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历史旅游资源开发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旅游文化近年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单独抽离出来,它是旅游业的灵魂,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将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国际社会对旅游文化非常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21世纪的关键”国际圆桌会议上界定并预测了文化未来发展的优先地位,“要把文化作为发展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和文化旅游应当受到长期和密切的关注”[1]。如何增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意识,保护挖掘并利用好它们,是值得旅游文化研究者们深思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决策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从国际上看,世界上所有旅游大国,都以发展旅游文化取胜。奥地利旅游几乎均与施特劳斯等本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巴黎街道的命名基本都蕴含着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意大利每年对文化性参观旅游业征收的增值税收入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带动就业、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据美国旅游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文化旅游是美国旅游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仅纽约市的文化活动一年就产生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美国30多个州竞相开发。在美国人中,每年有3000多万人专门为参加文化活动、艺术节或参观文化旅游景点而旅游,其中27%的人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2]。
从国内看,旅游业从古代的非功利活动到现代的经济产业,无不与文化水乳交融:西湖十八景,景景有典故;深圳三大园,园园汇文化。由此可见,文化是最丰富的宝藏,内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是永不枯竭的财政来源,应视为战略资源和国家基本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文化发展旅游已成国际旅游业的潮流和趋势。
(一)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业以文化为依托,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之所以成为当下世界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从古到今都得益于文化因素,以文化为依托。旅游活动的内涵是它的文化性质,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外形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本国的文化特点时,才能吸引游客。
(二)文化是旅游业的支柱
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独特和富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是靠多元化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的旅游服务,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的旅游发展。
二、泰山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与特征分析
泰山以其拔地通天、高耸伟岸的形体和空间特征,给古人以天之象征、神之所在、神群之府的认识;而变化莫测、烟雾缭绕的气象条件又给泰山蒙上了先民难以解释的神秘圣洁的色彩。因此,泰山以其雄伟博大的自然特征构筑了历史文化的基础。泰山是我国第一个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重,它包括多处国家级文物,宗教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仪式、信仰人物和感应环境要素十分齐全,是开展文化旅游的极佳处所。
(一)泰山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
1.以封禅祭祀为主的早期历史文化活动
封禅作为我国古代最高形式的祭祀仪式,是在自然崇拜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泰山崇拜逐步社会化、政治化的必然结果。泰山位居华北大平原东端,是古代帝王东巡海上的必经之路,早在先秦时代,已有72君封泰山的传说,自秦始皇统一天下正式封禅泰山之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至明清历代帝王,先后有12位皇帝,都亲临泰山封禅祭祀。由此可见,4000多年来,泰山始终作为国家、民族和天地的象征而受到帝王的崇拜和祭祀,尤其是在21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泰山具有“五岳独尊”、“雄镇天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
2.道、佛、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道、佛三教,都在起源阶段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山则经历了三教的兴起、繁盛、衰落的全过程。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式,它从原始巫术与秦汉方术仙道发展而来,而在方士眼中,泰山是神仙发源地之一。道教的宫观建筑很多,其中以泰山神宫岱庙、上庙碧霞灵应宫碧霞祠和玉帝居所玉皇庙为代表。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从其传入之初即进入泰山,西域高僧在泰山北建成了郎公寺、灵岩寺,使泰山成为齐州佛教区的基地。儒家创始人孔子,生于泰山之南不远处的曲阜,长期流连于泰山,从事政治,学习礼仪,并收泰山人为门徒,使泰山又成为儒教的重要活动中心。
3.泰山神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传承
泰山宗教中天神、地祗的崇拜主体,配以祖先崇拜,形成了独特的和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唐宋以前,东岳大帝因受到统治者的竭力崇尚而在历史上风光显赫了上千年;宋之后,碧霞元君凭借广大黎民百姓的忠心拥戴从信仰上征服了大半个中国;而石敢当作为山岳崇拜的延伸,成为勇敢正义的化身和镇妖避邪的吉祥之神。尤其是自明清之际流传的神祗———泰山石敢当,起源于自然崇拜中的灵石崇拜,后通过人格化而倍受黎民喜爱;以小石碑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泰山石敢当”,以禁压不禅之路,在民间甚为流行。
(二)泰山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1.泰山历史文化资源多种价值并存
泰山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地域性的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些道教宫观和佛教石窟造像,寺庙已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2.泰山特有的宗教文化资源能吸引“僧俗两
众”
宗教信仰让信徒朝圣礼拜,求法领悟。宗教文化中的物化形式、宗教仪式内容广泛,每年吸引国内及大量来自韩国、日本、东南亚的信徒朝圣。宗教建筑、艺术等文化遗产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具有特殊的美学特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美的享受。宗教理念能满足人们祈福消灾、求圣求善的心理,联系人们固有的宗教情结,这正是宗教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的地方。
3.泰山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历史的积淀赋予了泰山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山的自然风光与宗教建筑、碑刻艺术及民间习俗融为一体,游客可以领略到自然与文化的交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自然山川又因历史文化而显露出灵气。
4.历史文化具有脆弱性
泰山文化资源中的古建筑、石窟、彩塑、壁画等文物,由于历史年代久远,需要妥善的保护与管理。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例子很多,习俗文化等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逐渐演化、消失。
三、泰山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和主流。泰安作为发展中的旅游城市,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泰山特有资源优势及应有的文化内涵,着力营造旅游文化氛围,突出旅游文化特色。
(一)以历史文化作为泰安旅游经济的主题发展
历史文化应成为统领泰山旅游的主线。泰山有周天子巡狩泰山会盟诸候的周明堂、汉武帝亲手栽植的汉柏,有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岱庙,以及历朝历代建起的宫阁亭坊和数之不清的碑刻与摩崖石刻……不仅人文景观美,自然景观也美,是绝妙无比的文物风景区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众多景点景区分散发展,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因此,有必要用文化这根主线来统领旅游的整体发展。尤其要培育宗教文化游亮点,精打细造泰山道教名胜文化游品牌,如大力组织与策划大型宗教节庆活动游。
(二)以旧城激活理念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规划
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将泰安打造成旅游文化名城,注重城市环境建设。旅游城市不仅提供旅游景点、方便的交通,特色美食,优美的居住环境,还要创造浓郁的旅游气氛环境。深入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信息,把优秀的历史文化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致力于城市整体文化旅游氛围的营造,形成大文化格局和旅游大环境。譬如采取全面保护古代城市格局,注意维护传统建筑群风格,恢复古代城市面貌,再现昔日历史情景。以山为骨、以史为魂、以绿为脉、以古为蕴,从城区整体布局到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观,开发泰安老县城的衙门、墓地、四合院、牌坊、碑等等,使旅游者在泰安旅行过程中无时无刻都能深刻感受与自己惯常环境不同的文化体验。
(三)做足泰山历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大力实施泰山历史文化主体旅游形象的推广、传播工程,具体包括市区的景观综合形象和主题形象策划、城市建筑格调、交通标志系统设计、旅游纪念品、旅游服务文化的设计等内容,以引导旅游者从不同侧面认知文化内涵。为扩大宣传范围,提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打造泰山文化品牌,加大内外宣传的力度。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在省级以上电视台开办《泰山讲坛》栏目,讲述泰山历史沿革、道教文化、泰山文化遗迹。二是利用网络宣传,利用政府网站开设专题专栏,进行具体的动态宣传。三是编排文艺节目演出宣传。把泰山历史文化典故搬上舞台,编排大型歌舞剧和民族舞蹈进行演出。充分利用“第一印象区”的视觉形象冲击力和传播力,宣传旅游文化主体内容,传播文化气息,塑造鲜明的泰安旅游形象。
(四)打造泰山历史“名人”旅游文化精品
开发名人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人档案,宣传研究名人,扩大名人影响。广泛搜集名人轶事、书画诗词作品、著作、手迹、影像等资料,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构建历史名人档案。首先,深入挖掘名人事迹的潜在价值,定期举办一些高规格、高标准的名人纪念、学术研讨和演出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泰山历史名人,吸引省内外、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其次,通过名人故居、名人雕塑园、名人文化长廊、文化墙、名人街、名人广场等载体的建设让整个泰安形成浓郁的名人文化氛围,让名人文化“走进”人们的视野,“融入”人们的生活,吸引游人的眼球,使泰安市文化旅游业上一个新台阶。第三,设计历史断面的情景空间,表现历史故事的味道,让旅游者踏入特定时段的历史,因此创造场景感与历史感强烈的场面和氛围十分重要。名人文化产品应该整体规划布局,撤除周边的现代设施与居民建筑,在景区视线范围内营造出特有的景观视觉,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强烈的时代差异化,引起游客的兴致和好奇。
(五)大力举办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的综合面大、表现力强,能够很好地展示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要突出重点、亮点、热点和卖点。既要展示当地的综合文化又要凸显当地的重点文化,同时还要注意突出亮点,抓好热点,除发展现有“泰山登山节”、“泰山东岳庙会”等节庆活动外,还可以提出新的节庆活动。如可以通过策划和组织与地域、文化、旅游相关的泰安特色民俗节日活动,如“天贶节”、“浴佛节”等宗教节庆和“祈福节”、“许愿节”等民间习俗演化而来的节庆活动等。
(六)做好导游队伍培育工作
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是宣传旅游文化的保障。如果导游都能够兴味盎然地讲解一个地区人文古迹以及其中的诗歌词赋、楹联题跋,还能够绘声绘色地介绍历史人物传奇、地方典故、文化艺术,就能有效地吸引旅游者,使游客在获得高品位文化享受的同时,加深对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也将进一步扩大对某个地区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导游论坛等方式,加大对导游队伍的训练力度,提高导游队伍的素质,为发展旅游文化,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七)建设和完善旅游解说系统
建立和完善旅游解说系统,让游客全面深入地解读泰山旅游文化,提高满意度和重游几率,发挥良好的口碑效应,以便带来更多的旅游者,实现供求的良性互动,从而大大提升旅游文化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一个包括静态文字解说、动态导游解说、空间游览线路解说等3个子系统在内的、完善的、高质量的旅游解说系统来增强和扩大游客对泰山历史文化内涵的体验,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功能价值,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开展“讲故事”工程,配以“视觉有限,联想无限”的文化旅游解说系统,把原本深奥的遗产文化开发为贴近百姓,能被普通百姓接受理解的旅游产品。
(八)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到今天,具有极大价值。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要着重保护这些遗产,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实现开发与保护双项收益的良性循环。如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应尽量保持原貌,切忌“整旧如新”。人工建造景观也应与周围的文物文化相协调。同时,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需与旅游活动的开发相结合,否则只能是“保”了宗教文物“丢”了旅游。总之,既要保护历史文化的物化部分,也要保护好历史文化所依托的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产业的不息血脉。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以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历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城市的根脉。将文化之魂注入城市之形,使旅游、文化、城建深度结合,带动泰安市旅游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努力把泰安建成“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品牌城市。