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边贸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实施范围是我国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兴边富民的宗旨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它是国家加快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同年,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被列为“兴边富民行动”135个边境县中的第一个试点县。2000年6月,首届“全国兴边富民行动现场会”在丹东召开。
“兴边富民行动”为丹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借助这个平台,丹东市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主要任务,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有序深入的进行,被国家民委树为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典型。经过“十五”和“十一五”两个阶段,丹东“兴边富民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边境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过程中,丹东找准了“最大边境城市”和“民族特色”这两个发展定位,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城市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在发展边境贸易和开发旅游资源上下足功夫,尤其是对朝贸易和赴朝旅游两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是丹东“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成果,也为“兴边富民行动”在“十二五”期间更深入的贯彻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发挥优势,促进对朝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朝鲜是丹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朝贸易是丹东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丹东较之国内其它地区的优势所在。事实上,中朝很早就在丹东建立了贸易往来,19世纪晚期,清政府便开通了安东商埠。改革开放后,丹东成分发挥了对朝贸易的出口作用,积极发展对朝贸易,贸易额不断扩大增长。据丹东海关统计,2005年丹东口岸对朝贸易总值8.4亿美元,占同年丹东外贸总额(19.4亿美元)的43.3%,占同年中国对朝贸易额(15.8亿美元)的53.2%,对朝贸易不仅是丹东特色产业,也成为丹东的支柱产业,丹东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对朝贸易集散地。较高的利润和广阔的前景决定了丹东必须将对朝边贸做大、做强。
1、丹东在对朝边贸发展上的优势
首先,丹东的朝鲜族在对朝边贸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丹东的朝鲜族都是由朝鲜半岛迁入的。从明代初期开始,直至1945年朝鲜“光复”,不断的有朝鲜族迁居至丹东地区,而之后,随着历史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丹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口也不断发生变化,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丹东地区共有朝鲜族人口15,5567人,位居沈阳、抚顺、铁岭之后,成为辽宁朝鲜族人口第四多的城市。历史的渊源,血浓于水的亲缘、语言沟通的顺畅,以及一定的人口比例等因素,使丹东朝鲜族能在对朝边贸如鱼得水,大显身手,这些朝鲜族同胞不仅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丹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由丹东朝鲜族过境探亲而兴起、发展的特色探亲贸易也影响了丹东对朝边贸发展。由于朝鲜物资一直匮乏,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朝鲜族利用出入边境探亲的机会,都会携带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一部分头脑灵活的朝鲜族就尽量多带,然后转手做倒卖,赚取利润。20世纪90年代后,丹东探亲贸易越做越大,因而形成了以商品为主的过境探亲现象。据测算,现在每年边民过境商品可达6000多万元人民币。[1]这部分虽然不会记入丹东对朝贸易额中,但它会促进丹东对朝边贸的发展。
其次,丹东的地理位置为对朝边贸的发展提供了地利优势。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南临黄海,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丹东市所辖的7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市区,包括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振兴区、振安区和元宝区与朝鲜半岛相连,其中的宽甸县虎山、东港市安民两地同朝鲜陆路接壤。丹东与朝鲜的边境线有306公里,面对朝鲜两道、一市、八郡(即平安北道、慈江道、新义州市、铁山郡、薪岛郡、龙州郡、义州郡、逆州郡、昌域郡、碧沿郡、雩时郡)。丹东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汉城420公里,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上的一个重要枢纽。第三、丹东在国家级、省级积极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和巩固。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2006年,被列入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2009年12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国家战略,把丹东列为重要节点;丹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在充分利用以上这些优势的基础上,丹东地区的边贸尤其是对朝边贸飞速发展,1988年,丹东市只有前省边贸公司在做边境贸易。到了2008年,市县外贸公司,自营生产企业和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等各类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60家。此外,还有近百家三资企业、生产企业、各类贸易公司和外省市驻丹机构,通过自营或委托等形式参与边境贸易。从外贸、商业、供销到生产企业,从国有、集体企业到个体经营者,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边贸进出口经营网络。[2]在边贸公司不断增加,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丹东对朝出口商品的种类也不断变化。最初的对朝出口商品是以食品为主,逐渐的增加了日常生活用品、药品、服装、农产品等,到了2008年,丹东对朝出口商品为原油、机电产品及零配件、服装及附件、农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纺织材料及纺织物、塑料制品等,另外,对朝鲜出口的商品还有家具也大幅增加。丹东对朝出口商品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朝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改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朝贸易给朝鲜带来的变化。
二、找准定位,打造国内赴朝旅游集散地
丹东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旅游资源及其丰富,拥有国家、省级以上景区景点24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7处,国家AAAA级景区5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8处,2000年12月28日丹东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而其中最具丹东特色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即是中朝边境旅游。中朝边境旅游于1988年开通,是国家旅游局特许丹东经营的产品,2009年3月2日,被列入辽宁省重点建设的4个旅游项目之一。朝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神秘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很想了解这个与中国仅一江之隔的国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朝鲜还有着抗美援朝时留下的浓厚的革命情谊。这些因素使朝鲜格外具有吸引力,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从丹东前往朝鲜旅游。“十一五”期间,通过丹东口岸赴朝旅游的人数达到86,680人次,旅游收入总计12,708万元。赴朝旅游由1日游发展到多日游,由在最初仅能在船上瞭望,发展到如今的深度游、全景游。旅游线路也由新义州延伸至平壤、妙香山、开城、板门店、金刚山(内金刚)等。
而对中朝旅游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10年4月12日起,朝鲜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使赴朝旅游项目更加稳定、有保障。国内外游客可以通过北京、沈阳、丹东3个口岸组团赴朝旅游。北京、沈阳均为空港口岸,丹东是惟一的陆路口岸,游客可以乘坐火车或客车出境。因此,丹东成为赴朝旅游最便捷、最经济的通道。这也促使了从丹东赴朝的旅客数激增,预计今后每年都能送数万人赴朝,会使丹东旅游经济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牵动了与之相关的餐饮、商业、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
三、突破创新,推动“兴边富民行动”在“十二五”规划中的深入发展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凭借“兴边富民行动”的大力扶持,在找准定位和充分利用优势的基础上,丹东在对朝贸易和赴朝旅游两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面对即将制定实施的“十二五”规划,若想使经济建设持续稳健的前进,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丹东还必须在观念、措施和行动上有新的突破,具体有以下几个建议:
1、扶持重点、照顾弱小。丹东地区的边贸企业规模、种类不尽相同。在注重特色的同时必须有重点的扶植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丹东对朝贸易的标志和品牌,很多省市如深圳就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使城市拥有真正与偶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这些的成功经验都表明,在市场经济下,强者确实能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也能顶住大风大浪,而形成持续的品牌效应。之前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丹东市政府对困境中的外向型经济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丹东外经贸局成立了对朝外贸在培训出口推进小组,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在“十二五”期间,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些措施,因为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韩朝之间的贸易往来、半岛局势等都会对丹东对朝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当然,较小的企业也不能放任不管,那样会影响对朝边贸的有序进行,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导致恶性的竞争,甚至是不良的国际影响。应该以强带弱,对较小规模的企业在参与管理培训、参加展会、考察等方面降低门槛,像平壤国际商品展览会这样重要的展会,2009年有60家参展,签订贸易出口合同8600万美元。在今后应该逐步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有竞争的市场才是健康、有序、合理的。
2、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贸易物流。丹东虽然只是一个三线城市,但却拥有四通八达、海陆空全方位的交通网。丹东市现有丹大、丹沈两条高速公路,共计178公里;铁路线260公里;水上港口码头泊位31个,年吞吐量达到2,107万吨,拥有各类船舶334艘,总吨位67,982吨。其中主要港口丹东港现辖大东和浪头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6个,总设计吞吐能力883万吨/年。另外,丹东还有18个公路客运站和2个交通物流场站。在现在资源的基础上,丹东交通基础建设在未来将有大的飞跃:2011年,公路方面,丹通、丹海高速公路将全线通车;铁路方面,除了在建的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丹东至大连快速铁路,即将全线贯通的东北东部大铁路也途径丹东;丹东港到2015年将建设成为亿吨现代化港口;丹东机场已列为国家重点改扩建项目;计划新建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随着这一系列工程完工,丹东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的物流枢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东北东部的窗口作用。丹东对朝鲜的贸易物流业必然会实现质的飞跃。以物流带动贸易,促进对朝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打造“赴朝游+周边游”的模式。赴朝旅游是丹东特色,但作为一名游客,如果到丹东只看了朝鲜游未免有所遗憾,对于丹东旅游业来说也是一个损失。在游客赴朝游的同时,让他们欣赏更多丹东的美景名胜,使更多的人认识丹东这座“最美的边境城市”。因此,合理、优质的安排“赴朝游+周边游”的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到丹东。而且也能带动其他景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丹东周边游的选择是很多的,比如选择丹东朝鲜族风情游配合赴朝游。带游客品尝朝鲜族美食、欣赏朝鲜族风情的歌舞、到长河岛朝鲜族民俗村体验朝鲜族的别致景观,如果在7——9月份来到丹东,还可以带游客参与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和中韩旅游文化周,感受丹东浓厚的朝鲜族氛围。对比两岸相似又有些许不同的朝鲜族风情,应该是别有趣味的。
4、创新宣传形式,抢占网络阵地。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极度的膨胀、累加,已经不再是“酒神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无论是国家竞争、地区竞争还是企业竞争,甚至小到个人竞争,都离不开宣传这一手段,可以说,赢了宣传就赢了一半。在丹东赴朝游宣传部分,以往力度也不小,资金投入也很多,但忽视了一点,就是网络。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用户达到2.77亿。在某种层面上,网络已将取代了传统媒介,成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日常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且网络宣传有一个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即投入相对少,但影响却很广范,远至海外。但在这么发达的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很难搜索到关于赴朝旅游的生动宣传,有的也只是关于路线、价格等基本信息。如果能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相信会为赴朝游带来更大,更广的客源。
丹东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如何在接下来的一个五年规划里,利用“兴边富民行动”,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并真正将之做大、做活,这才是丹东在未来应该思考的,相信有了良好的基础作保障,有了国家、省市各部门的重视和合理规划,丹东必然会成为东北乃至中国的经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