲生态旅游迎合了现在城市居民热衷绿色食品、渴望接近大自然的心理,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05年马六良人均年收入4230元,08年跃升至6600元,可以说这些成绩都与新发展的乡村旅游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