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少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研究目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其内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长期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又能促进经济的不断进步。“兴国之途,首在经济之道。”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囊括儒、道、释三教的少林文化,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兴旅游,以旅游促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本研究旨在将少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以旅游为桥梁,实现文化和经济良性互动的规律,同时,为促进中原文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调研目的和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论著,以此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针对少林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其走向访问众多相关专家和领导,以期提供某些建议与对策。
3结果与分析
3.1少林文化的博大内涵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重要发祥地,驰名中外,嵩山少林文化的产生与嵩山少林寺密切相关,它包括民俗传统、宗教、哲学、文学、历史、考古、经济、科技、教育、人物、医药等方面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1〕
3.1.1嵩山少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特殊而具体的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多民族统一的文明之国,但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文化发展也很不平衡。也正是在这种不平衡中,经济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长期积累起来的各民族的文化精髓,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凝聚着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各具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伟大的中华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位于黄河南岸的嵩山少林文化
,以其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独特的风韵,成为中国文化的缩影,拥有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中岳嵩山不到10公里的距离内,就可以看到中国释、儒、道三大文化1000多年发展的轨迹,这里不仅有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少林寺,而且有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圣地之一中岳庙,更有中国宋代儒学的中心活动场所嵩阳书院。〔2〕从嵩山少林区域文化的特殊性里,可以找出中国文化的统一性。
3.1.2嵩山少林文化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从少林寺孕育出的众多英雄豪杰,可以归纳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现象,总结出“尚武报国、振兴中华、助善惩恶、崇尚武德、精益求精、注重美学”的武术精神。同时,在少林寺的大组建筑群中,“少林山门景平分”,从佛教建筑的“对称”,可以联想到儒家的中庸,道教的和谐,以及政治家对矛盾的协调、平衡,进而体味出生活的哲理。
3.1.3嵩山少林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汉三阙以至当代碑刻中,可以看出中国诸年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风格;从嵩山大法王寺的兴衰史,可见佛陀东来,文化融浸,巧为无形赋新形的历程;〔3〕从清朝初年的中岳《庙会图》中,则可以找到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备忘录”;“少林秘方”作为中国医药学跌打救治的科学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中华医药文明的不断发展。
3.2少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登封市的发展起源与嵩山少林文化,得益于旅游。其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名城这一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兴旅游,以旅游促开放、促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其中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此阶段文化处于纯文物和自然状态,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及政治运动的影响,多数文物景点均未对外开放,潜存于历史的尘封之中,主要服务于政治活动和外事接待。同时,开展一些民间文化活动,庙会高峰期,参会者多达几十万人,对文化、经济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阶段(1979~1991年)。一部《少林寺》电影揭开了登封旅游的序幕。一夜之间,“天下功夫出少林”家喻户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使慕名者蜂拥嵩山少林,每年到此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登封党政领导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1984年提出了“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全面振兴登封”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排上了议事日程。以少林寺为重点大规模进行景区、景点建设,并举办了九届少林武术节,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外宣传,使少林寺成为全国的旅游热点。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以来,登封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动力,确立了建设现代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龙头”、先导性支柱产业来抓,制定了先建卫生城、再建园林城、最后建成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同时,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至此,登封市以少林文化兴旅游,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3少林以文促经的发展战略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登封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岳嵩山巍然屹立,儒、道、释三教荟萃,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涉及历史文物、文学艺术、科教经济、天文地理、山水风光等领域。依据丰厚的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登封市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
3.3.1加强领导管理,实施“旅游立市”旅游是登封兴市之本、成市之基。登封市委、市政府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明确提出了“旅游立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发展的“龙头”和主导产业,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全市旅游活动分为武术、登山、考古、宗教、天文、地质六个系列,落实具体措施,加快进行开发建设。
3.3.2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旅游促销以《少林寺》的播映为契机,坚持不懈地加强舆论宣传。仅第五届国际少林武术节上,就邀请了国内外126家新闻单位、280多名记者参加报道。近年来,塔沟武校的表演频频出现在央视春晚、奥运会等大型节目中,无形中又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诚邀海内外作家、艺术家到嵩山采风。文学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满怀激情登临中岳,写嵩山、画嵩山、拍嵩山、唱嵩山。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拍摄嵩山少林题材影视片、历史文化资料片30多部,分别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映。《少林寺》又被翻拍成电视剧登上了荧屏。
3.3.3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投资渠道通过独资、合资、拍卖、股份、承包、租赁等各种投资形式,共同开发,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制定投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吸引中外客商。开辟新的投资途径。1998年以来,登封市开始积极筹组嵩山少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抓紧包装上市,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融通社会资金。
3.3.4弘扬少林文化,营造旅游热点坚持把开发少林佛教文化、武术文化作为全市旅游的重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打好少林品牌,实行“武术搭台,经贸唱戏”。从1988年以来先后举办了8届国际少林武术节,以武术比赛、武术表演为载体,引来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往登封观光旅游,进行经贸洽谈。同时开展广泛的“武术外交”活动。〔4〕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登封市派往国外进行武术交流和武术教学表演的专门团队有80多批,涉及亚洲、欧洲、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少林寺开放以来,已拥有海外弟子200多万人,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有少林武术组织。
3.3.5拉长产业链条,发挥带动作用在开展历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登封市推出自然风光旅游,大力发展旅游购物、食宿、娱乐、健身、休闲度假等配套项目,不断培植新的旅游业增长点。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将旅游开发与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业经济发展结合,和农业经济发展结合,和外经贸结合,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同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使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3.4以旅游促进中原经济发展的建议河南地处中原,位置优越,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华夏7000年文明史的缩影,是中国地下文物第一大省、地上文物第二大省。全国八大古都的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四大古都都在河南。同时河南有以名列五岳的嵩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独特资源优势。〔4〕因此,本人认为,河南应借鉴推广登封市依托嵩山少林文化发展旅游促经济发展的经验,实施文化旅游经济适度超前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3.4.1拓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真正把文化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理顺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同时,要在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论证一批开发价值大、投资回报率高的旅游项目,制定优惠政策,适时组织旅游招商活动,吸引国际国内众多投资者共同参与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形成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股份制文化旅游企业,并尽快上市,广泛融资。拉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尤其要抓好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星级宾馆和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等薄弱环节,使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龙配套。
3.4.2加强文化旅游业的软件建设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着力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本科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对现有的服务人员、导游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坚决做到持证上岗。并且要集中精力做好旅游区和景点的治理整顿,解决市场秩序混乱以及坑骗游客的不法行为等问题,创造文明、安全、卫生的中原文化旅游新形象。
3.4.3实施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河南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中原城市群相对密集,交通便利,发展城市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可以把文化旅游开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各项硬件建设上应强化文化意识、旅游意识、园林意识和环境意识,用“旅游无限化”的新理念指导硬件建设,大到一个街区,小到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在建设的同时赋予其旅游功能。同时,应加强城市内在文化素质的营造,培育城市精神,规范市民行为,实现社会环境的安全有序、经济环境的公平合理、人文环境的热情好客,保证旅游与城市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3.4.4努力实现和国际旅游大循环的全面接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文化旅游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要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尽快掌握旅游业营运的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加快实现旅游业的现代化。要跨出国门,加入国际大型旅游集团,在国外主要客源地设立促销机构,宣传促销、组织客源,研究掌握市场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取得驾驭国际旅游市场的主动权。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密切同各个国家、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展示中原文化的价值,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少林文化的产生与嵩山少林寺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并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发展。
(2)少林寺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登封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少林寺》的播映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名城这一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兴旅游、以旅游促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4.2建议
(1)河南地处中原,位置优越,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独特资源优势。应借鉴推广登封市依托嵩山少林文化发展旅游促经济发展的经验,实施文化旅游经济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2)应拓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加强文化旅游业的软、硬件建设,实施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大力发展中原城市文化旅游。面向21世纪,努力实现和国际旅游大循环的全面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